11 網絡混戰,止則死(3 / 3)

隨後,百度實行優惠戰略,將百度的總代理費用下調,在此期間可以得到7.5至8折的折扣優惠。對百度來說,這樣單一的營銷策略也是無奈之舉。阿裏巴巴旗下擁有多款產品,可以分散營銷,而百度產品單一,隻有搜索引擎這一條營銷渠道。

百度已經降低了折扣價格,可始終都沒有給出具體的價格下調區間,也沒有拿出相關的計劃方案。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百度並不想參與到搜索引擎市場爭奪的價格戰之中,其更需要通過業績來提升納斯達克的股價。如此來看,百度在國內的市場爭奪戰中,已被“逼”到窮途末路的地步。

同時,Google、微軟、MSN等世界頂尖高手正在百度周圍環伺;而內有搜狐、中搜、新浪等國內老牌對手的垂涎;再加上阿裏巴巴雅虎這個後起之秀,如同無敵一般的存在,中國這場搜索引擎之戰必將腥風血雨一般慘烈!

李彥宏和馬雲,無疑是2005年中國互聯網市場上最引人注目的兩個人。他們激情昂揚的鬥誌讓所有人為之折服,而揮金如土般的產業投入,更令業內人士歎為觀止。

在此“諸侯割據”的戰局之下,一個男人的離去,讓這場爭奪戰的震撼力似乎黯淡了許多。用了一年半的時間進行雅虎中國和3721的業務融合之後,周鴻禕最終選擇離開雅虎中國。

周鴻禕在7年的時間裏,身份從創業者開始向風險投資商轉變,而以成功創業者的身份進入風投領域的現實,將會使其手下的VC們擁有更加敏銳的市場洞察力,他們對市場價值也會有良好的把握。

黯淡歸黯淡,可他一人之力尚不足以平息這場大戰。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場混戰愈加激烈。李彥宏一直都在感歎,這個世界有太多事情難於把握,總會出現一些讓人捉摸不清的挑戰。

從業內人士的角度看,阿裏巴巴收購雅虎中國,與之前明基收購西門子的案例有些相似。阿裏巴巴是通過吞並的方式來完成收購的,可雅虎卻需要向阿裏巴巴投資10億才能獲得參股權。

當初Google打算收購百度時,這一消息瞬間成為行業內的唯一關注點。人們並沒有太多驚訝,都覺得強強聯合才更有看頭,更何況Google在百度有參股權。不過,百度的奮力頑守,以野蠻之態迅猛發展,不僅沒有讓Google得逞,還成功攻入了納斯達克。這給互聯網市場樹立了“標杆兒”。

雅虎和阿裏巴巴的合作絕非偶然,隻是毫無由來的合作理由讓所有人都為之驚訝。而大夥又都看得明白:一個是世界頂級搜索公司,一個是正在崛起的電子商務王者,那麼二者的此番聯合,會給中國乃至世界的互聯網絡市場帶來怎樣的衝擊力呢?

一時間,所有人都在猜測,馬雲打算向百度正麵宣戰了。

當時,阿裏巴巴旗下有三家門戶網站——阿裏巴巴國際、阿裏巴巴中國和淘寶,分別經營國際B2B(企業間)交易、國內B2B交易和在線拍賣。業內人士認為,馬雲的這一舉動,會造成雅虎在美國的股價快速攀升,在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巨大推動力下和想象力下,想要在亞洲市場打開新的格局,並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簡直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更何況,百度在納斯達克所創造奇跡後帶來的效應是有目共睹的。這也給雅虎帶來了靈感,並引發了全新的發展概念。

沒錯,這正是雅虎和阿裏巴巴給百度造成的另一個巨大威脅!

其實,美國的各大網絡公司,都對中國互聯網絡市場的未來虎視眈眈,隻不過Google選擇在明處,而雅虎則是在暗處。

當年雅虎收購3721是為了什麼?它想在中國市場製造雅虎神話,但最終失敗了,最主要的原因是,其沒有在中國市場上具備足夠抗衡百度的實力,故此也未能與百度形成競爭。

但雅虎想要競爭,所有互聯網大鱷都清楚,百度是中國互聯網搜索引擎市場的門檻,想要以主人的身份進入其中,首先就要越過百度這個強大的對手。這樣看來,借阿裏巴巴上位成了雅虎的另一個與百度對抗的辦法。

在阿裏巴巴成為雅虎的大股東之後,雅虎在中國將擁有更多互聯網主流業務。很顯然,這是馬雲的一個巨大戰略布局,也是門戶網站之間最具潛力、最有發展的結合,這自然會對行業內眾多競爭對手造成巨大壓力和危機感。

很多人都覺得,阿裏巴巴在此番與百度的對抗中更占優勢,很可能成為全世界突破百度的第一家公司。因為馬雲的宏偉藍圖更宏大,且阿裏巴巴不會止步於收購雅虎,接下來很可能有更多極具實力的公司加入阿裏巴巴。

阿裏巴巴在中國全麵推行搜索引擎與電子商務相結合的新型經營模式,將電子商務市場推上了新台階。隨後,馬雲找到日本軟銀的老板孫正義,用1分鍾的時間就改變了他的想法,使其決定注資阿裏巴巴,以8200萬美元的私募額度創下了中國公司私募曆史的紀錄。

搜索引擎,始終都是個輔助工具,將搜索引擎與其他互聯網行業再一次成功結合,創造一個像淘寶一樣成功的網站並非不可能之事。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未來的某一天,淘寶的頁麵變得和百度一樣簡潔,同時具備淘寶的功能,那麼百度的大量市場份額是不是會流向淘寶?同樣,一旦百度在原有簡潔的基礎之上將電子商務技術融入其中,讓百度擁有購物功能,是不是有著“百度情結”的人會放棄淘寶,迫使淘寶在電子商務市場的份額流向百度?

可見,馬雲的奮力抵抗並不是沒有道理,更關鍵的是,在多方你爭我奪之際,李彥宏已開始計劃進入電子商務市場了。

進軍電商領域

百度與Google擺明車馬,一爭高下,此時馬雲帶著阿裏巴巴殺入搜索引擎陣營,這讓本已混亂的戰局更加撲朔迷離。而其將搜索引擎裹挾著電子商務的妙法,則更令搜索大佬們大吃一驚:“外星人”馬雲到底是怎麼想的?

短短的幾年時間,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也如搜索引擎市場一樣,進入了群雄逐鹿的時代,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子商務大戶紛紛加入其中,在巨大的競爭壓力下,一些以電子商務為主的互聯網公司,不得不走上並購之路。

阿裏巴巴、慧聰、亞馬遜、e Bay之間的戰事愈演愈烈,接二連三地上演電子商務行業內戰,此起彼伏。除了他們,百度的老對手Google也已經在電子商務市場上大顯身手。

Google在電子商務市場最混亂的時候,推出了Google Checkout,簡稱Gbuy。Checkout主要麵向Google Ad Words的客戶,並提供便利的付款功能,同時以借助付款方式獲得了用戶的追捧,使得Google輕而易舉地躋身電子商務領域。

在群雄紛紛於電子商務領域大顯身手之際,李彥宏卻不急不躁,伺機而動,觀察著國內市場的風雲變幻。他派出戰略分析部門,隨時掌握全球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和行業動態,最終發現,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e Bay,其發展在中國市場已陷入僵局,雖然易趣e Bay在當時的中國市場上仍處於無可匹敵的位置,但未來的發展之路,卻已顯現出越來越狹窄的趨勢。相反,阿裏巴巴的後起之秀——淘寶起步很晚,可從市場需求和盈利策略來看,超越e Bay隻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李彥宏經過對一係列數據的仔細分析之後,發現在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上,並不是淘寶戰勝了e Bay,而是e Bay一直都沒有發展,且還做出了很多不利於電子商務發展的錯誤決定。而淘寶一直在良性發展,在馬雲所規劃的健康道路上穩步前進,雖然緩慢,卻變化明顯。

同時,百度也對網絡用戶的搜索需求做了詳細研究,從而提供了更優良的服務。在網絡用戶的搜索數據中可以看到,每天有數億次的搜索行為,以及與社區化頻繁的溝通活動,這說明用戶對商業的需求越來越多,人們正借助網絡大範圍地搜索來自各個領域的商品信息及消費後對商品的評價。

這就像是在某個城市的某個街區,隻要有足夠多的客流量、人氣、購買需求、購買力,繁華街區自然形成。同樣,在網絡中,百度就像是一個人流攢動的鬧市,擁有龐大的客流量,因此買賣雙方均獲得利益的幾率會大幅提高,甚至還可能有一些額外收獲——百度貼吧和百度知道這兩個板塊中,就存在很多關於消費經驗的帖子和文章。

百度做電子商務,就如做知道、貼吧、空間、百科這些頻道一樣,是因了解了用戶需求,所以才按需開發產品,從而不必擔憂用戶流量的問題,更何況搜索對於目前的電子商務模式來說,仍是進入互聯網的唯一途徑。

但現實的問題是,百度真的能一舉成功嗎?e Bay已在中國發展多年,淘寶也逐漸成長了起來,百度想在這個時候突出重圍,會有勝算嗎?

互聯網購物已開始成為時代發展的趨勢,這對中國互聯網技術而言,是在搜索引擎之外所打開的另一扇大門。

2005年時,人們認識了網購,並接受了網購;2006年時,網購已成為人們的生活習慣,國內的C2C行業也都在蓬勃發展,全年交易額更是達到了258.35億元之多,其中淘寶所占市場份額超過了半數以上,易趣占3成,而拍拍(原屬騰訊電子商務旗下業務,2014年3月10日被京東收購)隻占有1成。

到了2010年,中國網購的年交易總額已達789億元,但這個數額隻占到國內零售市場不足1%的份額,而在美國,這項數據統計達到了4%,在韓國則達到世界最高的12%。

李彥宏認為,電子商務市場存在著無限的潛力,仍有待開發,此時表現出來的隻不過是冰山一角。在未來的幾年中,電子商務市場將會進入新一輪的發育期,在不斷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將會出現與沃爾瑪相匹敵的網絡銷售商家。當然,眼下的電子商務市場還有很多需完善之處,想要完美呈現電子商務的魅力,尚需時日。

百度相關部門,曾對電子商務市場的用戶體驗做過調研,在研究過程中發現,大部分用戶在進行購物交易時仍會遇到諸多操作不便的問題,買賣雙方依舊缺乏一個暢通的交易平台。對買家而言,雖然搜索速度越來越快,但所需商品的準確性還遠遠沒有達到用戶標準;對賣家而言,電鋪、商品的優勢很難被體現出來,並且在售後和用戶分享上也存在很多不足。

用百度人專業的眼光看,大部分電子商務網站的搜索商品功能都做的不怎麼好,畢竟他們不是專業的搜索引擎公司。

比如,很多購物平台在關鍵詞上漏洞百出:搜一個全部由字母組成的品牌,如果輸錯一個字母,基本上就很難找到這個品牌下的任何產品。這一點對百度來說是小兒科,隻需一點糾錯和識別的功能就可將其解決。百度的優勢就在於,願意把更多的時間都放在積累信息的過程上,因為搜索引擎技術是需要不斷積累信息的技術。

而在美國、日本、韓國、歐洲等地的電子商務市場中,真正有實力的搜索引擎網站、門戶網站等,都會在原有產品基礎上,提供優秀的電子商務服務。在這些客觀因素的製約下,百度在電子商務市場中的優勢便凸顯出來了。

李彥宏打算從資源、產品、服務、技術上入手,在提高這四個方麵的同時,係統地解決其中的根本問題,並加強與各大社區產品之間的聯係,讓每一個用戶都能體會到完整、高效、快捷的商務服務。

這就是百度推行的用戶“完整體驗”概念。

從銷售前的供求信息歸納,到買賣雙方之間的溝通,再到售後服務係統的建立。這樣一來,百度就可以利用互聯網的便捷性和自身強大的技術優勢,增加取勝的籌碼。不久,在百度的產品決策會上,李彥宏所提出的進軍電子商務領域的決策達成了共識,全體百度人對此決策一致通過。

對於行業內的其他競爭來說,百度進入電子商務領域隻是時間問題。百度多年來一直都專注於搜索引擎行業,並未對搜索引擎以外的市場做過多少拓展。但百度具有更完善的思路,且擁有極具執行力的作戰團隊。縱觀全球,“電子商務+搜索引擎”的新技術領域,是未來互聯網絡與商業結合的主要發展趨勢,故而百度再一次決定改變經營模式,也是為過於單一的搜索引擎商業模式的後期做兩手準備。

李彥宏之所以信心十足地殺入電子商務市場,也是因為在未進入行業前的初步較量中,百度已在技術上占據了絕對優勢,相較於拍拍網的“QQ電子商務”模式,能更好地與未來的主流趨勢結合。

李彥宏覺得,從當前的電子商務大環境來看,已從技術發展階段過渡到了產品服務競爭階段,電子商務相比較傳統行業,並不是單純的提供商品的銷售渠道,而是為買賣雙方提供更加便利的商務平台。價格戰已成為過去式。

由此,提到服務,百度是很有話說的。用戶在百度未來的電子商務平台上,可享受到社區、貼吧、搜索等功能的結合,這樣可使店鋪廣告的作用實現最大化,為用戶帶來更多收益。百度第一階段的目標,是在短時間內於電子商務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在市場競爭中,隻有在對手犯錯的時候,才會有超越它的機會。當時,國內大多數C2C網站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未能在功能上做太多調整,這很明顯地表明,他們對未來市場的方向並不清晰。

反觀百度,雖然其進入電子商務領域比較晚,但在國內卻擁有超過70%以上的市場份額,且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中文社區。在擁有這兩大關鍵因素的前提下,百度的成功幾率也將大幅提高。

是時,中國互聯網局勢已再明朗不過,一邊是各路豪傑覬覦百度的搜索引擎天下,一邊是李彥宏劍指電子商務領域,到底誰會成功地在對方的地盤上插一腳?

2014年8月29日,百度、萬達、騰訊在深圳舉辦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宣布共同出資成立萬達電子商務公司,新三巨頭將以百度大數據為技術核心,全力打造全球最大的O2O電商平台,萬達電商將與阿裏巴巴展開正麵交鋒。

百度、萬達、騰訊組建大數據聯盟,將彼此的資源優勢進行大融合,還將打造全新的帳號及會員體係,並推出更具探索性的互聯網金融產品。

而萬達將在全國107個萬達廣場開通電商服務,在2015年還將陸續開通酒店、度假等電商服務,在實現萬達終端消費全麵覆蓋的同時,為消費者提供線上線下的一體化用戶體驗。

李彥宏成功將百度推進了電子商務領域,這對淘寶的“一家獨大”產生了巨大的威脅,同時,百度也開啟了在電子商務領域的新征程。

此時,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也已經形成了李彥宏、馬化騰、王健林“三英”戰馬雲的新格局。最終的結果到底會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