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曆史評價(夏姬.結)(1 / 1)

《詩經》集中反映了周代的政治、曆史、宗教和民風,分為風、雅、頌,其中風便是當時各個國家的風土人情,也就是當地的民歌民俗。夏姬的老家鄭國民歌被稱為“鄭風”,共二十一首,基本上都是講述的男女之情,可見鄭國是一個浪漫多情的國度。然而後世衛道之士們大多把這些浪漫的愛情詩歌稱為“淫詩穢詞”,卻不想想他們的祖師爺孔老夫子曾經是多麼的喜歡這些詩歌。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孔子道:“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詩經》總共三百零五篇,而孔子是全部用來歌頌,可見孔子也對浪漫真情的愛情持讚賞態度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一定也是孔子曾經的夢想。

而且周朝離原始部落習俗的年代不遠,當時人們的想法和我們今天的想法差別也有本質的不同。《周禮》記載道:“中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家者會之”。可見那時達到生育年齡的男女想要不“淫樂”都不行,政府法令必須“淫樂”,目的在於多生育,添人口,原始狀態下人數的多寡直接決定了國力的強弱。

所以,我們現代人看當時的曆史,特別是讀到《左傳》裏麵隨處可見的什麼兒子娶老子的小老婆為妻的、娶喪夫的嬸、嫂為妻的、和兒媳婦發生超友誼關係的、兄弟姐妹之間做.愛做的事的、國王和大臣的妻子偷情的、庶母和兒輩孫輩上床的等等不一而足的男女情事的時候,往往會被震驚得無以言表。其實在當時的人們看來,這些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我們隻是少見多怪而已,老是拿今日的標準去衡量古人的腦容積不夠大。

因此,比上述典故稍晚出生的孔老夫子,其對夏姬的看法一定不可能和那些肆意歪曲儒學真意的變態之人一樣去詆毀這個曆經磨難終得真愛的女人。孔子對夏姬和巫臣之間的愛情,一定會是抱著理解、寬容並且感到欣慰的態度的。

夏姬的美和豔,被無數事實證明了是天下無敵的,但同時也給她帶來了長期被當權者玩弄的痛苦生活。那些因她而死的男人,其實一點也不冤枉,時至今日,一個男人要是敢娶一個絕色美女為妻的話,不僅僅是有被強戴綠帽子的可能性,還和春秋戰亂時期一樣麵臨著死無葬身之地的危險。

就象巫臣,一個真正癡情的男人,為了和夏姬的愛情,付出了滿門老小的代價,不過他的勇氣可嘉,而且算得上幸運,最終得到了他想要的女人,而從此後再無關於這二人的記錄來看,他和夏姬的愛情生活應該是美滿和幸福的。

這二人的浪漫愛情故事,比起現在任何一部所謂的愛情肥皂劇來說,絕對要晶瑩剔透、真實浪漫得多。

巫臣為了夏姬的棄家叛國之舉,令楚人震驚不已。最為氣憤的人就是子反,竟然蒙在巫臣的鼓裏十年之久!他強烈要求楚共王向晉國施加壓力,引渡巫臣。共王還算理智,他考慮到了方方麵麵,認為向晉國要回巫臣很可能是徒勞之舉,還很可能會使楚國處於更加被動的局麵。因此共王沒有答應子反的要求,在國際上也是盡量裝著什麼也沒有發生,來過冷處理。這樣又過了四五年時間,子反聯合曾與巫臣結怨的子重滅了巫臣的家族。子反大概是因為失去得到夏姬的機遇而亂了心智,對占有過夏姬的黑要家屬也不放過,把他家也一同滅了。子反等人的這次行動大概是殺了不少人。巫臣得知情況後,十分悲憤,就派人下書遣責他們濫殺無辜,並聲言報仇。於是巫臣兩次出使吳國,使晉吳兩國結戰略夥伴關係,又向吳國派出軍事教導團,“與其射禦,教吳乘車,教之戰陳,教之叛楚。”吳國從此成為楚國身邊的敵人,也從此軍事實力不斷增強,在此基礎上,數十年後又一個要報仇的楚國人伍子婿,率領吳軍長驅進入楚國,把首都郢都都攻破了,幾乎滅了楚國。由此看來,當年共王處理巫臣的問題是有眼光的。

中國古代的的愛情故事往往如此可歌可泣,但是受到宋儒泯滅人性的禮教束縛,流傳到今天的真性情的曆史愛情故事要麼被任意的歪曲詆毀,要麼早已消失在茫茫時間的河流之中了,但也無法掩蓋夏姬同誌“偉大”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