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在潛山縣。五月底,去天柱山,正是天女花盛開的時節。
天女花,其實就是高山白玉蘭,因為高寒,花朵比我們常見的白玉蘭袖珍了許多,但仍飽滿。這白色芬芳的花開在山崖上,雲腳邊,宛若天女散下的花,故名天女花。
登山之前,天微雨,風清涼。原以為山上的雨會下得更大一些,雨霧之中,就看不見主峰了。沒想到,進了山中,竟然是多雲天氣,無雨無烈日,正是看山好時光。
有當地的書友陪同,一路走走停停,不知不覺一個個山峰就落在身後了,雲生腳底時很有成就感。與黃山、華山、泰山相比,天柱山有其獨特的地方,比如山石構成,這裏的主峰大多沒有土壤層,峭壁上沒有任何綠色植被,突兀險峻,遊人注目細覽,可以想見數萬年前,天崩地裂的造山運動。有幾處岩石已開始風化,日光下泛著雪色,所以被稱為“六月雪”或“天柱晴雪”。比較有趣的是過“神秘穀”,幽深處隻能一個人爬行,但並不可怖。而山腰裏有一個煉丹湖,這是許多山景中沒有的風光。遊人可以劃著小船,拂水看景,很怡然。因為山水相宜,天柱山才成了道教聖地。
由於山石嶙峋,沿途的鬆樹生長緩慢,所以就有了一組組十分入畫的小鬆樹,樹根行得很遠,枝幹卻並不粗壯,但樹冠很大,像是特意為山水畫家準備的。
不在雨季,飛瀑便見不到了,但曾經飛瀑的痕跡十分清晰,於是形成了石瀑奇觀。
雖然,山上的土壤層很薄,但有土就有綠色植物,而且有許多珍貴的中草藥。一路上,當地的朋友都在采“樹莓 ”吃,是草莓的高寒品種,熟透的樹莓為橙紅色,甜津津的,回味清涼。
偶爾,還能見到幾叢山杜鵑,豔紅一片,開在崖壁上,特生動。朋友告知,若是四月底來,沿途的杜鵑花全部綻放了,妍媚無限。可惜我隻能去想象了。據說有一種五彩杜鵑樹,一棵樹能開出五種色調的杜鵑花來,那真是極品了。
他們稱山裏的杜鵑品種為黃山杜鵑。大約因為這個品種在黃山上更繁茂,更為世人知曉。不過天柱山離黃山很近,本就算是黃山的餘脈,植物分布當然也類似了。
與杜鵑花的豔麗相比,天女花便更顯雅逸了。她總是悄然在綠葉間閃現,需要細細端詳才能找見。
有同行者冒險采來一朵,溫婉清麗,甜香四溢。不禁感慨,能見到天女花,也不枉這一趟天柱山之行了。
其實,天柱山景區還有許多山峰未開發成旅遊景點,緣於財力人力,也緣於自然之奇險。而作為女性遊客,我覺得已經足夠了,看山拂水,遊的是心境,留下一些未知數,以及那些錯過的花期,作為下一次旅行的伏筆,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