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隨後跟宋先生又溝通了一次。作為一個職場老人,為何還會犯這樣的錯誤呢?宋先生多年沒有找過工作,沒有參加過麵試,他覺得自己那樣做,可以讓企業知道自己是有“幹貨”的,可以給自己加碼。因為他覺得那些代碼是自己寫的,自己有權利帶走。有時候候選人想通過一些方式方法來主動跟企業示好,這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注意分寸,要注意尺度。不要弄巧成拙。
中高級人才在跳槽的過程中,我覺得如下幾個問題應該引起重視。
第一,不要急於求成。
因為中高級人才都是有過多年工作經驗,有一定經濟基礎的人,所以,選擇跳槽的時候,不要過於急迫。這不同於相對低端的人才,很多時候就單純地為了薪資上的漲幅而選擇跳槽。除了薪資之外,對中高級人才更重要的是適合自己更好發展的平台。怎樣才能知道這些呢?這就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物色或者獵頭推薦的公司,多從側麵去打聽去了解。可以通過人脈或者從網上查看這家公司的口碑、實力,還要知曉這家公司近幾年來的盈虧情況等等(如果是新成立的公司,我建議可以先了解公司的注冊資金,規模,以及老板的背景等,這些可以通過獵頭打聽到,還有就是可以去到公司麵談,不見得馬上做出跳槽的選擇)。
第二,簡曆用事實用數據說話。
很多人在填寫簡曆的時候,要麼非常簡單,看上去沒有什麼幹貨;要麼長篇大論,卻沒有落到重點。比如說你是做投融資項目的,簡曆就應該寫清楚你一共做過多少項目,每個項目的規模多大,資金盤麵有多大等等。再比如你做銷售,就可以寫上你曾經的業績情況,不要光說什麼“銷售冠軍”、“業績優異”之類的話,還要列出一個大概的數字(不要誇大其詞)。這樣就會給麵試官一種更加具體且生動的感覺。這就是亮點。
第三,多了解職場動態和資訊。
中高級人才的可替代性較低,市場占有率相對較少,所以,這部分人群的工作相對安逸、舒服。這也導致很多人安於現狀,沒有了憂患意識。在他們看來,找工作似乎離自己還很遠,所以可能會忽視一些職場的新動向。但是,如果工作出現一些變化,又如何應對呢?這個時候,獵頭就是最好的信息搜集和傳遞的朋友。他們會告訴大家,目前職場上的一些動態和變化。對於中高級人才而言,更應該多關注這方麵的資訊和消息,以備自己不時之需。
第四,明確職業定位和職場規劃。
中高級人才經過多年的打拚,將自己培養成行家裏手和專家的同時,也對多個行業多個領域都有接觸和了解。在開闊視野的同時,也給予了自己更多的選擇機會。這幾年,轉行、轉崗的中高級人才也不在少數,究其原因,一方麵是厭倦或者不看好自己先前從事的行業,另一方麵是對於新行業新領域表現出極大的熱情。這樣一來,就很容易導致自己的職業定位和職場規劃出現偏差。
在一家銀行的個人理財部工作了多年的客戶經理董小姐,近期跳槽到一家第三方理財公司做理財經理。董小姐也是覺得在銀行呆得有些厭倦了,加上現在第三方理財也很熱門,自己的一些客戶資源也用得上,於是她就加盟了新公司。董小姐沒有想到的是,以前銷售理財產品,那是打著銀行的旗號,很多人還是能夠接受和認可的,而現在呢,很多人對第三方理財還不是那麼的了解,對這種新型的理財公司及其平台還不是很感興趣,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董小姐的銷售業績都微乎其微,最後無奈地離開公司,又回到了銀行。董小姐的職業定位其實沒有問題,也都是從事理財類客戶經理的工作,但她的職場規劃出了問題,她以為反正都是銷售理財產品,無論是在銀行還是在第三方理財公司都應該是一樣的,而事實上不是那樣的。中高級人才不要盲目高估自己的能力,一切都應該穩中求勝!
很多人經常會抱怨說工作的壓力太大,然後會懈怠敷衍工作。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大家覺得很無奈、無助、無力。換個思維,壓力來自工作,OK,那幹脆就不要工作,這樣不就沒有壓力了。而事實上呢?沒有工作壓力更大!因為有工作起碼會有一份收入,沒有工作連生活都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