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reference_book_ids\":[7267090241087867904,6930888998395186184,6838936292718283790,7255238555826392118]}]},\"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一個飄雪的日子,高歡正讀《孫子兵法》,有人徑直走了進來。是劉貴,上黨郡太守劉貴。
“劉老兄,你不在上黨郡當你的太守跑到這幹什麼?”
“我現在是撫軍將軍,不是上黨郡太守。”
“大丞相的意思?”
“當然。”
“大丞相是個急脾氣,你呢,做事又陰又狠,你們兩個真是相投得很呢。”
“我和你難道就不相投?”
高歡一時語塞,隨即笑道:“失言,失言。今夜我要擺下宴席,慶祝我們的相聚。”
晉陽的頭麵人物,爾朱榮的手下,請來了好幾十人。宴會很熱烈。隻要有個因由高歡就可擺下這樣的宴會。如今他高歡有這個實力了幹嘛不這樣做?爾朱家族能夠招納四方賢士,靠的就是實力。我高歡倒不一定得天下,但至少應該如爾朱榮一樣頂天立地,就是皇上,都要讓他,何止讓三分!
就在宴會即將結束的時候,奚毅來了,說:“高大人,大丞相請你過去一趟。”奚毅很少參加高歡的宴會,他忠心地侍衛著爾朱榮,所以後來高歡便不再請他。
“時候已經不早,而且大丞相找高刺史有事,我們大家就告辭吧,以後再聚。”劉貴起身說。
送走了客人,高歡來見爾朱榮。
“你使我很為難。”爾朱榮的話語中,略微帶出些憂傷。
“大丞相對高歡的恩德是不能用言語表達的,因此,高歡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大丞相盡可直說。”
“你請了幾乎所有的將領,卻單單撇下了我。”
“高歡以為自己很卑微,沒有資格請大丞相,所以就沒有請。”
“你是說你想讓我再提拔你?”
高歡慌恐了,忙說:“不,不,不,不是這個意思。”
爾朱榮笑了,說:“別急,到時候我會說話的。記住,以後有宴會的時候告訴我一聲。高歡,你已經隨我許多年你應該了解我。我很怕拘束,這也是不住京城來這裏的原因。”
高歡輕鬆了些,說:“請大丞相多多原諒高歡。”
爾朱榮大手一揮,說:“算啦,算啦,你真是使我好為難。”
兗州城巋然地矗立著。羊侃歎了口氣,對徐紇說:“葛榮已經被消滅,朝廷很快就會派大軍圍剿我們了。”
一支羽箭落在二人的麵前,箭上縛著一封信。向前望去,羊侃的堂兄正立在城上望著他們。
“不用看,又是勸降。”羊侃說。
“還是看一看這次又怎麼說。”徐紇上前拾起箭,拆下了信,立即交給了羊侃。
“南援已成泡影,速降。”羊侃念道。信上隻寫了這麼幾個字。他望向靜悄悄的南方。葛榮向洛陽發兵南攻的時候,羊侃派了信使向蕭衍求援,指望乘亂之際攻城掠地,形成氣候。他一直期待著在這兗州城的南方突然出現一陣喧囂,出現大梁的千軍萬馬。但是一直沒有。如今羊敦又跟他說南援已無望。他狐疑地望向羊敦,羊敦也在默默注視著他。這一對堂兄堂弟已經僵持了很長的時間。羊侃為泰山郡太守,羊敦為兗州刺史。
一種失落感襲上羊侃的心頭。徐紇的話語也不那麼多了。當初說服我羊侃起兵造反時你徐紇慷慨激昂,令我熱血沸騰,當即叛魏。本來以為兗州刺史羊敦會響應,但羊敦誓死效忠於魏廷,而且派兵攻擊我。我就隻好攻打兗州城。甚至斬殺了羊敦派來的使者。當初怎麼就那麼輕易地聽從了徐紇的話了呢?小人未見得你一見就覺出了他是個小人。就說這個徐紇,字寫得極好。而且出口成章。傳說胡太後當政時宮中詔令幾乎都出自他的手。有時詔令紛繁,幾個人持筆而待,徐紇踱步其間,逐一口述,章法不亂。就是他說服我造反的那些話,應該說還是有道理的。隻是,他可能就為了有一個避身之地才找到了我!才投奔了我!
羊侃對身旁的部將說:“一定要防備突然出現在我們身後的敵人!”
就在這天的夜晚,派往大梁搬援軍的使者回來了,隻身而回。大帳之中,羊侃的目光冷峻地打量著使者。使者疲憊不堪,說:“羊大人,援軍已經撤回大梁!”
“什麼?”
“援軍已經撤回大梁!”
這消息簡直如晴天霹靂。“援軍為什麼要撤?”羊侃絕望地問。
“蕭衍聽說大人起兵,而且有續靈珍將軍率萬餘人響應,以為正是滅魏的大好時機,立即派將軍王弁率軍北來接應。但是這王弁勇武不足,聽說續靈珍被徐州刺史楊景擊潰之後,不願孤軍深入北地,不顧我的再三勸阻,撤兵回國去了。”
羊侃再無言語。徐紇向使者揮了揮手,說:“你去休息吧!”
“謝大人!”使者退出。
“我們已成孤軍,而且魏廷的大軍隨時可能出現在我們的身後。現在我們惟有退回泰山郡,死守孤城,待機而動。”羊侃憂傷地說。
徐紇眨巴眨巴眼睛,說:“泰山郡是要回的,但是如果大梁朝廷不派兵聲援和接應,最終逃脫不了被朝廷消滅的命運。我想不如羊將軍率軍回泰山郡,我化裝入梁,向蕭衍求援。”
分明是見事不妙想溜。但是這家夥的如簧之舌也許真的能說服蕭老頭發兵。這家夥留在我的身邊也是無用。一介書生!想到這,羊侃點點頭,說:“也隻有這樣了。我羊侃的命運可就縈係於徐大人的三寸不爛之舌了。”
“軍情如火,在下即刻微服南行,望羊大人保重!”徐紇起身說道。
“還是你徐大人保重,順利抵達梁廷。”羊侃站起,苦笑著說。
徐紇走後,羊侃當夜召開軍事會議。“我打算在四更天對兗州城發動突然進攻,希望你們做好準備。這樣長久地僵持下去,對我們很是不利,這種局麵必須盡快結束!”羊侃說。
三更天時,下起了雪。大帳中不眠的羊侃默念:天助我也!
到了四更天,主要將領都到羊侃的大帳中報告:已做好進攻準備。
“我們現在立即撤往泰山郡!”羊侃說。
將領們一驚。
“我擔心走漏消息,撤退時羊敦便會追擊我們。因此我才對各位說要進攻兗州城。”羊侃說。
雪下得很大,但是沒有風。三萬將士悄然地從兗州城下離開。天將要放亮的時候,雪停了。太陽出來了,銀白的原野、山巒,輻射出耀眼的光芒。起風了,不大的風。這時比下雪的時候冷多了。積雪在足下呻吟著。將士們的眉眼都掛上了霜,都成了慈眉善目的老者。
前方,一匹馬在徘徊。再近些的時候,發現雪地上臥著一個人。到了近前,羊侃大吃一驚:原來是留守泰山郡的一位將領。人已經死了,並被凍結在雪地上。他的右肩插著一支箭。
羊侃落下淚來,說:“泰山郡休矣!我們已經無家可歸了,隻有南奔大梁!”
沒有人附和。誰也不願去過寄人籬下的生活!本來想的是乘亂擴張實力,也許可以成就一番王霸大業!梁國是魏的敵國,可以借助他們的力量但不可以委身。委身之後是什麼?是狗,狗呀!你就將會被人家驅使!而且會遭人唾罵。但是我如今已是山窮水盡惟有這條路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且用這句話聊以自慰吧。
這時,泰山郡方向的一道山崗,突然漫上了大隊人馬。一杆大旗上書寫著一個“高”字。這是高歡及其所部。原來高歡與行台於暉奉命剿滅羊侃,攻下泰山郡之後,高歡為先鋒,前往兗州城進攻羊侃,但卻於途中相遇。
“弟兄們,隨我奔大梁!”羊侃喊道,率軍向南逃去。
高歡率軍隨後緊追。羊侃的步兵落後了。高歡指揮騎兵:“把他們圍住,降者不殺!”
很快,羊侃的步兵被團團圍住。
高歡向他們喊道:“弟兄們,羊侃受了奸臣徐紇的煽動,背叛朝廷,如今已是驚弓之鳥,你們不要做他的陪葬品,趕快歸順朝廷,我高歡保證你們的生命安全!”
近兩萬的步兵,肅立在雪地。
“我們願降!”有人喊。
於是,響起了一片“我們願降”的喊聲。
“好,從今以後你們仍然是朝廷的將士!”高歡興奮地喊道。不用說,我高歡又多了這許多人馬。至於羊侃,願跑就跑去吧,反正在大魏這塊土地上已沒有他的立足之地。
高歡帶領降兵返向泰山郡。
羊侃率軍拚命南逃。夜幕降臨,仍不停歇。這也難怪,因為隻要一落腳,就有可能被官軍包圍。將帥饑腸轆轆。在向泰山郡出發前他們吃了頓飯,再就粒米未進。許多士兵在流淚,許多士兵頻頻北望。我羊侃正在率領他們投奔敵國,這麼多人將因我而遠離家鄉。我羊侃可以因他們而在梁廷抬高我的身價。但他們,永遠是士兵,士兵,他們不會享受到更好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