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還要兩根鐵棍,每根長約兩尺,兩頭下彎,成鉤狀,兩邊的鉤各留出約四寸,每邊的鉤上隔一寸做一淺槽,大小正好能把鐵盤卡進去就成。”張戈又在地上把形狀畫給了鐵匠看。
鐵匠一頭霧水的答應了下來,說道:“今日怕是做不好了,明日你來取吧。”
張戈喜道:“多謝鐵匠大哥了,明日我從師傅處取些酒水來,權當感謝。”
鐵匠笑罵道:“得了吧,取?怕是盜吧?哈哈,不用了,就當某家為童村長的徒弟學藝助一臂之力吧,我雖不知此物何用,但想必是用於習武,可是?”
張戈點點頭,答道:“正是,如此便多謝大哥了。”
……
半年後,春去秋來,這一日張戈正在院裏紮著馬步,隻見童淵采藥回來,悄無聲息的來到張戈身後,冷不丁的用手中木棍往他膝蓋彎曲處敲去.
“咦?”童淵露出一絲異色,沒想到張戈竟紋絲不動,童淵奇道:“你這小子,進步挺快啊。”
張戈撓了撓頭,傻笑道:“嘿嘿。”
其實張戈自己都不知道,因為這半年來自己每天綁著鐵砂袋跑步,所以腿部力量增長迅速,再加上這半年來每天都紮馬步,打基礎,晚上還有逐漸加大量的蛙跳,所以下盤更穩也是自然。
“師尊,還有呢,你瞧。”張戈來到角落,輕鬆的提起兩個石鎖。
“唔?你這小子,倒是有些天資。看來,是教你槍法的時候了。”童淵撫著胡須說道。。
張戈大喜道:“多謝師尊!”
次日,張戈跑完步回到院子裏,不禁一愣,發現童淵早已在院子裏。童淵也是一愣,疑惑的問道:“你如何會從外麵回來?”
張戈尷尬的道:“呃…睡不著,出去跑了兩圈。”
童淵看見張戈腿上的鐵砂袋,更加疑惑道:“你腿上綁著的是何物?”
“啊,這個,裏麵裝著的是鐵砂。”張戈有些不安的說道,偷偷的瞥了眼童淵,卻發現童淵毫無不快之色。
童淵一想就明白這是幹什麼用的了,問道:“你這半年來,可是每日都綁著此物奔跑?”
張戈說道:“不敢欺瞞師尊,徒兒每日四更天出,五更天回,都會綁著此物跑上一個時辰。”童淵點點頭說道:“唔…你這小子,倒還有些想法,是個可造之材,來,你過來看看這個。”
張戈來到童淵身前,隻見童淵遞過來一杆木槍,張戈接過來掂了掂,有些重,估計不是普通木頭製成,童淵又拍了拍旁邊的草人,對張戈說道:“從今天開始你就對著這草人練習。”
“啊!”張戈嘴張的可以塞下一個雞蛋。
“怎麼?不願意?那你是想和老夫對練咯?”童淵兩眼一蹬,說道。
“呃…不敢不敢。”張戈急忙搖頭。
童淵又說道:“關於槍法,紮、刺、纏、圈、攔、拿、劈、點、絞、撥、挑、縮、撩、揮,這些是最基本的,可以說是最簡單也是最難的,學會容易,學好難,你就先從刺練起吧。”
“謹遵師命。”張戈應道。
……
“槍法有“三要“:一須身勢均勻,二須持槍端正,三須深沉不露。身勢均勻,則無傾跌之虛。持槍端正,可免失手依斜之弊。深沉不露,則彼不能知虛實。”童淵說道。
再看張戈,隻見他滿頭大汗,一次次將手中的木槍刺向草人,氣喘籲籲的答道:“是。”
童淵接著說道:“持槍穩活,前管後鎖,兩手持槍,穩而不死,活而不滑,持槍之勢,貴為四平,所謂四平,即頂平、肩平、腳平、槍平。根不離腰,三尖相對,所謂三尖相對即鼻尖、槍尖、腳尖。紮槍要直出直入,須平正靈活,迅速,腰腱勁直透槍尖,勢如潛龍出入。”
“是。”….
“奪門連三槍,教你無處摸;抖衣須蓋麵,使你無騰挪,此拿槍之法也。”
“是。”….
“來如風,去如箭,點人頭,捅人麵,此使槍之道也。”
“是。”….
“出槍速度要快,握槍要穩,角度要刁,刺槍要準。”
“是。”….
“好了,先練到這裏,你回去細細體會一下為師今日所說。”童淵說道。
“呼~~”張戈收槍站定,對童淵抱拳說道:“是,徒兒定當細細體會。”
PS:東漢時長度單位1尺為10寸,1尺為23.75厘米,1寸為2.375厘米。1斤為220克,現代的1公斤相當於東漢時的4.5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