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請教的這個前輩姓蔣,是一個HRVP,他所在的公司也有近萬人。當我把情況在電話裏跟蔣總說明後,蔣總做了三種情況的分析。第一,汪伊的職位,可能是從經理做上來的,所以薪資沒有對應市場價(這一點在很多公司都經常遇到,內部培養提拔的人,薪資往往趕不上從外麵聘請的職業經理人);第二,汪伊跟隨領導過去這家公司的時候,可能由於仗義或者意氣,對薪資沒有提什麼要求,而現在的公司,當時主要想聘請汪伊的領導而不是汪伊,說白了,汪伊就好比一個陪嫁品一樣,被現在的公司廉價接受了;第三,汪伊的薪資不高,但年底會拿到不菲的獎金紅包。聽完蔣總的分析,我受益頗多,專家就是專家啊。
結合蔣總的分析,加上之前了解的一些情況,我很快就排除了第一和第三種可能。因為李立明告訴我,汪伊入職現在這家公司的時候,職位就是人力資源總監。另外,盡管公司規模很大,也很有錢,但每到年底發獎金發紅包的時候,往往都隻有那些業務部門,而沒有後勤職能部門的份兒,即便有也頂多發個一兩萬的紅包,為此汪伊還跟同事抱怨過。
這樣看來,就隻有第二種情況了。如果時光倒退到6年前,汪伊的月薪是2萬左右,那麼都過去6年了,還維持在2萬的水平肯定也是說不過去的。就算汪伊自己不計較,依照公司每年10%的正常調薪,也可以達到4萬左右了,這真的很奇怪。於是我又找機會跟李立明套了套話,終於解開了關於汪伊薪資的疑惑。
原來,汪伊的那個老領導,是以合夥人的身份與另外3個人一起創辦了現在的公司。換句話說,當時這家公司屬於初創期。所以汪伊也不好意思按照市場價來要求自己的薪資,很大程度上屬於幫忙性質。汪伊是一個非常感恩重情義的人,當初老領導給予過她很多幫助,所以,現在老領導創業,她自然要好好支持報答一番。另外一方麵,初創型公司也的確沒有太多錢,所以也給不了汪伊太高的薪資。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司慢慢發展壯大,按理說這個時候汪伊的薪資應該漲起來了吧,但結果還是沒怎麼漲。原因是什麼呢?原來公司費了很大的勁幫汪伊的孩子進了重點中學,幫汪伊的老公免費出國遊學,這些都讓汪伊感念於心,所以每每提及漲薪的時候,她都隻是給自己象征性的漲一點兒。她覺得公司已經待自己不薄,自己沒有理由去要求太多。當李立明告訴我公司為汪伊做的這些的時候,我就得出了上述的結論。
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是不想把汪伊挖走的。一方麵,她現在工作得很開心;另一方麵,她那麼感恩的一個人,我不忍心。就當我有些動搖的時候,一封郵件讓我更加糾結起來。
因為我經常錄製職場類電視節目,以及在多家網站開設職場專欄的原因,經常會收到求職者各式各樣問題谘詢的郵件。這一次我收到的是一個今年剛35歲,但已經是人力資源總監的求職者的來信。他在郵件裏說自己想跳槽,一是對薪資不滿意,他現在的年薪是40萬,他希望漲到45萬,但公司沒有同意;二是他覺得目前供職的公司工作氛圍不好;三是他可能會被派到外地去工作1年,而他極其不情願。他現在在外麵接觸了一家新公司,薪資可以給到45萬,但那家公司規模不如現在這家公司,業務方麵也有些變化。他問我,麵對現在的情況,他該如何選擇?看到這封郵件,我有些感慨:人家35歲都已經年薪40萬了,而汪伊這麼資深的人,年薪也不過25萬左右,這情何以堪?
我覺得這個求職者的問題讓汪伊來回答可能更加靠譜,於是我就把郵件轉發給了汪伊,希望請她幫忙給出意見和建議。說來也巧,隨後幾天我陸續收到了好幾封類似的郵件,我都直接轉發給汪伊了,但汪伊卻沒有回複我。
一個星期後,我收到了汪伊的短信:有空一起吃個飯。
我心裏很清楚,汪伊動心了。
我們隨即約了第二天晚上一起吃飯。
寒暄過後就切入了正題。
“劉佳,你發那些郵件給我,是別有用心吧!”汪伊說道。
“汪總言重了,我哪有什麼用心?就是真心的想請教您。”
“你不說實話那我就走了啊。”汪伊很嚴肅地說道。
“OK,汪總,我就是想讓您自己對比一下人力資源總監的市場價而已。我知道您是一個感恩的人,所以我自己也很糾結,不知道該如何說起。”
“你了解我嗎?”汪伊問道。
我把我打聽了解到的所有關於她的事情說了一遍。
“你了解到這麼多,這讓我有些驚訝,因為有一些事情看似表麵,你卻了解得更深入。也難為你還去請教前輩來分析我,哈哈。”
“汪總,我知道您是因為心懷感恩才放棄了一些原本就屬於自己的權益,但是你想過沒有,你放棄的那些東西,對於公司而言可能微不足道,但對你而言可能就意義重大了。我隻是想說明一點,感恩有很多種辦法,不見得總是用這種方式。這就好比一個姑娘,為了報恩就一定要嫁給那個男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