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域外剪影(13)(1 / 2)

今天孟買人民完全繼承了柯棣華的遺願,他們竭盡全力來促進中印傳統友誼的發展。我們從新德裏乘“空中公共汽車”來到孟買的時候,已經過了半夜,絕大部分的居民早已進入睡鄉。可是機場外麵仍然聚集了一千多人,手舉紅旗,高呼口號。這是什麼精神鼓舞著他們呢?馬哈拉施特拉邦的邦長會見了我們。孟買市長會見了我們,並且設宴招待。許多知名人士親自到旅館來同我們會麵。這又是為了什麼呢?特別令人難忘的是那個規模極大的群眾歡迎大會。舉行的地點是在工人區內一個中學的操場上,在操場中間臨時搭了一個主席台。參加大會的據說超過一萬人,大部分是工人。操場周圍高樓上住的也都是工人,他們的家屬就站在陽台上往下看,他們也算是大會的參加者。鞭炮齊鳴,紅旗高懸。每一個發言者都熱烈歌頌印中友誼,會場上洋溢著熱情友好的氣氛。散會後,印度青年工人臂挽臂形成了兩座人牆,讓我們從中間走出去。那出色的組織能力和紀律性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我們乘汽車回到旅館的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我們就從“公主項鏈”下麵駛過。那兩排電燈,每一盞都像是一顆光輝燦爛的夜明珠,繞著弧形的海岸,亮上去,亮上去,一直亮到遙遠的天際。這又讓我立刻回想到二十七年前在孟買同印度文學藝術界的朋友共同歡度點燈節時的情景。歲月流逝,而友誼長青。今天我們又到了孟買,受到了同當時一樣的甚至是更熱烈的款待。我真有點抑製不住自己的興奮激動了。

孟買是比較年輕的城市,是一座工業城市。比起科欽來,它隻能算是小弟弟。我在過去常常有一種偏見:我願意訪問古老的文化遺跡,而對於新興工業城市則不太感興趣。我願意在斷壁頹垣下,古塔佛寺旁,發思古之幽情,懷傳統之友誼。顧而樂之,往往流連忘返。然而今天我來到孟買,我發現它同樣能夠成為曆史的見證,同樣能讓我們懷念古老的友誼。在巍峨的拱門下,在熙攘的馬路上,在高矗的大廈旁,在鱗比的商肆間,我們不但可以懷念過去,而且可以瞻望未來。在懷念古老的傳統的友誼之餘,我們看到站起來的印度人民,想到倒下去的老殖民主義者,看到生氣勃勃的鴿群,聽到混茫的大海的濤聲,真禁不住要“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答案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作為曆史的見證的孟買恰恰就回答了這個問題。

重過仰光

從飛機的小窗子裏看下去,地麵上閃出一團金光,高高地突出在一片濃綠之上。我心裏想:仰光到了。

是的,仰光到了。幾分鍾以後,我們就下了飛機,踏上了這一個美麗的城市的土地。

踏上這裏的土地,我心裏是溫暖的。

又怎麼能不溫暖呢?我真仿佛同這一個美麗的城市結了緣,在短短十年之內,我這是第六次來到這裏了。

第一次是坐船來的。船一轉進伊洛瓦底江,就看到遠處在雲靄縹緲中,有一個高塔聳入蔚藍的晴空,閃著耀眼的金光。有人告訴我,這就是有名的大金塔,是仰光的象征。

從此,這一座仿佛隻能在神話裏才能看到的大金塔和這一個可愛的城市就在我心裏生了根。

第一次,我在這裏住的時間比較長,幾乎有三個星期。我走遍了所有的主要街道。我既愛掛滿了中國字招牌的華僑聚居的廣東大街,它讓我想到我們的祖國,說實話,這裏的中國味真像國內一樣濃烈;我也愛兩邊長滿了綠樹的郊區的街道。在這裏常常會碰到幾頭神牛,慢悠悠地在綠樹叢中轉來轉去。我十分欣賞它們那種高視闊步睥睨一切,仿佛是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神氣。

我參觀了所有的應該參觀的地方,其中當然包括大金塔。第一次參觀這座佛塔的印象是永生難忘的。我赤著腳走過長長的兩旁擺滿了花攤的走廊,一步步高上去,終於走到大塔跟前。腳踏在大理石鋪的地上,透心地涼。這的確是一個很奇妙的地方。不知道有多少大大小小的殿堂,裏麵坐滿各種各樣的佛像。許多善男信女就長跪在這些神像麵前,閉目合掌,虔心禱祝。有的燒香,有的潑水,有的供鮮花,有的點蠟燭,有的口中念念有詞,大概是對佛爺說話吧。對我來說,這些都是十分新鮮有趣的。至於大金塔本身,那真不愧是一個黃色的奇跡。那麼大一座東西,身上竟都糊滿了金紙,看上去就像是黃金鑄成。整個塔閃著耀眼的金光,比從船上看顯得強烈多了。這金光仿佛把周圍的一切樓閣殿堂、一切人物樹木都化成了黃金色,這金光仿佛彌漫了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