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讓徐悲鴻感到寬慰的是畫麵本身並無損傷,87位神仙的優美線條一點兒也沒改變。
經過這次失盜,徐悲鴻更加謹慎地收藏這件珍品,一直把它帶在身邊。他還寫了一首詩,用以自責自警:
想象方壺碧海沉,帝心淒切痛何深,相如能任連城璧,負此須眉愧此身。既得而愧,遺恨萬狀,賦此自懺。
1938年初,徐悲鴻在赴新加坡途中,給孩子寫了一封短信。信中寫道:
伯陽、麗麗兩愛兒同鑒:
我因要盡到我個人對國家之義務,所以想去南洋賣畫,捐獻國家。
一年之後的8月,他在給麗麗的信中仍堅持在外,寫道:
在國家大難臨頭之際,各人須盡其可能的義務。
徐悲鴻跋涉在異國的土地上為抗日募捐經費,他時刻關注著祖國大地上戰爭煙雲。
新加坡依舊像一座美麗的花園,歡暢地迎接徐悲鴻的到來。陽光熾熱而明媚,那些高達數丈的椰子樹像一把一把張開的巨傘,快樂地在陽光下迎風搖擺。
這是徐悲鴻第三次訪問新加坡,重逢許多舊友,倍增親切之感。
徐悲鴻的油畫《放下你的鞭子》,在新加坡幾乎無人不曉。它是1939年秋,徐悲鴻在新加坡“江夏堂”完成的名畫之一。
在新加坡街頭,新中國劇團的幾位同事正在演出街頭戲《放下你的鞭子》。扮演戲中主要角色香姐的,是中國著名演員王瑩。
觀眾圍得水泄不通,樹杈上也坐滿了觀看的人。擠在人群中看戲的有鬱達夫夫婦、胡愈之夫婦,還有一邊看戲、一邊作速寫的徐悲鴻先生。
《放下你的鞭子》,是抗日戰爭期間演出最多、影響最大的“街頭戲”。劇中敘述了一個逃難入關的老人在日軍占領東三省後,為了生存帶著他那俊美而又能歌善舞的女兒香姐,而不得不在街頭賣藝。
香姐的動人歌舞,吸引了許多觀眾。可是香姐饑餓難忍,在表演時,突然昏倒在地,竟使觀眾喝了倒彩。香姐的親爹眼看著一頓晚餐錢落了空,激情遷怒之下,鞭子抽在了自己心愛的女兒身上。
但他很快就醒悟了,又含淚趕快去撫慰受傷的愛女:“啊,我瘋了!天哪,我用鞭子抽打我親生的女兒。啊,可憐的孩子,你能原諒你父親我嗎?”
女兒香姐流著兩行熱淚說:“爸爸,我哪能怪您啊!您也是沒法子啊!我知道,不是您的鞭子在打我,是那些日本鬼子,那些萬惡的日本鬼子拿著鞭子在打我!”
老爹、女兒心中的仇恨,引起了觀眾的強烈共鳴。最後在愛國觀眾的同情、鼓勵和支持下,父女倆一起加入了抗日遊擊隊。
徐悲鴻當年在新加坡,幾次在街頭觀看了王瑩的演出。對王瑩,對她演出的《放下你的鞭子》,徐悲鴻並不生疏,他早在北平和上海便熟知王瑩是個“文藝明星”。在武漢,他也曾觀看過王瑩主演的《放下你的鞭子》,而且深受感動,還為此作過畫。
在新加坡,徐悲鴻再次觀看王瑩的演出,依然看不夠。而王瑩女士亦久仰徐悲鴻大名,並十分稱讚他的人格、畫品。
當徐悲鴻在新加坡第一次見到王瑩時,兩人一見如故。徐即刻邀請王瑩到他的寓所“江夏堂”敘談。當時已是地下黨員的王瑩,開誠布公地向徐悲鴻介紹了國內的抗戰情況,兩人越談越投機,日後成為經常談心的摯友。
半個多月後,徐悲鴻精心繪製的這幅油畫終於完成了。為祝賀它的誕生,新加坡的一些愛國華僑在“江夏堂”隆重舉行宴會。
《放下你的鞭子》成為新加坡人民最喜愛的名畫之一。為了滿足廣大愛好者的需要,還特別趕製了精美的印刷品、明信片,在南洋各地廣為發行。
這張油畫傳遍南洋各地,徐悲鴻與王瑩的真摯友情也隨之加深。1943年玉瑩和丈夫謝和賡在美國深造經濟上遇到困難時,徐悲鴻給王瑩寫了一封感人至深的信:
瑩弟惠鑒:
我接連得到你幾封長信,使我感愧。
我當年從不欠人函件,近來大變,竟不愛寫信,你那種奮勵精神,朋曹無不感動。
我有數千美金交語堂先生保管,聞被凍結,但至少有800美金可動用。你如有急需,可以附函寄去取用。倘若不願,可作為借款,待他日還我即可。
弟學成歸來,我將寫弟十次八次,隻要你不怕麻煩。紙盡燈昏,伏維為藝自愛。
徐悲鴻
徐悲鴻在新加坡的時候,畫家李曼峰先生和書法家陳之初先生先後來看望了他。
李曼峰先生是一位傑出的油畫家,後來,曾擔任過蘇加諾總統府的畫師。他描繪的地方風情和人物肖像豐富多彩,他的作品光華燦爛,像美麗的樂章。
徐悲鴻為他的畫集撰寫了序言,並稱讚他“極負才氣,油繪富麗而濃鬱,在國中也少見”。李曼峰先生也有過坎坷的人生經曆,但他以超群的才華和堅強的毅力,克服了一切困難,終於成為譽滿國內外的油畫家。
書法家陳之初先生不僅以渾厚灑脫、極具功力的書法聞名,而且是美術鑒賞家和收藏家。他後來曾將自己收藏的任伯年的作品,編成一個內容豐富的《任伯年畫集》。徐悲鴻欣然為這本畫集撰寫了《任伯年評傳》。
為了宣傳抗日和讓更多的華僑了解祖國淪陷的真實情況,徐悲鴻不惜付出更多精力和時間與各界華僑交往。因而他也結識了南洋一些著名的畫家。有善畫水彩風景畫的楊曼生、許西亞,有創出油畫新風格的劉抗等。他在後來的回憶中還曾寫道:
潮州人張汝器,早年赴法、德兩國學畫,功力很深。
歸至南洋新加坡,與妹夫莊有釗及建築家何光耀倡導美術,連年舉行作品展覽,作品多而且好,又熱心公益。
新加坡淪陷,三人皆殉難,至堪痛惜。
在新加坡,華僑占當地居民的大部分。他們熱愛祖國,當他們更深切地了解到祖國被日軍鐵蹄踐踏的悲慘情況後,都積極支持悲鴻的籌賑畫展。
徐悲鴻在南洋各地舉辦畫展,輾轉3年,賣畫所得10萬餘美元全部捐獻祖國抗戰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