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第一支北狄騎兵的先頭部隊穿過夷嶺山穀。
過了夷嶺山穀再行八十裏地就是原城。
因著這條山穀狹窄幽長,先頭部隊的將領在進穀前就派了探子先行,並令所有騎兵拉開距離,緩緩前進。
這支騎兵有一萬餘人,他們在穀道中行了兩個時辰,走在最前方的一隊終於看到山穀出口。
領隊的將領忽然覺得不對。
他派出的最後一班探子至今沒有返回。
就在他準備下令加速前進時,山穀兩翼的高壁上突然射出兩排弩箭!
前方的隊伍來不及躲避,登時有數匹馬被射中,馬上的騎兵翻滾落地。
將領趕緊勒馬,大聲朝後呼喝,令眾人做好迎戰的準備。
然而就在此時,一聲號角吹響,貫穿長空。
山穀上方落石如雨,無數火球飛砸直下。
人類的哀嚎與馬嘶聲交雜響起,馬兒驚慌地四下狂奔,馬上的戰士試圖控製住它們,卻被落石與火球砸中,跌下馬去。
山穀中煙塵四起,火焰點燃了一片枯草,瞬間火海升騰,將一萬餘人分隔開來。
這些騎兵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但他們畢竟是蕭塗派遣的先頭部隊,慌亂一陣之後,紛紛接到命令,策馬朝前猛衝,隻要衝出這道山穀,他們就能扭轉劣勢,反守為攻。
最前方的騎兵距離穀口很近,眼看就要衝到開闊地帶。
然而,馬蹄突然陷落,雜草叢生的穀地上平白多出一道數丈寬的深壕。
深壕下麵倒插著無數鋼叉利刃。
數丈寬的距離在此時變成一道天塹,北狄打頭的騎兵勒馬不及,紛紛栽了進去。
帶隊的將領心中發狠,催著麾下騎兵殺氣騰騰地直衝向前。
許多騎兵連馬帶人落入深壕,他們的身軀很快將這道天塹填滿。
後來者顧不得地上是否還有活人,他們策馬狂奔,馬蹄濺起鮮血和肉泥,終於有一隊騎兵搶先衝了出去。
山穀外,於落帶著五千士兵安靜等候。
第一隊北狄騎兵衝出山穀的時候,於落抬手,手掌往下一壓。
立在前方的弓弩手早已搭箭上弩,隨著他的手勢,一排弩箭帶著嘶吼的風聲齊射而出。
不等北狄騎兵反應過來,第二排弓弩手已經換上。
又是一排弩箭馭風而至。
兩排弩箭,一排射人,一排射馬。
北狄騎兵揮刀砍向飛弩的同時,卻顧不住身下的馬。
一時間人仰馬翻,血肉橫飛。
於落繃緊下巴,格外年輕的臉龐上透出與年紀不相符的堅毅沉穩。
當又是一群北狄騎兵湧來之時,大昱的軍隊陣形變了。
弓弩手退到最後,數千身披硬甲、手持長槍的步兵出現在前列。
他們是月餘之前由鳳澤親手挑出的精銳。
這些人大多是參加過四年前血戰的老兵,他們麵對氣勢洶洶的敵人騎兵,並不因站在地上而心生畏懼。
北狄這支先頭部隊為了趕路,全部輕裝簡行,並未重甲裝配。
當他們對上披甲步兵時,除了速度,根本占不了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