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習俗與禁忌(1 / 1)

當一道道晨曦劃破天際,一個個燈籠飛上屋簷,一幅幅對聯貼上牆壁,一件件新衣奔離衣櫃,一聲聲爆竹響徹天地,一片片雪花空中飛舞,一陣陣歡呼輕出紅日,一句句祝福口耳相傳的時候,我們知道,又過年了。

雖然我不太喜歡過年,但是伴著紛紛揚揚的雪花,側耳傾聽,新年的腳步聲近了。翹首東望,時光隧道中正姍姍走來一個寒冷卻十分溫暖的日子,我知道,這個年不得不過的坎。

過年起源於殷商時期兩周歲末祭神祭祖的活動,是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也是人們寄托親情的工具,可笑吧?我覺得可笑,本來過年也就該多笑笑。不過笑歸笑,春節的禮節和禁忌可不能開玩笑(要不然會被爹媽罵)。

民諺稱“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從這一天開始,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人們借助\\\"塵\\\"與\\\"陳\\\"的諧音表達除陳、除舊的意願。

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清嘉錄》卷十二更有明確記載:“臘將殘,擇憲書宜掃舍宇日,去庭戶塵穢。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塵埃’”。可見,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也是中華民族在漫長曆史中積累的在冬季講究衛生,預防疾病的傳統美德。

用一個欣欣向榮的明天迎接新年,是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意願,之後這幾天便開始置辦年貨,殺豬宰羊磨豆腐(但北方個別地方過年禁忌吃豆腐,因為豆腐太白,象征有白事),這一切準備妥當,然後高高興興,舉家滿載迎接新年。

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到了除夕,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這一天幾乎是漢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或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奉祀。

這一天與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迎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裏要舉行“跳鍾馗”、“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這夜的人們往往通宵達旦不睡覺,這叫“守歲”,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然後做等清晨(會不會太無聊?放屁,這是習俗)。

春節早晨,金雞報曉,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實則烏煙瘴氣,雲裏霧裏,恍如仙境,要的就是這感覺)。

春節俗稱過年,原名元旦,是漢民族最重要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主要的民俗活動便是拜年。隋代杜台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雲正朝,亦雲元朔。”“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正月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拜年一般從家裏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麵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便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這玩意來錢輕鬆)。

見到熟人朋友得拱手祝福,如今這拱手禮基本隻在過年時用,其實這拱手的禮節大有講究,牢記住,拱手是左手壓右手,此為報喜,右手壓左手,此為報喪。(別一進人家門讓別人給扇出來了)

平輩見麵拱手便好,晚輩見長輩不但要拱手,雙手的拇指還得彎曲,這表示作揖(俗稱:給跪了)。

其實喜喪隻在一念之間,大喜必悲,喜極反泣,之所以春節要討喜,便是要忘悲。之所以要延襲,實則因為這些傳統離我們越來越遠。不要舍棄好的傳統,才是為人之子,民族之後的任務。

尊重傳統,尊重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