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說:“早先,我就說過,我是把1\/3的時間用在尋找優秀的人才上,除了剛畢業的計算機、軟件專業的大學生,在市場、營銷、管理等方麵,我們也需要大量的人才。而百度攬才的目標也不局限於中國市場,包括商業運營副總裁沈皓瑜(前美國運通副總裁)、首席科學家威廉·張(前Infoseek首席技術官),這些都是百度從全球市場上覓來的高級人才。”
李彥宏的納賢標準一直都沒有變過,不管是上市前還是上市後,未曾在招聘理念上做出任何改動。自公司成立以來,李彥宏一直都堅持著這樣的理念——找最聰明的人、找有成功欲的人、找願意付諸於行動的人、找對搜索引擎和互聯網有感情的人。
想要把招聘工作做好,就一定要明確公司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李彥宏在招聘過程中會反複要求HR提前做好招聘規劃,要明確崗位職務和任職標準,這樣做是為了讓應聘者更清楚公司所需,提升人才匹配度。
參加百度麵試的應聘者基本都要“過五關,斬六將”,在被正式錄用前,需經過至少三輪麵試,分別麵對來自人力資源部和業務部門的招聘負責人、直線管理者與同級同事等,這是麵對麵的實際考核,然後由人力資源部對所有麵試意見進行彙總,並最終做出去留決策。
百度在納賢途徑上,有5大法寶——網絡招聘、專場招聘、校園招聘、內部推薦與使用獵頭公司,這是李彥宏認為最有效的5種方式。當然,除此之外,若是非常關鍵的崗位需要人才,百度人力資源管理的“挖”字訣將大派用場。
李彥宏始終堅持認為,通過這樣的用人理念,可以更有效地提高人才利用率,他也因此總結出了百度對於優秀人才的需求標準:“一是認同百度的文化,‘如果你與別人格格不入,我們不要’;第二是能勝任你需要做的工作,需要技能;第三點最重要,愛學習,有很好的學習能力。”
對此他解釋道,互聯網行業是特殊行業,變化速度極快,用戶的行為習慣會隨時變化,行業的競爭格局也會隨之改變。你今天能勝任的工作,不代表下一個月依然能玩得轉,因為環境變了,市場需求也就都變了。
李彥宏說:“如果你具備這3點,我們非常歡迎你到百度來。如果你這3點做得好,你就能脫穎而出。雖然百度規模很大,但給年輕人的舞台相當不錯,我們好幾個副總裁都是30歲左右升到高管。”
毋庸置疑,百度是一家與李彥宏一樣充滿激情,永遠年輕的企業,李彥宏也希望越來越多的年輕鬥士打起精神,加盟百度,藉由這個平台,跳上自己的人生巔峰。
不創新,勿寧死
創新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靈魂。李彥宏說過:“不創新,勿寧死。”誠然如此,創新就是力量,而若在這種力量上加一點跳躍思維,所得之果必然令人意想不到。
從李彥宏的角度看,百度是互聯網發展過程中,知識與科技創新的產物。因此,創意對百度的意義不言而喻。
在搜索領域的市場爭奪戰中,李彥宏正是憑借創新才開創了百度新格局。而且,他用近乎於偏執狂一般的專注和永不磨滅的創新意識,締造了百度神話。在百度,創新就是生存之本。
李彥宏非常欣賞美國的矽穀精神,而矽穀精神所推崇的也正是創新。這種創新,並非某一個企業負責人的創新,而是一種“自下而上”的全員創新。
百度一直都在鼓勵員工創新,李彥宏曾在接受采訪時被問到“百度成功的關鍵”,對此他表示:百度產品的創新,隻有一小部分是自上而下的,因為要考慮到中國市場的特殊性,以及國情。
百度“自上而下”衍生出的產品約占全部商品的20%,其它80%的產品都是“自下而上”培育而出的。這個數字對於企業來說相當驚人,而隻有這樣,才能形成集團性質的整體創新優勢。海外媒體曾介紹過,Google“自下而上”的創新已經達到了100%。
中文搜索引擎領域,並不像英文搜索領域那樣單純,中文思維畢竟沒有英文思維單純,它是一個綜合性極強的整合型領域,如計算機網絡、分布式計算、人工智能、計算語言學、人機交互等。
從百度的發展曆史來看,百度的搜索引擎技術在世界範圍內名列前茅,尤其中文搜索一直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同時占據著大量的互聯網市場份額。多年來,百度專注於互聯網搜索引擎技術的研發,並在高性能搜索引擎網絡係統架構、搜索引擎相關算法、中文信息處理、網頁文本挖掘、基於社區的搜索引擎以及搜索引擎商業應用等方麵成為業界高手。
李彥宏曾說:“百度整個公司的文化是一種創新的文化,百度鼓勵大家去獨立的思考,去堅持自己的觀點,去認真琢磨一些事情。”正是因為他的創新意識,才使得百度在中文搜索領域的激烈競爭中一騎絕塵!
不過,李彥宏從不攬功推過,他堅決地認為百度的成功是集體創新的結果。他說:“外界很多人認為百度是我做起來的,可是對於很多百度的員工來說,他們都覺得百度是他們共同創造的。因為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真正的充分發揮了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在研究這個市場,在研究用戶需求。所以百度真正做出來的東西成功率非常高,‘貼吧’是百度首創,現在貼吧一天有數百萬的發帖,那就說明它真的影響了很多人的生活,所以它才是有意義的一個創新。”
在2005年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創新論壇上,李彥宏曾說:“我想,在百度的文化當中,在我們的血脈當中,其實已經深深地把創新融入進去了。所以百度這麼多年的發展,其實一直是在世界上最熱門的搜索引擎的領域,依靠自己開發的核心技術,一步一步從零開始,走到了今天——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的地位。”
有人說,“因為創新,所以百度”,李彥宏很讚同這樣的說法。雖然創新是關鍵,但嚴謹的他決不允許盲目創新或為了創新而創新。
“創新出奇跡,效果才是硬道理”,李彥宏說:“在百度,我們鼓勵不斷研究用戶需要、不斷揣摩市場方向的創新,這是百度一直嚴格遵循的一個創新原則,也是百度很多搜索產品和服務能夠在推出半年、一年的時間內,就進入產業前兩名、甚至第一名的原因。”
李彥宏知道,技術隻有在滿足用戶需求的時候才有其存在的價值,“與無效點擊相比,客戶更關注搜索引擎的推廣效果。某些知名搜索公司做的很多產品,剛剛推出來的時候聲音很大,但卻很少有人用,就是說明推出新產品,並不能等同於創新,重要的是看能否被用戶接受。用戶的使用能證明產品是否成功”。
因此,在正確的創新方麵,李彥宏總結出了一套簡單的原則,即如果公司不去創新,不鼓勵創新,還容忍失敗,那麼在技術上就會抱殘守缺,甚至出現逆流趨勢。
百度的高級技術總監崔珊珊進一步解釋:搜索引擎技術創新有著相當大的難度,如果用脫離實際需要的方式來做,恐怕發展不了這麼快。
在李彥宏看來,百度不僅要有創新意識,還要為技術尖端人才建立創新平台。
2006年時,李彥宏提出百度成立博士後工作站的構想,並在同年7月取得了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資質。
百度是中國首家獲此資質的公司,同時,李彥宏、李建國等人也都成了博士後導師,百度還將成為國內最高水平的搜索技術培養基地,這也使得百度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國家相關高科技項目的研發,對百度產業地位而言,這無疑是巨大的助力。
另一方麵,百度也為崇尚搜索信息技術的高級人才提供了“學習、創新、研發”的綜合性工作平台。
李彥宏表示,百度成立博士後工作站之後,將會加大百度招納高端人才的資本,這自然會推動中文搜索引擎技術的長足進步。而不管怎麼說,百度的博士後工作站,都充分地顯示出了百度對於人才的渴求,對於創新技術的探索。
對此,劉建國在人民網座談會上說:“百度對高端人才的吸引,我認為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麵:一個方麵是挑戰,就是世界級的挑戰,你所做的工作一定是世界水平的,是最前沿的一些課題。這種挑戰會讓很多勇於挑戰的高端人才,能夠想方設法麵對這些挑戰,用他們的聰明才智解決這些問題。解決了這些問題之後,實際上他們會有很大的成就感,這是個對很多高端人才很大的吸引力。因為成就感是最主要的。另外一方麵是我們在百度裏麵有一個非常獨特的‘工程師文化’,在這兒有最輕鬆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氛圍,也有非常優秀的同事,大家在一起工作非常的開心,非常的快樂。工作不僅僅是養家糊口,而是一種享受,是一個事業。”
李彥宏崇尚創新,他希望每一個百度人在享受生活的同時,用自己的創造力和創新意識實現夢想。
互聯網以創新為生命源泉,百度無疑要把善於創新、執著於創新的高端技術人才吸納進來,這是令自己走得更遠的“永動力”。
具備創新意識,在麵對挑戰的時候自然底氣十足。百度的用戶遠多於同行業的競爭者,究其緣由,一方麵是百度“先入為主”,進入中文搜索領域的時間較早;另一方麵——也是最重要的,李彥宏在籌備創立百度時,就已開始關注創新“效果”,偏執於創新的他,又怎會裹足不前,固守成果?
百度,就在李彥宏的創新意識中大變模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