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魔鏡傳奇(1 / 3)

《孫子兵法》reference_book_ids\":[7267090241087867904,6930888998395186184,6838936292718283790,7255238555826392118]}],\"139\":[{\"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39,\"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63,\"start_container_index\":139,\"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57},\"quote_content\":\"《孫子兵法》reference_book_ids\":[7267090241087867904,6930888998395186184,6838936292718283790,7255238555826392118]}]},\"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朕隻率七千人馬,便奪取了洛陽,可說是應天命而襲皇位。遺憾的是,朕卻沒有找到一位女子可與朕匹配。朕倒不是貪戀女色,隻是一個國家,除了要有天子,也要有個夠資格的皇後!”元顥說。此時,兩位美女正依偎著他。臨淮王元彧、安豐王元延明正在陪他飲酒。外邊的夜很寧靜。

“皇上說得不差。隻是現在天下未穩,如果廣泛搜求美女,必然引起非議。此事且由心腹大臣暗中留意。”元彧說。

元顥微微一笑,說:“愛卿說得有理。宮中的美女還是有一些的,雖然不是上上品,但她們都是以侍候朕為榮的。是這樣吧?”他問懷中的兩位女子,兩位女子點了點頭。“隻是愛卿提到心腹兩個字朕倒頗費思量。究意哪些人能算朕的心腹呢?”元顥似乎在問元彧,又似乎在問自己。

“至少我和臨淮王可令陛下放心。”元延明說。

“不錯。可是做為一國之主我總不能隻有兩個大臣可以信賴呀!”元顥說。

“臣有一件寶物,也許可以幫陛下這個忙。”元彧說。

“寶物?”元顥流露出一種不太信任的口氣。

“臣現在就回府取與陛下看。”元彧起身走了。

元顥的目光落在懷裏一位女人的唇上。櫻桃小口,紅潤潤的。元顥把另一位女人推開,說:“你去侍候元大人,滿足元大人的任何要求。朕去歇息歇息,回來看寶物。”元顥摟抱著櫻桃小口的那位女子站起,隨後便依偎在那女子的身上,趔趔趄趄地走進裏邊的寢室。

剩下的這位女子走過來,便要往元延明的懷中坐。元延明抬手止住,說:“皇上美意延明心領了,你陪延明喝幾杯便是延明的福份了。”

那女子可沒有顯現出敬重,倒露出幾分鄙夷。她為元延明斟了一杯酒,在元延明很近的地方坐下。

寢室內傳出元顥笑聲,呼吸急促的笑聲。“好暢快,好暢快!”元顥大叫。

陪元延明的女子臉上浮現出紅潮來,微微地低著頭。

元延明端起酒杯自飲。當了皇上,對女人的需要便不遮遮掩掩,仿佛天經地義。皇上,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往往,在女人身上體現很多。即使所謂賢明的君主也莫不如此。元延明注意到陪他的那位女子已經把手探向她自己的下部摩挲著。如果不是因為她是宮中的人,我元延明會動心的,一定去品嚐她。那隱秘之處,現在肯定已是濕潤潤的了。男人,除了追逐權力,再不就是女人嗎?至於什麼為了黎民百姓的安居樂業,是一種漂亮話。漂亮話!對於我元延明也是漂亮話嗎?我自己回答不了這個問題。為了大魏江山,是不是更為了我個人的地位、榮譽?

內室忽然傳出女人的驚叫聲,但那叫聲很快便含糊不清了,口中似乎隨即便被什麼東西塞滿了。

元延明一陣燥熱。

留下陪他的那女人說:“皇上把他現在做的事叫做品簫。”

元延明笑了笑。他忽然想和女人嘮一嘮,從“品簫”嘮起。但是,那是我元延明的形象嗎?

“皇上很願意尋求新鮮的刺激。”女人又說。

似乎在誘惑我來議論性事。“也許男人都這樣。許多人雖然有想法,但顧慮多,因而不能去做。皇上卻不同了,往往想了就去做了。”元延明說。

那女人點點頭,便不言語了。

元顥走出內室,見到元延明正襟危坐的樣子,哈哈大笑。“愛卿若喜歡她,朕便賜與你。”元顥指了指連忙從元延明身邊站起,坐到他身邊的那女子。

元延明搖了搖頭,說:“為臣終究也算是條漢子,在美女麵前豈能不動心?但臣不能接受皇上的這份美意。眾大臣,特別是陳慶之,見臣蒙受這樣的賞賜,內心攀比起來,容易對皇上引起不滿。”

元顥斂起了笑容,點了點頭,說:“陳慶之已經對朕感情疏遠。當初北攻的時候,朕對他依賴大些。但朕現在做大魏的皇上,自然要廣封我大魏王公大臣,並和他們來往。做為梁人的陳慶之……”元顥冷冷地笑了笑,不再說下去。

元彧回來了。他把一個包裹遞向元顥。元顥在案幾上打開包裹,是一個精致木匣。

“陛下且慢!”元彧忽然叫道。

元顥狐疑地望向元彧。

“臣想給陛下一個驚訝,但臣又怕這一個驚訝實在太大。所以臣想還是先告訴陛下這是件什麼寶物。”元彧解釋道。

元顥釋然地笑了,說:“這份驚訝還是留給朕好了。”元顥打開木匣,裏邊又是一個包裹。元顥笑了笑,心說還真挺當寶貝的。他拿出包裹,抖開布,現出一個沉重的鏡子來。他的眉頭不禁皺了起來,原來隻是一個鏡子。他把照人的那一麵朝向自己,鏡子放射出一種陰冷的光。忽然他啊地大叫一聲,把鏡子丟在了案幾。

元彧連忙朝元顥磕頭:“臣罪該萬死!臣罪該萬死!”

元顥斜眼瞟著寶鏡,慢慢地定下了神來,朝元彧揮了揮手,說:“算啦,算啦,朕不怪罪於你。不過,你給朕的這個驚訝著實不小。這鏡子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快說給朕聽。”

元延明望一望寶鏡,再望一望元彧,一時摸不著頭腦。

元彧介紹道:“這麵寶鏡,人直來照之,影則倒見。稍加凝視,則見腸胃五髒。人有疾病在內,則知病之所在。若人有邪心,則膽張心動。說起這麵寶鏡來,流傳已經很久遠。據傳秦皇贏政曾經擁有它,並常以照宮人,膽張心動者則殺之。劉邦攻入鹹陽之後,獲得此鏡,獻給了項羽。項羽常將此鏡示人,並暗驗屬下。項羽烏江自刎,他的貼身侍衛帶著寶鏡逃走。後來,臣的一位衛士老母病重,臣請了宮中的名醫去診視。那衛士遂將此鏡獻給了臣做為報答。原來這衛士便是那位楚霸王貼身侍衛的後裔!”

元顥重又拿起寶鏡,凝神望去,清晰出了人的骨骼。心髒有節奏地收縮和膨張。“應該叫它魔鏡才對!”元顥說。

“皇上千萬慎用此鏡啊!”元延明說。

“你說得不錯。”元顥說。“朕想知道你們二人對陳慶之這個人怎麼看。朕以為,朕能夠重返大魏並有今天,這個人是立了大功的。”

元延明說:“陳慶之跟皇上說,要叫大梁再派精兵抵達我大魏,皇上當時沒有答應是非常英明的。陳慶之現在兵不過數千,皇上已經很難駕馭了。如果他的兵力再增加,他會更加有恃無恐,還怎麼會聽從陛下的話呢?我大魏天子一舉一動又豈能由別人決定呢?”

“臣同意延明的話。功就是功,但他陳慶之也不能把手伸得太長了,打起我大魏江山的主意來。”元彧說。

陳慶之用寶鏡映照自己的時候,元顥站在陳慶之的身後看。陳慶之忽然驚愕地瞪大了眼睛,隨後兩手一哆嗦,寶鏡掉落到了地上。陳慶之連忙捧起寶鏡,向元顥叩首,說:“臣險些弄壞了陛下的寶物,臣罪該萬死!”這是早朝的時候,百官都在。

元顥示意太監接過了寶鏡。他說:“請起,請起。朕是想給你一個驚訝,不想這一個驚訝大了些。”說這話時,元顥回憶著剛才看到的影像。那心髒先是收縮,收縮,忽然膨脹得很大。這是不是膽張心動呢?

“臣真是慚愧!”陳慶之說。

“不必,不必,朕初睹此鏡,和你同樣狼狽。”元顥說,臉上微笑著,心裏厭煩著。

“皇上讓臣分享獲得寶物的快樂,臣非常感激。臣也非常願意為陛下分憂。昨日臣提議向大梁求取援兵的事,不知陛下考慮得怎樣。”陳慶之說。

“這件事我已經考慮好,派往大梁的信使今晨已經出發了。”元顥不動聲色地說。

特使的信轉到蕭衍的手中。蕭衍展讀:“今河北、河南一時克定,唯爾朱榮尚敢跋扈,臣與慶之自能擒討。州郡新服,正須緩撫,不宜更複加兵,搖動百姓。”蕭衍微笑了,說:“現在元顥已經成就了大事,我大梁的恩澤施及大魏。立即傳令邊軍,停止集結,不必再向魏境進發。能不動兵則不動,能少用兵則少用,這是朕的心願。阿彌陀佛。”朝堂之上,這一聲不倫不類的“阿彌陀佛”令眾臣和元顥的特使啞然失笑。但對於蕭衍,這絕非第一次。但不管是第多少次,你都會覺得滑稽。

隔了一段日子,不見援軍的動靜,陳慶之沉不住氣了,對元顥說:“皇上,大梁援軍事關重大,臣想再派信使傳達陛下的旨意。”

一陣厭煩湧上元顥的心頭。他努力控製住。“我看就不必了。朕前些時候一時疏忽,忘記了告訴你給大梁皇帝的那封信內容。朕以為,再不必攪擾大梁了。朕已經蒙受大梁許多恩澤,朕現在要靠自己的力量匡複魏室。希望將軍理解朕的心境。”元顥說。

這番話,對陳慶之不啻晴天霹靂。一陣慍怒湧上他的臉頰,又慢慢消失,換上一種無可奈何的憂傷神情。元顥你覺得你翅膀硬了你覺得可以甩開大梁了,元顥你不覺得這樣做早些了嗎?陳慶之掃視了一圈群臣。那目光中含著無限的鄙夷。這裏有幾位是將才呢?你元顥靠他們成就得了大事嗎?我陳慶之既然和你們弄不到一起去,莫不如離你們遠些,免得隔閡更深的時候被人算計了!“陛下,先前臣被委任為徐州刺史,臣想鎮守徐州。臣是員武將,在洛陽這兒也沒有什麼作為,臣不能貪圖享受而呆在這裏。”他說。

你在這裏你不敢有什麼非份之想,你要是到了徐州可不同了。先前真不該給他徐州刺史這個職位。隻怪那時高興得昏了頭,沒有想得太遠。元顥表演了一會兒沉吟,說:“大梁皇帝令你輔佐我,如果你去了徐州,大梁皇帝會認為你與朕之間配合上出了什麼問題。朕不想做出令大梁皇帝失望的事情。陳將軍,今後拚殺的事交給我大魏的將士們去做吧,朕要叫你在洛陽好好地享受榮華富貴!”

陳慶之回去憤懣的時候,手下大將馬佛念說:“將軍威震河洛,功高勢強,現在卻被元顥猜疑。這種猜疑,如果再進一步加深,將軍將有性命之憂。將軍不如乘元顥沒有防備之際,殺掉元顥占據洛陽!”

“占據洛陽之後怎樣?”陳慶之的眼睛直直地盯著馬佛念。你肯定是希望我占據洛陽自立!那樣你馬佛念便會擁有顯赫的官位。

馬佛念避開陳慶之的目光,默然不語。

陳慶之冷笑地說:“那樣做了之後元顥的人和爾朱榮都會來進攻我們,我們將死無葬身之地!”

元顥想象得出陳慶之是如何地憤怒。千軍萬馬避白袍。假如沒有陳慶之,我元顥能坐到這個金巒殿上嗎?宗正珍孫已經被消滅。敵軍已經集結在河北岸。寧靜的北方,危險氛圍愈來愈濃。我現在不靠陳慶之了,靠誰?靠我自己!

元顥和陳慶之率軍駐紮在黃河的南岸。元顥親自鎮守河橋。湍急的黃河之中,有一塊陸地。那塊陸地將寬闊的河麵分割為二,於是人們修建了鐵鎖橋。

元顥、陳慶之並馬立在橋南。橋上林立著士兵。

“大隊人馬同時渡河,船隻會成為問題。如果不能同時渡河,零散的人馬過來多少將會被我們消滅多少。因此,爾朱榮會多想這連接南北的橋。但他又絕不會僅僅把主意打在橋上。因為我們隻要有少量的人馬堅守這橋,他們也是攻不過來的!因此我們在守住這橋的時候,也要防備爾朱榮從水麵上向我們發起進攻!”陳慶之說。

元顥點了點頭。陳慶之說得有道理。

“河中間的小洲是我方的寶地。既可以駐軍把守河橋,又可以隨時出其不意地襲擊敵人。因此,應該交由最好的將士駐守。”陳慶之說。

元顥的眼睛眯縫了。不用說,你是把自己當做了最好的大將。你繞著彎兒想駐紮到那河洲上去。但是那河洲上已經有了我大魏的將士,我做為大魏天子,把他們撤下來,叫梁兵替我把守河橋,開玩笑!“陳將軍慮事周全,朕會多加考慮的。”元顥隻說到這兒,沒有下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