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編輯:
你說要我們大夥兒就丈夫打鼾的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這真是太好了,就這個問題我簡直可以寫一部書,我這麼說,絕非誇張。9年來,我一直是在這打鼾聲中熬過我的不眠之夜的。如果我丈夫隻是單純地打鼾,那還能令人容忍,可他,簡直是在用喉嚨眼兒嘶叫,在呻吟,在令人毛骨悚然地怪笑,而且打一聲鼾便停下來長噓一口大氣。待天亮起床後,當我對他提及此事,他卻驚訝地說他根本不可能是這樣的,一定是我在做噩夢!多少年來我隻好白天再抽空睡一會兒。
加利福尼亞的一位婦女來信說:
如果我的丈夫也像別人一樣,隻以某種恒定的聲調和單一的節奏打鼾的話,我是完全可以忍受的。但是我的“約翰牛”,有時打著打著正常的鼾卻突然一下子就沒聲了!半天也上不來也下不去一口氣兒,天曉得他下一口氣兒還能不能喘過來!每逢這種時刻,我便不由自主地害怕起來,緊張地把心都提到嗓子眼兒,不知道是趕快去找個大夫還是立刻去把牧師請來,準備為他做最後的祈禱。
另外有些信是這樣傾訴妻子的苦惱的:
我的丈夫打了14年的呼嚕,其呼嚕之響,可以說是“驚天動地”!我每天夜裏睡覺的時候總是設法躲他遠遠的,盡量縮到床的一側去睡。可他,卻是個可愛的丈夫!很快就摸到我,擠到我這邊來了,然後又緊緊地抱住我,舒舒服服地在我耳邊打起了呼嚕,那可怕的鼾聲簡直把我的耳朵都要震聾了!於是我不得不忍耐著,等他睡熟後,悄悄地掙脫他的臂膀,跳下床來,繞到床的另一側去睡。但是,不一會兒,他又摸過來了。就這樣,每天晚上我都要圍著床鋪轉上十來個圈!折騰到天亮,我已經是疲憊不堪,暈頭轉向了。
“我丈夫不是一般地打鼾,那是一種從鼻孔裏、喉嚨眼兒、牙縫間、腮幫子邊兒同時發出的混合聲響。這還不夠,他還不斷地‘刹車’(打鼾時中途突然停頓),就這樣一直鬧騰到天亮。末了,我忍無可忍,終於死拉活拽地把他帶到一位耳鼻喉科專家那兒去了,希望醫生能夠治好他的毛病。”一位婦女來信這樣抱怨說,“然而你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那位專家是如何回答我的。他說:‘尊敬的夫人,您聽我說,如果我知道有任何治療打鼾的靈丹妙藥首先服用的是我!我是天下第一號的打鼾者,每逢我和我的妻子外出度假,我們得分睡兩房間,而且還得隔開一段距離……’瞧,這就是大夫開的處方!”讀到這裏,您一定會慨然長歎:“即使‘愛情是盲目的’,卻也沒有哪個妻子會認為自己丈夫所發出的這種聲音是美妙絕倫的!”且慢,您錯了,您大錯特錯了,親愛的讀者!在寄給艾比蓋爾的成千上萬封信中,也有女人這樣寫道:
我丈夫打鼾,而且打得相當有水平,但這有什麼!我也打鼾,他能忍受我的打鼾,我就為什麼不能忍受他的打鼾?再說,我愛他,因此當我聽著他的鼾聲睡覺時,我反而睡得更香甜,更踏實,更安穩,因為……至少,我能知道他這一夜是在什麼地方度過的!
後來,艾比蓋爾還收到了一些妻子對丈夫打鼾給予很高讚譽的信,其中有一封這樣傾訴說:“三年前我曾給你寫信抱怨過我的丈夫,萬分討厭他打鼾,但我現在卻要說:丈夫的鼾聲是人間最美妙的歌聲。不信,你可以隨便找個寡婦問問看!”
雖然敘說的是夫妻生活中一件頗為棘手的事情,然而通篇洋溢著濃濃的幽默氣息。幽默不一定非得諷刺,也可以如此溫馨,如此可愛。仔細體察那些敘說者的心態,可發覺均是放鬆型的,娓娓道來,似把重點放在講述如何之有趣上,而不是“我”如何之痛苦。即使是前部分所謂的抱怨,讀者留下印象的恐怕不是一個沉重的話題,而是一種輕鬆餘裕的心理狀態,打鼾反倒成為生活調劑品了,後部分對鼾聲的讚譽就不用說了。
捧腹之餘,想到:夫妻生活中即使是最麻煩的事,隻要有愛,有寬容的心態,那些麻煩也會變成類似於生活的調味劑。
巧妙化解夫妻的衝突
沒有一對夫妻是不吵架的。當愛的熱情讓家庭瑣事冷卻後,當愛的甜蜜讓柴米油鹽浸漬後,婚戀的雙方才發現曾經熟悉的愛人變得那麼陌生,於是摩擦出現了、矛盾產生了、鬥爭開始了。
夫妻之間不怕爭吵,適當的爭吵是情感的潤滑劑,沒有爭吵的婚姻平平淡淡,缺少生機;而爭吵頻繁的婚姻,卻累心費神。夫妻之間不怕熱戰,就怕冷戰,熱戰是因為心中還惦記著對方,冷戰就意味著愛已絕、心已死。
最新的一項調查表明,如果善用吵架“秘訣”,架吵得好,那麼吵架完全可以成為夫妻感情的催化劑,使他們的感情在經曆“衝突”之後,比以前更加穩固和堅實。
秘訣一:就事論事,不傷及無辜。一個簡單的爭執,很可能因你亂“開炮”而變得不可收拾,比如,他父母去年中秋沒有請你吃飯;他的死黨經常到你家騙吃騙喝……吵到最後,你撂下一句傷人的話: “我要是單身多好啊!”心理學家指出,絕對不要在吵架時牽扯出一大堆陳年舊事,不要攻擊對方的家人、朋友以及同事、老板,否則矛盾會進一步加劇。
秘訣二:以退為進,從控訴到溝通。男人通常是吃軟不吃硬的,因此,妻子和丈夫吵架藝術的“最高境界”在於,既不指著他的鼻子咆哮如雷,也不惡狠狠地跟他“約法三章”,而是“以柔克剛”。例如,在同學聚會上,你本想將丈夫介紹給自己的同學,但丈夫卻隻向他們簡單打了個招呼,就匆匆走了。遇到這種情況時,你可以平心靜氣地說一句“你怎麼走得那麼匆忙,本來是有很多關於你的話題要跟大家談的。”這要比怒不可遏地指責他對你的朋友太不禮貌好得多。
秘訣三:不要打消耗型冷戰。有一招雖然不是很高明,但是大家都喜歡用,那就是冷戰。吵架後,不接對方電話,故意“忘記”此前的約定,或者一氣之下搬到娘家、跑到外麵去住……冷戰成了一場賭博,賭的是耐心,看誰先選擇妥協,而輸掉的是感情。不要再猶豫要不要接聽你們吵架後他打來的第一個電話,除非你永遠都不想接聽他的電話,否則第一個電話和第五個電話有什麼區別?所以,在關鍵時刻給對方一個台階下,會馬上解決問題,令感情得到升華。
秘訣四:練就“軟抱怨”的神功。
首先,不作攻擊,說明自己的需要。“你從來不打電話給我,不管什麼節日都沒想到送我禮物,你心中隻有你自己!”這麼一開口,誰受得了?如果改成“我很希望能被你關心,但似乎在我們的關係裏總是我打電話問候你,也隻有我記得過節送你禮物。”那麼就能令其自我反省。
其次,不以偏概全,聚焦具體行為。“你總是說話不算話,從來不負責任!”這樣對他人的人格判“重刑”,誰會不生氣?不妨這樣說:“今晚說好一起吃飯,你卻讓我一個人等了很久。”
再次,情緒可以“光說不練”。絕大多數時候, “光說不練”不是聰明做法。然而在親密溝通中,應對自己的負麵情緒時,最高明的做法就是把情緒“說”出來,而不是“做”出來。也就是說,想方設法與對方討論自己的感受,卻不必真正付諸行動。用這種方式與對方相處,就如同向對方遞上了一封和解書。
此外,要想巧妙化解夫妻間的衝突,還可采用如下一些簡單有效的妙法。
轉移法。要與對方爭執時,去聽聽音樂、到外邊走走,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消減怒氣,但要注意不能遷怒於他人。
錄音法。誰先爭吵,誰就先按錄音機按鈕,將兩人爭吵的內容錄下,待情緒穩定後看看爭吵有無道理。
尋找對方優點法。從此相識、相戀到結婚,對方總有一些優點吸引著你。平時總結一下對方的好處、優點,用筆記下,等發怒時,看看這些內容。
發泄法。有氣不發出來會傷身,這時可找朋友訴說,或在沒人時找個枕頭摔摔以發泄怒氣,不能摔碗摔電視,否則要後悔的。
生活就是柴米油鹽、鍋碗瓢盆,所以有哪家的兩口子敢保證不起衝突呢?有了衝突不要緊,要緊的是能不能巧妙化解衝突,下麵這個故事中的妻子就很有辦法。
一位女士和丈夫吵架了,她就先給剛四歲的女兒削了一個大蘋果,然後親昵地坐到她身邊,假裝可憐兮兮地對她說:“寶貝,你爸爸欺負我!”女兒一聽,馬上從沙發上站起來,並走到爸爸身邊說:“你一個大男人欺負一個女人好意思嗎?”丈夫爭辯說:“你媽媽不講理。女兒生氣地說:“跟女人你還想講理呀?快點跟媽媽道歉去!”他被女兒逗樂了,主動去向妻子道歉。
牙齒與舌頭尚且碰撞,更何況兩個性格迥異的男女呢?雖然他們是為愛而牽手,但生活習慣、性格愛好、思維方式、文化修養等方麵存在的差異,必將在他們甜蜜的婚姻生活中,製造出不和諧音符。要想消除這些不和諧的音符,就需要相愛的雙方,在保留個性的同時,擴大交集,相互適應、相互諒解。
消除代溝,成為朋友
社會的變遷使得兩代人的觀念、行為與習慣有很大的差距。這種父母與子女之間,在價值觀念、道德認知、行為規範、生活方式與思想習慣等方麵的差距所形成的心理鴻溝,就是代溝。
要消除代溝,唯一辦法就是父母與孩子交朋友。事實上,現代家長都渴望與孩子交朋友,但往往事與願違。為何你和孩子成不了朋友?怎樣才能和孩子交朋友呢?下麵將為你提供一些方法。
第一,和孩子平等相處。要自覺放下家長權威的架子同他們談心,為他們排憂解難,使家庭內、父母與子女之間,形成民主、平等的氣氛和新型的親子關係。要尊重他們的發言權,不管他們的論點是否正確,想法是否單純。要尊重他們的判斷與選擇,然後再和顏悅色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最忌用自己的權威來壓製孩子。
第二,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孩子需要溝通交流,需要被肯定。他的貪玩是天性,他的莽撞和衝動,也是生理發展的必然。我們需要做的是,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規律,在了解和理解的基礎上去進行循循善誘的規勸,而不是暴風驟雨般的打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