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人會發現,一旦你成為說話主角,你不但不會變得主動,反而會變得更加的被動。因為你一直在唱“獨角戲”,沒有給客戶說話的機會,從而忽略了客戶內心真實的想法。不明白客戶的真實想法,我們又如何對症下藥呢?
有一個中年人,不喜歡自己年老的父親娶來的繼母。感覺這個女人並不是真的愛自己的父親,隻是為了父親的錢才和父親結婚。他對很多人說了自己的想法,很多人也信以為真。不久,他說的話也傳到繼母的耳中,好幾次繼母都想在他麵前把事情講清楚,可是,他從來不給繼母任何解釋的機會。
後來,他的父親去世了,他就離開了原來的家,和妻子、兒子搬到城裏居住,從此再也不理那個讓他討厭的繼母了。但是繼母沒有怪他,而是一直給他打電話,讓他回老家一趟。可他總是以“太忙”為借口來推辭繼母。他的妻子也勸他,讓他去看看繼母,畢竟是陪父親走了幾十年的女人,也算得上是自己半個母親。他認為繼母讓他回去的目的,無非是為了向他要贍養費,於是就讓人捎了些錢回家。
可是他的繼母說她不需要錢,哭著求人幫忙打電話讓他回去,但是,他鐵了心,一直沒有回家。他認定繼母是纏上他了,嫌自己給的錢太少,於是從心裏更加厭惡繼母。
他決定徹底擺脫自己的繼母。所以,買房子的時候,就特意買了頂層,他認為這樣他的繼母就爬不上來了,反正她這個鄉下老嫗也不會搭電梯。
但是,有一天,他的老繼母還是找上門來了,他開門的時候,老繼母上氣不接下氣地倒在門口,看到他的一瞬間,她笑了,她拿著一張存折對他說:“孩子我對不起你,我是你的親媽,但是在你小的時候,沒有盡到撫養你的義務,這存折裏有10萬塊錢,我老了,用不著,你留著給孩子讀書用吧。”說完,繼母就暈倒在地上。他趕緊把繼母送往醫院,但是一切都晚了。
後來,他聽知情的人說,這個繼母其實是他的親生母親。他以前的母親是父親的第一個老婆,因為沒有生育能力,父親就和其他的女人生了一個兒子,兒子出生後,那個女人就從此消失了。父親一直感覺自己對不起第二個女人。當自己的第一個老婆去世之後,父親就決定把這個女人接回來,然後和她一起度過自己的餘生,這個女人就是他現在所謂的“繼母”。
為了不打亂兒子正常的生活,父親並沒有告訴他事情的真相,希望他能夠從母親對他的態度上悟出些什麼。而他卻枉費了父母的一片真心,最後也隻能帶著無限的懺悔和遺憾度過自己的餘生。
試想一下,如果他不那麼固執,如果他給繼母一個與他說話的機會,如果他肯聽繼母的哪怕一句話,他就不會為自己的人生留下如此的悔恨!
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你的親人、朋友或是自己的客戶,我們都應該給他們一個說話的機會,隻有學會冷靜地對待問題,你才能知道事情的真相,才能了解別人內心真實的想法。
不給別人說話的機會,你永遠不知道對方想說什麼,更不知道他內心真正的想法和需求,自然也就拿不到訂單!
要把耳朵而不是嘴巴借給客戶
一位推銷電器的年輕人,來到一所農舍前叫門。聽到敲門聲後,對方隻將門打開一條小縫,當她看到來人像銷售員後,猛然把門關緊了。銷售員再次敲門,敲了很久,她才又將門打開,仍然是勉強地開了一絲小縫,而且,還沒等對方說話,她就不客氣地破口大罵。
雖然事情比想象中的艱難得多,但銷售員不想放棄。他決定換個法子碰碰運氣。他改變口氣說:“太太,我看您是誤會了,我來拜訪您並不是來推銷東西的,我隻是想向您買一些雞蛋。”
聽到這兒,這位婦女的態度稍微溫和了一些,門也開大了一點。銷售員接著說:“您家的雞長得真好,它們的羽毛長得真漂亮。這些雞大概是多明尼克種吧?您這兒還有儲存的雞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