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3 / 3)

在遇到這樣的人時,也不要反感他。我們可以這樣想,有人肯分享你豐收的喜悅,不管他們究竟懷著什麼樣的心態,都應該歡迎,畢竟一份快樂分享一下,就會變成大大的兩份快樂。犧牲了一點點東西,卻成全了那些人的業績欲,慢慢地,他自然會學會一些自尊、自愛的人格品質。能夠感化、升華一個人的修養,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讀別人,其實就是在通過別人這樣一本書在讀自己。在讀到真善美的同時,也會讀到那潛藏在背後的偽善、醜惡、狡詐……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清楚的知道自身有哪些不足,哪裏需要改進。

因此,在讀人的時候,一定要學會用寬容、大度的心態去讀,也隻有這樣,才能讀到一些對自己有用的東西,才能讀出歡樂、幸福、高尚,而不是那些隻能在陰暗的角落裏生根發芽的仇恨之流。

心境寬廣,包容做人

包容是理解和尊重的體現,是修養和美德的象征,代表著關心,蘊含著信任。它不僅能夠感化別人,同時也會為自己贏得廣闊的空間。

有一位部門經理,在一次外出時,手提包被盜,裏麵除了常用的錢物外,還有公司的公章。當她又內疚又擔心地站在總經理麵前講完所發生的事情後,總經理笑著說:“我再送你一隻手袋好嗎?你前段時間的工作一直非常出色,公司早就想對你有所表示,但一直沒有機會,現在機會終於來了。”

那位沒有暴跳如雷的總經理,用包容的態度處理了這件事,使部門經理心懷感激,後來任憑其他公司有多麼優厚的待遇聘請她,她都不為之所動。這就是包容的力量。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總會遇到曲曲折折、坎坎坷坷。燦爛的陽光下,也有陰暗的角落;和風日麗的天空,也會有烏雲飄來的時候;巨輪航行在大海上,經常會遇到狂風惡浪的挑戰;車輛奔馳在大地上,經常有高山大河的阻礙;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或善解人意,知書達理;或心胸狹窄、蠻不講理;或憤世嫉俗、感情用事;或包容大度、冷靜沉著。

包容是一種博大的胸懷,是一種崇高的美德。

公共汽車上人多,一位女士無意間踩疼了一位男士的腳,便趕緊紅著臉道歉說:“對不起,踩著您了。”不料男士笑了笑:“不不,應該由我來說對不起,我的腳長得也太不苗條了。”哄的一聲,車廂裏立刻響起了一片笑聲,顯然,這是對優雅風趣的男士的讚美。而且,身臨其境的人們也不會懷疑,這美麗的包容將會給女士留下一個永遠難忘的美好印象。

一位女士不小心摔倒在一家整潔的鋪著木板的商店裏,手中的奶油蛋糕弄髒了商店的地板,便歉意地向老板笑笑,不料老板卻說:“真對不起,我代表我們的地板向您致歉,它太喜歡吃您的蛋糕了!”於是女士笑了,笑得挺燦爛。而且,既然老板的熱心打動了她,她也就立刻下決心“投桃報李”,買了好幾樣東西後才離開了這裏。

這就是包容——它甜美、溫馨、親切!包容不僅給別人帶來了快樂,也為自己贏得了更廣闊的空間。

包容本身也是一種溝通、一種美德。假如生活中,我們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或自己身邊的人做錯了什麼,千萬不要生氣憤怒,而應學會包容。生氣憤怒是人類最壞的毛病之一,它是在用別人的過錯懲罰自己,是一種徒勞的、於己於人無益的活動。

然而,要想做到包容並不容易,需要有廣闊的胸襟。當你的真誠被視作幼稚,你的勇敢被視作魯莽,你的靈活被視作滑頭,你的讓步被視作軟弱,你的慎重被視作保守,你的讚美被視作諷刺……你怎麼辦?淒淒慘慘地躲起來哭?哭不能改變別人的看法,傷心的還是自己;喋喋不休地為自己申辯?那隻能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笑料;羞羞答答地按照別人的看法來改變自己?那更會使自己失去自信,失去自我。在沒有被理解的地方,會激發出自尊的力量。不要乞求理解。不求理解,你就沒有不被理解的煩惱;不求理解,你才有更加坦蕩的胸懷和義無反顧的勇氣。隻有學會包容,能夠容納不同的意見,讓風和雨交織在一起,才能看到美麗的彩虹;讓愛和恨纏繞在一起,才懂得真情的可貴;把讚美和批評留在心底,才能夠塑造完整的自我,保持自己的良好品性。

包容是解決問題的最好途徑。待到你的勇敢戰勝了一個個困難,你的慎重一再避免了失誤,你的真情融化了別人心頭的堅冰,你的靈活使我們化險為夷、轉危為安,你的讓步給雙方帶來了廣闊的天地,你的讚美得到了公眾一致認可,人們便會更加理解你、信任你。

人與人之間需要包容、需要理解。包容是催化劑,可以消除隔閡,減少誤會,化解矛盾;包容是潤滑劑,能調節關係,減少摩擦,避免碰撞;包容是清新劑,會令人感到舒適,感到溫馨,感到自信,感到世界的美。

人需要包容,一個國家的進步也需要包容。在中國的曆史上,包容是有目共睹的。黨的曆史上,中國共產黨為了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戰勝強大的敵人,先後多次和自己的對手——國民黨攜手,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北伐戰爭和抗日戰爭,並最終推翻了封建社會,趕走了帝國主義,建設了新中國。在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中,中國共產黨與其他黨派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共創美好未來。中國成功地收回了香港和澳門,並保持了繁榮和穩定,是因為實行了“一國兩製”的創舉。在愛國主義的大旗下,容納很多非社會主義的內容。

對別人包容不是縱容,不是沒有原則,不是因為心慈手軟才網開一麵。對自己包容,不是放縱自己的欲望,不是嬌慣自己的任性,不是得過且過放任自流毫無追求。包容,就像熬湯,隻有火候合適,掌握好度,就可以使尷尬的局麵變得輕鬆,使迷途的浪子痛改前非,使事業多一分從容,使生活多一分美好。

一個微笑、一個擁抱往往是包容的肢體語言,但包容在更深層次上,是一種心態、一種價值觀、一種理念。

包容是一種胸懷,宰相肚裏能撐船說的就是包容。一個有著博大胸懷的人,不會斤斤計較個人得失,不會為生活工作中的小摩擦而耿耿於懷,不會為世間繁雜的恩怨是非糾纏不清。泰山不辭杯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擇細流,方能成其大。一個善良、樂觀、博愛的人,總是會保持一種謙遜和豁達,他懂得“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他能夠理解他人,他能夠善待人和事,他會把自己與周圍的人和事協調地統一起來,從而達到契合,於是這種心態和胸懷或者說是品格,造就了一個眾人敬仰的形象,造就了一番不朽的事業。

包容是一種智慧。包容別人就是善待自己,包容自己就是善待生命。包容了別人不但給了他們新的機會,也取得了信任和尊敬,能夠與他人和睦相處。包容自己,不要把暫時的成敗放在心上,不要因為一時的人生低穀而改變自己努力的方向。他明白,人情冷暖、功名利祿,不過是人生中毫無重要意義的附屬,就像一棵樹,隻有不斷削去旁枝末葉,才能夠專心長主幹,才能夠成才。

包容,是一種特殊的智慧,它是一種灑脫、一種超然、一種豁達,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之所以能夠看開世事紛擾,是因為他看得更高、更遠。一個有著包容之心的人,即使在陰雲密布的天氣,也會看到陽光燦爛的笑容;即使在漆黑的夜裏,也知道光明就要來到;即使北風凜冽,他的心也是暖的。

包容是一種力量。它使人清醒,使人明智,使人坦然,使人明辨是非。它可以讓人著眼於一生一世,而不是一時一事。包容使軟弱的人覺得整個世界都是自己的支點,使堅強的人覺得這個世界永遠有溫柔的港灣。沙漠中,包容就是綠洲;懸崖上,包容就是繩梯;絕望時,包容就是新的希望,新的力量。

包容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麵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風雲突變的世界,一個人必須有寬闊的胸襟,才能保持良好的競爭狀態,褊狹和嫉妒隻能使得自己的路越走越窄,最終走投無路。

有容乃大,是時代最珍貴的人性品格,是時代成功者必須鍛造的一種人性。包容是以遼闊的胸襟容納各種智慧,是輝映創造性的文化品格。包容是一種與人相處的素質,一種時代崇尚的品德,更是吸納他人長處,充實自我,創造自我價值的良好思維品質。

利比裏亞的女總統瑟利夫,在未當上總統之前,由於政變等原因,曾經三次流亡幾內亞。每一次走在流亡的路上,她都在想,有朝一日必將卷土重來,搞垮她的政敵,使曾經讓她飽嚐艱辛的人也嚐一嚐顛沛流離的滋味。但一次不平凡的經曆改變了她的想法。

那是13年前的事情了。那一天,當她帶著她的隨從靠近一個村落的時候,突然從一棵大村後響起槍聲。訓練有素的貼身護衛維撒猛地把她撲倒,她獲救了,但這顆罪惡的子彈奪去了維撒年輕的生命。後來她才知道,開槍的是維撒的鄰居,一個叫阿撒的小夥子。阿撒被她的對手收買,一直在伺機暗殺她。13年後,瑟利夫再次來到這個村莊,竟然發現維撒的媽媽去給阿撒的媽媽送糧食。她問維撒的媽媽為何要這樣做,維撒的媽媽回答:“阿撒逃走後,13年來杳無音信,阿撒獨身的媽媽窮困潦倒,現在又病了,家裏揭不開鍋……”瑟利夫不禁提醒這位善良的老媽媽:“他們不是我們的敵人嗎?”老媽媽的回答再次讓她吃驚:“那都過去了,以怨報怨,隻能增加更多的怨恨。”

那一刻,她被震撼了。老媽媽的話,深深地教育了她——以仇恨麵對仇恨,對立的雙方將永遠無法擺脫仇恨。飽經戰亂的利比裏亞需要的不是仇恨,更不是戰爭,它需要的是寬恕!隻有寬恕才能化解矛盾,隻有寬恕才能消除隔閡,隻有寬恕才能獲得理解,也隻有寬恕才能贏得支持。

從那以後,瑟利夫不但以寬恕的心態來麵對過去的對手,而且號召人民忘掉仇恨,以包容、和解治愈曆史的創傷。瑟利夫的舉動,贏得了利比裏亞人民的理解和支持,並通過選舉把她推上了總統寶座,使她成為非洲曆史上第一位民選女總統。

瑟利夫正是憑借著對別人的包容,贏得了利比裏亞人民的理解和支持,最終成為一位有名的女總統。

包容是一種博大的胸襟,在處事中對不同的觀點或行為,要予以理解和包容。寬恕別人一時的過失,這樣既能激勵和感化對方,同時還能給自己帶來一片廣闊的天空。

胸懷寬廣,遠離是非

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總會有一些摩擦。如果把這些瑣事當是非的話,你就會有生不完的氣。可能有時候別人的一句無心之語,卻被你當成了挑刺、找碴,結果一頭栽入了是非的泥潭中。還有的時候,確實是他人有心傷害你,但你的反擊卻產生了“越描越黑”的效果,事情沒澄清,卻惹來一肚子氣。其實在一些非原則性的是是非非麵前,我們無須去計較什麼,心胸開闊一點,時間自然會替我們證明。

邁克爾?喬丹這位球藝精湛的著名球星,也是一位胸懷寬廣、欣賞自己的對手並善於向競爭對手學習的人。

很多年前的一場NBA決賽中,NBA中的另一位新秀皮蓬獨得33分,超過喬丹3分,成為公牛隊中比賽得分首次超過喬丹的球員。比賽結束後,喬丹與皮蓬緊緊擁抱,兩人淚光閃閃。

其實在開始的時候,由於皮蓬是公牛隊中最有希望超越喬丹的新秀,他便時常流露出一種對喬丹的不屑神情,還經常說喬丹在某方麵不如自己,自己一定會推翻喬丹在公牛隊的首席位置這一類話。但喬丹卻沒有把皮蓬當作潛在的威脅而排擠皮蓬,而是以欣賞的態度處處對皮蓬加以鼓勵。

有一次,喬丹對皮蓬說:“我倆的三分球誰投得好?”皮蓬有點心不在焉地回答:“你明知故問什麼,當然是你。”因為那時喬丹的三分球成功率是28.6%,而皮蓬是26.4%。但喬丹卻微笑著說:“不,是你!你投三分球的動作規範、自然,很有天賦,以後一定會投得更好,而我投三分球還有很多弱點。”並且還對他說,“我扣籃多用右手,習慣地用左手幫一下,而你,左右都行。”這一細節連皮蓬都不知道,他深深地被喬丹的真誠所感動。

從那以後,皮蓬不再把喬丹當成對手,兩人彼此欣賞對方,相互學習成了最好的朋友。喬丹不僅以球藝,更以他那坦然無私的廣闊胸襟,贏得了所有人的擁護和尊重,包括他的對手。

與人相處,常會產生一些小矛盾。千萬不要做一個小肚雞腸、神經過敏的人,否則你就會閑氣纏身,是非不斷,一個心胸狹窄的人在社會上是永遠吃不開的。而心胸開闊者從不糾纏於小事,凡事不過分苛求,所以每每能夠成就大業。

宋朝的呂蒙正,不喜歡與人斤斤計較,他剛任宰相時,有一位官員在簾子後麵指著他對別人說:“這個無名小子也配當宰相嗎?”呂蒙正假裝沒聽見,大步走了過去。其他參政為他忿忿不平,準備去查問是什麼人敢如此膽大包天,呂蒙正知道後,急忙阻止了他們。

散朝後,那些參政還感到不滿,後悔剛才沒有找出那個人。呂蒙正對他們說:“如果知道了他的姓名,那麼就一輩子也忘不掉。這樣的話,耿耿於懷,多麼不好啊!所以千萬不要去查問此人姓甚名誰。其實,不知道他是誰,對我並沒有什麼損失呀。”當時的人都佩服他氣量大。

誰人背後沒人說,誰人背後不說人?別人說你兩句,就讓他說吧,隻要無傷筋骨。非要和別人較勁,不是給自己找難受嗎?呂蒙正身為一朝宰相,犯不著啊。

做人是這樣,做事情也是這樣。

不過分吹毛求疵、凡事皆留有回旋的餘地,對微末枝節的小事不妨姑且放過,這乃是大部分中國人的處事為人的信條。

生活中,我們有時會被人汙蔑,名譽遭人詆毀,這時你也不必太過煩惱,我們不能每時每事都讓人相信我們的清白,這時何不心胸開闊點呢?不要讓是非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反正假的永遠也真不了!

日本的白隱禪師是一位修行有道的高僧。有一對夫婦,在白隱禪師住處附近開了一家水產店,他們有一個漂亮的女兒。無意間,夫婦倆發現女兒的肚子無緣無故地大起來。這種見不得人的事,使得她的父母震怒異常!在父母的一再逼問下,她終於吞吞吐吐地說出“白隱”兩個字。

這對夫妻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隱理論,白隱靜靜地聽完了對方的辱罵,隻淡淡地應道:“就是這樣嗎?”可事情並沒有完,等那姑娘肚中的孩子降生後,姑娘的父母竟毫不猶豫地將嬰兒送給了白隱。這著實是一件讓白隱禪師難堪的事,“一位出家的和尚,竟與民女通奸,還生了孩子,出的是哪門子的家”,街談巷議不絕於耳。

這位白隱禪師盡管名譽掃地,但並不介意,他沒有任何辯解,隻是認真、細心地照顧著孩子——他向鄰居乞求嬰兒所需的奶水,買來其他嬰兒用品,雖不免橫遭白眼,或是冷嘲熱諷,但他總是處之泰然,仿佛他是受人之托撫養別人的孩子一般,他隻想讓那個孩子一天天健康、快樂地成長。

一年後,那位沒有結婚的媽媽感到良心不安,終於不忍心再欺瞞下去了,她老老實實向父母吐露了真情:孩子的生父是在魚市工作的一名青年。於是姑娘的父母羞愧萬分地去跟白隱禪師賠禮道歉,並抱回孩子。

白隱仍然是淡然如水,在交回孩子時仍然隻是輕輕說道:“就是這樣嗎?”

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別人誤會和指責,如果你事事都去解釋或還擊,往往會使事情越鬧越大。不妨向白隱學習學習,把心胸放寬一些,沒有必要去理會,難得糊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往往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人人都想躲是非。但如果你對人對事總是小肚雞腸,那你就是在招惹是非了!不要總為一些無關痛癢的小事動氣,那樣真的很不值得!心胸開闊點,離閑氣就遠一點,人活著不就是圖個開心嗎?

不必計較別人的評價

我們不要因為別人的評價而改變自我。因為那些對你指手畫腳的人,其實四根手指頭正指著自己,惶惑的不知道他們遵從的規則是什麼。貝多芬學拉小提琴時,技術並不高明,他寧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做技巧上的改善,他的老師評價他說:你絕不是個當作曲家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