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銷售不是唱獨角戲,要給客戶說話的機會(1)(2 / 3)

如何給墨西哥總統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呢?在這樣的緊要關頭,莫羅運用了一個策略。莫羅絕口不提起那些應當由大使來負責談判的嚴重問題。他隻是稱讚廚子,多吃了幾塊餅,點著了一支雪茄,請卡爾士總統給他講一些墨西哥的情形,內閣對於國家的希望如何?總統所想做的是哪些事情?他對將來有些什麼看法?當卡爾士發表意見時,他則在一旁全神貫注地聽。結果,第二天,卡爾士總統對一個朋友說,莫羅才是真正會說話的大使。

卡爾士總統的這句話讓情緒緊張的墨西哥人、焦急不安的美國人都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初出茅廬的莫羅如此輕易地折服了卡爾士總統,並非采用了什麼特別的策略,隻不過讓卡爾士總統發表意見,自己洗耳恭聽罷了。

很多人認為,傾聽不過是一種最基本的溝通手段而已。事實並非如此簡單,傾聽不僅是一種溝通的手段,更是一種禮貌,是尊重說話者的一種表現,是對說話者的最好的恭維。專注傾聽對方說話,可以使對方在心理上得到極大的滿足。這正是莫羅成功的秘訣。通過傾聽,無形之中,他顯示了自己對卡爾士總統的尊崇,讓卡爾士總統感受到了充分的尊重。

人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沒有誰會拒絕耐心而專注地聽自己說話的人。當你想贏得陌生人的好感時,不要試圖多“說”而要多“聽”。

某些時候,我們要學會閉嘴

對銷售人員來說,懂得在關鍵時刻讓自己閉嘴,這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得到的。許多銷售員都在客戶麵前眉飛色舞,說個不停,卻絲毫不注意客戶厭煩的神色。他們也從不判斷當時是什麼場合,什麼氛圍,總是努力地向客戶講個不停。

在銷售培訓班上,培訓師提出“關鍵時刻學會閉嘴”這個問題,然後得到了五花八門的答案:

急於讓客戶購買;

不知道什麼時候該閉嘴,隻好繼續說下去;

擔心客戶轉移注意力,或生怕客戶打消購買的打算;

也想閉嘴,但那得是交易完成之後……

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時候說,什麼時候不說,這是銷售人員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銷售常識。有時你需要向客戶展示你的風趣動人的表達能力,有時你卻需要沉默不語,傾聽客戶的意見,讓他自己作出選擇。

有一位美國的保險銷售員,這一天,他接待了一位女士,沒用任何技巧,也沒說幾句話,就做成了一筆大生意:這位女士為她的11個兒子買了11項儲蓄保險。因為她的先生剛剛遭遇車禍去世,心情低落,所以這位銷售員自始至終都扮演了一個傾聽者的角色,耐心地聽她講述自己的遭遇和需求。中間隻是偶爾安慰她幾句,更多的時候他都在沉默,一臉嚴肅,充滿對她的同情與尊重。

直到最後,這位女士停止了講述,他才建議她購買這些保險,並簡潔直接地告訴了她理由:即使她未來沒有固定收入,孩子的教育和未來也不至於無以為繼。女士馬上就接受了他的建議,為她的每個兒子都買了一份儲蓄保險。

銷售員從這筆生意中獲得的傭金,是過去他3個月的收入。後來,他在公司的營銷會議上,對同事們說:“我沒想到,沉默的作用會是如此之大。”

閉口沉默是你遇到特殊客戶時應該采取的態度,如果那位保險銷售員麵對這位女士誇誇其談,絲毫不理解她剛失去丈夫的哀傷的心情,那麼結果很可能是導致客戶的不愉悅和反感,這筆生意也就泡湯了!

有些銷售員,為了避免在客戶麵前出現失誤,或者客戶突然間走掉,隻好不斷地說話,說了又說,說個沒完。這其實是一種語言轟炸,會讓客戶產生厭煩不安的情緒,反而容易趕走本來可能成交的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