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表揚和鼓勵孩子。鼓勵經常是使子女改正缺點的最佳方法。不一定隻在子女有優點時才能鼓勵。例如,對於一個成績上老是最後一名的小孩,父親不是批評他。而是對他說: “孩子,爸爸實在很為你驕傲,你雖然這次沒考好,卻能堅持每天準時上學。”受到鼓勵的小孩往往會感激父母,以更多的良好表現來獲得父母的欣賞與認同。
第四,讓孩子了解父母的苦惱。父母也不妨適當地向子女敞開心扉,談談自己的心裏話,讓孩子理解你的心情,也請他幫助自己想想辦法,出出主意,共同商量解決的辦法。這樣子女逐漸就會成為自己的朋友了。
第五,教育態度要溫和孩子的目尊心很強,他們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溫和的態度,諄諄教導的方式,可以增加他們對你的信任感,這樣他們也就容易接受善意的勸導。不能用粗暴的訓斥、輕蔑的態度、諷刺的語言、過多的禁止與批評等教育孩子,這些都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們產生不信任、不合作的逆反心理。
第六,從愛好切入。要做到這一點,需從日常小事做起,如經常抽空與孩子交談,陪同孩子參加活動,如買書、體育鍛煉、聽音樂、看電影等,增加與孩子接觸的時間,拉近彼此的距離,增進相互了解,促使孩子健康成長。
第七,用心靈去接近。孩子為什麼不樂意跟自己父母說心裏話?那是因為他們覺得上一輩的人一定不會理解自己的處境和心情。所以,作為父母,應多學點時尚的東西,增加點年輕人的活力,時不時也能冒出像“分特”、 “東東”、“I服了You”這樣的青春專用語,讓孩子眼前一亮。從言行上有認同感之後,孩子們自然願意把自己不開心、不理解的事情跟父母說。
第八,從小培養溝通習慣。很多父母和子女不知道彼此的優點,那麼不妨和孩子互相找優點。讓孩子寫下你的優點,如有愛心、善於理解別人、工作努力、興趣廣泛等。你寫下孩子的優點,如聰明、勤奮、有正義感等。這種辦法能很好地促進親子間相互了解,進而成為朋友。
與孩子交友要根據孩子的年齡、性格、性別等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方法。
從年齡上說,小學生思想單純、幼稚,大人如能用一些生動、形象的語言,用設問、比喻、講故事的方法和他們談心,孩子是容易接受的。而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他們不再事事依賴父母,開始有了要獨立的願望。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談心交友,就不能嘮嘮叨叨,而應充分理解和尊重他們,遇事要鼓勵他們勇於做出自己的選擇,敢於承擔責任。
從性格上說,內向的孩子往往少言寡語,不願與別人來往,比較敏感且易受傷。父母和這樣的孩子談心,要在他們心情愉快時進行,且應注意多鼓勵、少批評。平時應多細心觀察他們的心情變化,有了成績及時表揚,遇到挫折則應及時給予幫助。批評其過錯時語氣要盡量委婉,切不可挖苦、諷刺。性格外向的孩子喜歡直截了當的批評和要求,同這樣的孩子談心要態度明確、語言簡練。做父母的要允許他們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
從性別上說,男孩子一般較寬厚、直爽,心裏有話喜歡坦誠地講出來;女孩子愛麵子、害羞、感情細膩,於是想得比較多,心裏話一般不輕易對別人講,這就要求做家長的要因人而異,根據孩子的特點,采用適當的方法,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總之,父母要能和孩子一起體驗成長中的酸甜苦辣。父母好比是園丁,孩子好比是花草樹木,園丁必須有愛心、耐心、信心,才能把花草樹木栽得很好。孩子的才智每天在增長,而當今社會環境的變遷日新月異,為人父母必須不斷學習與孩子相處時的態度及技巧,須調整自己的觀念與行為,不斷地自我成長。跟子女成為好朋友,同他們一起成長,才是成功的父母。
學會與保姆和諧相處
隨著工作和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一些市民很難或不願再承擔家務勞作,於是請保姆進家門已不再少見。但是,家庭——這個私人空間突然加入一個陌生人,慣有的協調被打破之後,處理與保姆之間的關係便成了必須考慮和麵對的事情。那麼,到底怎樣和保姆和諧相處呢?
要處理好和保姆的關係,與保姆和諧相處,雇主要做到以下“五大注意”。
第一,要明確權責。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保姆到雇主家中服務,就像到單位上班一樣,這是她的工作。在保姆第一次登門時,雇主要明確地告訴保姆什麼該做,包括做飯、保潔、洗衣等,什麼不該做,包括哪間房不要進、哪些貴重東西不要碰等。
對保姆提要求隻要簡單明確就好,特別是剛來的時候,把所有的要求一定要說得清清楚楚,實在不行就寫在紙上,做得不對的地方,一定要明確指出來。有的雇主急於和保姆“親如一家”,第一次見麵就家長裏短地“掏心窩”,這樣反而不利於長期相處。
第二,要尊重保姆。有的雇主把保姆請回家之後,就認為保姆是自己的仆人,於是耀武揚威地指手畫腳,傷害了保姆的自尊心,自然難以與保姆相處。因此,對待保姆要平等友好,特別是給予保姆充分的尊重。對保姆的工作有什麼建議和意見,比如飯菜的味道、衣服的折疊等,雇主應當直接和保姆進行交流,而不要通過中介公司或者介紹人從中間“遞話”,更不要在保姆麵前指桑罵槐地嘮叨,這樣會使本來很小的矛盾變成較大的怨恨。
第三,要體諒保姆。“民以食為天”,保姆背井離鄉出來做工,無非也是混口飯吃。在吃的方麵,不要太計較,自己吃什麼,也應給保姆吃什麼。曾發生過保姆打1 10報警的情況,就是因為雇主平時對保姆不好,不讓保姆吃飽,早餐隻讓吃四個餃子。保姆逢人就說,自己和雇主的關係搞得很僵。後來保姆提出要走,進而引來了一場紛爭。
第四,要寬嚴結合。保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對城市生活缺乏了解,缺少一些生活常識,缺乏合同觀念和較強的勞動紀律觀念。因此,雇主在安排其所承擔的工作時應有個漸進的過程,期望值不要太高,應多站在保姆的角度想想他們的困難,幫助其提高工作能力。保姆平常做事難免有些磕磕碰碰的,雇主不要斤斤計較。比如保姆一不小心摔碎了一隻碗,雇主就跟著嘀咕兩句,這樣時間長了,保姆肯定不想再和雇主相處下去了。
但有時候隨著相互了解的加深,有的保姆就逐漸開始“欺熟”了,比如做飯也不準時了,洗衣服也馬虎了。為避免這種情況出現,雇主對待保姆還是要適當嚴格一些。
第五,要多留個心眼。尊重保姆的人格,關心保姆的生活,不等於就可以對保姆完全放心。平時要多留意:保姆買菜會不會克扣菜錢,中飽私囊;家裏沒人時,保姆會如何對待小孩和老人,會不會偷懶;保姆會不會在熟悉雇主家裏環境後,趁無人之時進行洗劫。當然,也要注意長相不錯的保姆會不會與男雇主產生曖昧關係。
不管怎麼說,對待保姆要多留個心眼,一旦保姆有出問題的苗頭,要及時提出和解決,以免積重難返,局麵失控。如果保姆做得好,可以及時表揚,有條件的話,逢年過節可以給點獎金或送點小禮物,但不要輕易許諾而不履行;如果保姆做錯了事,該批評的就批評,不能姑息放任。
另外,在跟保姆相處上還有很多禁忌,違反了這些,很可能會使本來合格的保姆變成不合格的保姆。以下是與保姆相處的“六大禁忌”。
禁忌一:過多與保姆話家常。跟保姆適當地交流沒問題,人與人之間本來也需要交流,但切忌聊得高興起來就說個沒完,對保姆推心置腹無所不談。聊多了,一來耽誤工作,二來距離過近就不利於管理了。例如,有一個老太太,開始的時候常和保姆一起在廚房幹活話家常。後來,保姆沒事就去找她聊天,甚至有鄰居來串門的時候,保姆也會放下手頭的工作興致勃勃地跑去插話。這時候不管老太太多麼婉轉地提醒她先去工作,她都會很不高興。
禁忌二:盲目相信溝通的力量。在遇到真正的問題以前,很多人總以為自己有超強的溝通能力,一定能感化出優秀敬業的好保姆。別人家保姆不合適,都是因為他們不擅長溝通,不會管理,沒有“將心比心”。
其實有的問題可以通過溝通來解決,有的問題就不行。比如做飯做得不合口味,電器不會用,可以通過溝通來解決。隻要你有足夠的耐心,保姆一般都能掌握要領。而擦完的地板上麵還有一堆大腳印,一天到晚說別的保姆如何高工資,不會做的不肯學,會做的不肯做,這就是基本的職業態度問題了。對於這樣的保姆,還是趕緊換掉的好!
禁忌三:過分相信鼓勵的力量。對保姆適當地鼓勵是應該的,但不能一味地鼓勵,做得不好也大聲叫好。這樣保姆不會越做越好,隻會覺得你要求低,可以適當再省點事。例如,一位女教授在科研單位工作,總是用對待研究生的方式對待保姆。保姆的蛋羹明明蒸得不好,她仍然熱情地鼓勵保姆說: “蒸得真好!再接再厲!”結果保姆蒸蛋羹時越來越不認真。等到保姆的蛋羹蒸得完全不能吃時,女教授向她提出意見,保姆就很不服氣,一副“你這就是在找茬”的表情。
禁忌四:不問原因就發火。保姆難免會做些讓你不滿意的事,不要馬上就大發雷霆,而要先問清楚事情的起因,並先問問自己有沒有交代清楚?還有一點很重要,即使你和保姆起了衝突,也一定不要在眾人麵前發泄,以免保姆麵子上過不去。當然,最好還是用冷靜理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禁忌五:慣壞保姆再發飆。有一句俗語叫做做人要先小人後君子。但很多人總是反其道而行之,先是客客氣氣的,容忍保姆一切不如意之麵提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建議六:給保姆一些小恩小惠。保姆在一起時也會家長裏短地聊天,什麼這家幫她買新衣服了,那家給過節的紅包了。如果自家保姆除了工錢一無所有,心裏難免不平衡。要抓住這個心理,時不時給保姆來點小恩小惠,比如給她買個電話卡,或者換季時給她買一身好看的衣服,逢年過節給她封個紅包,有時整理衣櫃時把一些不能穿的衣服送給她……這樣一來,開銷是大了,但仔細想想,人心都是肉長的,我們對保姆好一點,保姆心裏就會充滿感激,一心一意、盡心盡力地把家務做好,這樣我們就會省不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