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血濺河朔(2 / 3)

“把這個騷貨架在馬上帶走!還有這個小崽子。”劉貴命令。

高歡指了指張景俊,說:“你帶這個孩子跟我們走!”

張景俊不敢抗命,抱起了元釗。

高歡、劉貴正要往外走,爾朱氏跑上前來,說:“我跟你們去見我爹!”

張景俊抱著小皇帝騎了一匹馬,胡太後被一名士兵摟抱在懷中同騎一匹馬。那士兵下流地說:“可惜,變成了禿驢,摟著有點兒沒滋味!”至於爾朱榮的那個寶貝女兒,沒入宮之前野小子一樣地闖,騎馬尋常事,現在單獨弄了匹馬騎。

高歡、劉貴帶著胡太後和元釗去見爾朱榮。

洛陽城的這個午夜,沒有兵戈相交的撕殺,隻有騎兵的蹄音。高歡心中湧起一種憂傷的情緒。這個朝廷的動蕩還剛剛開始。

胡太後和小皇帝被帶進爾朱榮的大帳。此時已是後半夜。元天穆、爾朱世隆、賀拔嶽、費穆一直陪伴著爾朱榮。胡太後被架進屋,一鬆手,便癱倒在地。張景俊把小皇帝放在胡太後的身旁,連忙站到了一邊。小皇帝在路上已經睡著,此時沒全醒,晃晃悠悠地立著。

爾朱榮一看胡太後這副樣子,撲哧笑了,說:“到了這個時候你才想起佛來,佛要你嗎?”

佛不要,佛不會要。胡太後耷拉著臉,一聲不吭。

爾朱榮一陣厭惡,一揮手,說:“把他們倆丟到河裏去!胡太後,聽說你離不了男人,這回你就嫁給河伯吧!河伯管保令你滿意!把他們整走!”

劉貴一揮手,帶胡太後進帳的士兵上前架起了胡太後。

“饒我一條命!”胡太後軟弱無力地說了聲。

劉貴一指小皇帝,對張景俊說:“你把他抱著,走!”

張景俊一哆嗦,抱起小皇帝跟在後邊。

“這個張景俊也不是什麼好人!”爾朱世隆說。

此時高歡正要出帳,爾朱榮連忙說:“高歡,把那個太監一塊兒扔到河裏!”

“是,大將軍。”

爾朱榮眼睛猩紅,在大帳內來回踱著。他仿佛聽到了那清冷的河麵傳來撲通撲通的聲音。

費穆說:“大將軍,你現在率大軍遠道來到洛陽,沒有遇到任何抵抗,因而也就沒有什麼戰勝之威!平素人們對大將軍還不能說是畏服的。京城軍隊眾多,文武百官勢力強盛,如果知道了大將軍的虛實,便會對大將軍產生輕視。若不狠狠地實行誅殺和懲治,另外再培植親信,恐怕朝內將發生內亂!”

朝中倒是許多人輕視費穆。當初破六韓拔陵為亂北方,費穆身為朝廷將官鎮守朔州,結果卻棄軍南走,投奔秀榮。爾朱榮善意地責備了他,費穆詣闕請罪,得到寬恕,仍然被委以重任。但是,費穆自己不能不記著那不光彩的一頁。他也總覺著朝中的每一位都記著。

朝廷被搞成了這個樣子,不僅僅是因為有個胡太後,還因為有一班奸佞之臣。能因為他們不加以抵抗便饒恕了他們嗎?費穆的話說完,隔了會兒,爾朱榮才說:“我也在這麼想。”

賀拔嶽皺著眉頭說:“胡太後荒淫無道,奸佞小人專權,將天下搞得混亂不堪,所以大將軍才起義兵以整肅朝綱。如果無故殺戮朝臣,不分忠奸,恐怕會使天下人大失所望,這不是上策。”

“我爾朱榮是決不會養癰為患的!”爾朱榮斬釘截鐵地說。“來人!”他向帳外喚道。立即進來兩名衛士。“去把穆榮紹宗找來!”他命令。

衛兵應聲而去。

元天穆一直默默不語。昏暗的朝廷曾經令他切齒。自然,他也痛恨無耿直抗爭之忠臣。

爾朱世隆隻是搖了搖頭,但並沒站起反對。胡太後後來戒備爾朱榮的時候,群臣都遠避著爾朱世隆,生怕一朝爾朱氏為亂脫不了幹係。但是許多朝臣究竟是和他爾朱世隆同列多年。雖說沒什麼深交,但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被殺戮,真有點兒於心不忍。不殺,他們現在不敢與爾朱氏為敵,但局勢一穩定,能不做手腳嗎?一旦爾朱氏敗北,絕不會得到溫文爾雅的結果。唉!

高歡、劉貴和穆榮紹宗同時來到爾朱榮的大帳。高歡、劉貴已經完成了處治太後和小皇帝的使命。

“高歡、劉貴,你們二人立即回返洛陽城,遍告王公大臣,令他們明日前來迎駕!我要大開殺戒!”爾朱榮說。

“大開殺戒?”穆榮紹宗疑惑地問。

“我想也該如此!在這個昏聵的朝廷中簡直沒一個好東西!”劉貴接過話茬說。元天穆故意咳嗽一下,劉貴的目光一望向元天穆,元天穆指了指有點兒不大自在的爾朱世隆。劉貴醒悟了,連忙說:“至於像爾朱兄這樣的忠直之臣,卻得不到應有的重用!”

“大將軍,既然是這樣,我在想是不是一不做二不休!”高歡說。

“高歡,你把話說明白點,怎麼個一不做二不休?”穆榮紹宗問,語氣中有些反感。

“說得明白點就是,皇上的寶座應該由大將軍來坐!”

“高歡,你找死!你分明要陷大將軍於不仁不義之中!”賀拔嶽勃然大怒。

“賀拔兄,難道大將軍沒這個資格嗎?”高歡反問。

賀拔嶽腮上的肉直哆嗦,他氣得說不出話。

帳內其餘的人也被高歡大膽的話語所震撼,反複地掂量。洛陽城已經瓦解。元子攸隻是因為爾朱榮輔佐才當了皇帝,能不能收拾殘局當個好皇帝誰知道!但是,但是,爾朱榮走上皇帝寶座,朝外的各方勢力會心服嗎?不會,當然不會。他們會以討伐叛逆之名對抗。將會又是一場紛爭。紛爭。

“這個問題先撂下,高歡、劉貴,你們去吧,辛苦你們二人了!”爾朱榮拍了拍高歡、劉貴的肩膀說。

二人應命而去。

由於元子攸已經稱帝,所以單獨安置在一個大帳中,由其兄元劭、其弟元子正陪伴,衛兵嚴加守衛。次日,天一亮,元子攸派人詢問爾朱榮:何時向洛陽開拔?爾朱榮冷冷地回答:“新君禦臨京都,總得百官相迎才是。”

在營地南方的一處開闊地帶,爾朱榮率隊等待。接近午時,南方塵煙起處,漸漸清晰了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近兩千名王公大臣在高歡、劉貴的陪伴之下,疾馳而來。高歡、劉貴的千餘名部下名義上是保衛這些王公大臣,而骨子裏卻是押解。

離開爾朱榮等人一段距離,緊南邊兒,是爾朱榮的心腹奚毅帶人把守著路口。

“大將軍命他們步行前去!”奚毅說。

“下馬!下馬!”劉貴吆喝道。但是,他自己可沒有下馬。見他沒下,高歡也沒下。“高歡,我們先行一步,通告大將軍。”劉貴約了高歡縱馬來到爾朱榮麵前,這才下了馬。

“大將軍,洛陽的王公大臣雖然召集得有些遺漏,但遺漏並不多。剩下的已經不可能形成什麼勢力了。”劉貴說。

爾朱榮緊抿著的嘴角抽動了一下,說:“沒想到京養著這麼多的酒囊飯袋!隻可惜跑了徐紇。”

高歡憂傷地笑了笑,說:“除非他跑到梁國去!”

看著下馬的王公大臣都過了奚毅的防線,爾朱榮轉首望向賀拔嶽。賀拔嶽轉身向他的部下揮了揮手,兩列騎兵一東一西從兩側向南馳去,將王公大臣緊密地圍了起來。

大丞相元雍率領百官前行。臨近爾朱榮的時候,他覺出了氣氛的異常。再定睛前看,哪來的皇上!他停了下來,揚聲問道:“爾朱榮,現在朝中百官前來迎駕,皇上在哪兒?”

爾朱榮不回答他的話,隻是陰陰地望著飄著雪白胡須的元雍。這個老家夥,倒滿有風度。

“元雍,你對新君心懷不滿,勾結群臣企圖作亂,你不要再來虛情假意的那一套了!給我上!”穆榮紹宗抽出寶劍,向前一揮,他的部下數百騎衝向王公大臣。

元雍氣得直哆嗦,叫嚷著:“欲加之罪何患無詞!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許多王公大臣以為斬殺了元雍之後不會殺別人。但是那數百騎衝向的絕不是元雍一個人。元雍是首先被砍死了,但屠刀到處在揮舞。

“爾朱榮,你分明是禽獸!”元順高喊。

“不關我的事,饒命!”有的在哀求。但有什麼用!

黃門侍郎王遵業,聰明豪爽而又博學。他的母親是元子攸的姨母。本來他正居父喪,但聽說元子攸當了皇帝,十分高興,便和母親一同前來迎接元子攸。但是,卻是這種情形。母親緊緊地抱住王遵業,哭著說:“不要殺我的孩兒,不要!不要!”“母親,不要求他們,跟豺狼哀求是沒有什麼用的!”說到這,王遵業頓足大喊:“天哪,你分明在滅我大魏,滅我大魏啊!”他也在流淚,他流著淚朗聲誦起蔡琰的那首《悲憤詩》:“漢季失權柄,董卓亂無常。誌欲圖篡弑,先害諸賢良。逼迫遷舊都,擁主以自強。海內興義師,欲共討不祥。卓眾來東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獵野無城邑,所向悉破之。斬截無孑遺,屍骸相撐拒。”屠刀揮向了王遵業。蔡琰的詩,幾乎就成了後來大魏王朝的寫照。驚人的重複。

首批到來的王公大臣遭受屠戮,其中包括丞相高陽王元雍,司空元欽,儀同三司義陽王元略,廣平王元悌,常山王元邵,北平王元超,任城王元彝,趙郡王元敏,中山王元叔仁等。

南方又一支隊伍趕來。尉景護衛著百餘名王公大臣趕來。

奚毅喝令王公大臣下馬。穆榮紹宗先前隻是命令部下縱殺,自己一直侍立在爾朱榮的身邊。這時他率部下圍住了那百餘名王公大臣。那些王公大臣透過圍困他們的騎兵,看到了前邊遍野的屍體,一個個顏色更變。

“如果誰能作一篇元氏禪讓皇位於爾朱氏的文告,可以免他一死!”穆榮紹宗朗聲說道。

寂靜中,禦史趙元則哆哆嗦嗦地走向前來,說:“臣願起草禪讓文告。”

“好吧,你隨我來。”穆榮紹宗說完,揮劍一指其餘王公大臣,說:“給我殺!”他的部下立即揮刀撲了上去。穆榮紹宗帶著趙元則去見爾朱榮。他騎馬在前走,趙元則跌跌撞撞地步行跟著。

到了爾朱榮麵前,穆榮紹宗說:“大將軍,我帶來一個願意起草禪讓文告的人。”

趙元則當即跪在爾朱榮馬前,說:“臣趙元則叩見大將軍,並願為大將軍效勞!”

“好。你起來吧。”爾朱榮頷首說道。在他內心,前邊的一個“好”字是送給穆榮紹宗的。他並未叫穆榮紹宗找什麼寫禪讓文告的人。他開始覬覦皇位,但還沒想到具體的行動。

後來的那百餘名王公大臣也已經被結果。

“元氏既滅,爾朱氏興!大將軍,我們已經沒有什麼退路了。”穆榮紹宗說。

“當今之際,恐怕也隻有大將軍能坐得住這江山了!”高歡憂鬱地說。剛剛結束的大屠殺,令他看得驚心動魄。他的心被一種淒涼的氛圍籠罩。

“叱列平!”爾朱榮低低地喚。

“屬下在。”

“你去把那個元劭和元子正殺了!”

“是。”

叱列平立即帶了數十人奔往元子攸的臨時行宮。

叱列平,代郡西部人,世為酋帥。此時的叱列平,二十歲出頭,有容貌,美須髯,善騎射。在平定破六韓拔陵的叛亂中曾立有戰功。

遠方的喊叫驚憂了焦燥地呆在行宮中的元子攸。他和元劭、元子正走出大帳,喊叫之聲從山崗那邊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