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話雖不錯,但我也不想讓公司覺得我是個見利忘義之人啊。”汪伊說道。

“您選擇更加合適的職業機會,選擇更好的平台,選擇更高的薪資就叫見利忘義了嗎?如果都按照您這個邏輯,那這個世界就沒有人跳槽了。”

“我不覺得這是更合適的職業機會,也沒有覺得是更好的平台,隻是薪資的確要比我現在的高很多。”

“既然汪總這麼認為,那我就一一給您說清楚。首先,貴公司這兩年業績一直不是很理想,所以你們才加大力度招聘市場拓展的中高管,想以此來扭轉局麵。其次,您身體不是很好,但公司卻還經常安排您出差,這一點我覺得您還要多注意,我的這家客戶,幾乎不會要求您出差,隻需要您坐鎮指揮即可。第三,這家客戶,目前已經融資5000萬美金,平台也好,發展也好,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第四,也是最後一點才是薪資,但也無需多說。”

“我的公司對我有恩,而我為了個人更好的發展選擇離開,這就是忘恩負義啊。”汪伊還是有著顧慮。其實說心裏話,她有這樣的想法太正常了,我完全可以理解,但我們的溝通都到這個份上了,那我索性就把話說開吧。

“您一會兒說見利忘義,一會兒說忘恩負義,其實根本就沒有這麼嚴重。您是做人事工作的,這些年也肯定閱人無數,那您回憶一下,到貴公司應聘的候選人,難道都是因為跟上一家公司有仇有怨才離開的嗎?這其中一定還有不少跟公司關係可能很不錯,但為了自己更好的發展而選擇離開的。您的糾結就在於公司對您有恩,所以您不想甚至不敢有離開的念頭,您生怕這個舉動遭來非議。但是我剛才也說了,報恩的方式有很多,難道就非得委屈著自己才算報恩嗎?另外,您是公司的總監,也是公司的員工,公司幫員工的忙,某種程度上講也合情合理。貴公司本身就是做境外旅遊的,幫助您老公免費出國遊學一次,這應該算是小事一樁,估計也沒有多少成本。可能公司都不在乎,而您卻一直當回事。”

“其實,我也不是聖人,我也有我的考慮。你說的這些我都明白,甚至比你的體會還深刻,但我就是邁不過心裏的坎。我也跟你說點目前的情況,公司這兩年的招聘量沒有以前那麼大了,所以我的工作也沒有完全飽和,沒有太多發揮的地方。於是公司又讓我兼任業務督導,所以才經常派我出差。”汪伊這麼一說,我覺得她其實也有些想法,隻是沒有人給她點破。

“汪總,如果是這樣的情況,那麼您真的要好好考慮了。您是人力資源方麵的專家,有些話其實都不用我說您就明白。”我的意思是,汪伊會像一塊磚頭一樣,被公司各種調派。

“那如果我直接跟公司要求加薪,公司答應了的話,是不是我的訴求也就達成了呢?那樣我也不用離開公司啊。”汪伊突然說了這麼一句。

“貴公司業績好的時候,您不曾提出加薪的要求;現在業績有所下滑的時候,您去提漲薪,您覺得合適嗎?公司會怎麼認為呢?”好在我的反應也夠快。

“嗯,你說得有道理。”

“那您再考慮考慮,也不急於做出判斷。”

隨後我們就不再聊工作的事情。汪伊對我錄製的電視節目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個勁兒地問我關於節目錄製的事情。我發現,我們不聊工作的時候,她不是什麼人力資源總監,我也不是什麼獵頭顧問,我們更像是一對忘年交,這也拉近了我們的距離。

吃完飯,我剛到家,汪伊就發了一條信息給我:謝謝你,我會慎重考慮。

看到這條信息,我心裏就已經有把握了。我不再刻意去說服她,因為汪伊是個聰明人,而且在她麵前,我還是個小學生,我的行為她都一清二楚,所以我靜靜地等她自己做出決定就好。

一個星期後,也就是我接觸汪伊20多天的時候,我收到了她的回複:你推薦的這個工作機會,我接受。

我隨即引薦了汪伊與客戶方的老板見麵。由於我之前已經跟客戶方做過多次關於汪伊的鋪墊和背書,所以他們之間的溝通很順利、很愉快,幾天後客戶方就給汪伊發出了offer。隻要汪伊回複接受,那麼這個事情就算成了。

其實最終觸動汪伊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她看了我發給她的那些郵件,讓她慢慢地感到了不平衡。因為這些郵件的主人翁,每個人都比汪伊年輕,但拿的薪資卻都比她高,這讓汪伊覺得不舒服。盡管她欠公司恩情,但是這6年來,她也用自己優秀的工作表現回報給公司了,所以她覺得自己也應該看看外麵的機會了。

我看著這封汪伊回複給我客戶,同時抄送給我的郵件,看著“接受,確認”這幾個字,心情好極了,於是我給自己倒上一小杯紅酒,一飲而盡。

……

第二天一早我就隻身飛赴上海,我要再會一會快算科技的人力資源部總經理孟凡。我知道,隻有我親眼所見以及親身經曆之後,才能找出問題的症結所在,並尋求解決方案。可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前方正有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在等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