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喜歡對孩子承諾:寶貝,你快點把飯吃完,我就給你吃一個冰淇淋,我們希望通過賄賂孩子,企圖讓孩子吃得更多,吃得更快!事實正好相反,一次兩次管用,當孩子對家長賄賂的東西不再感興趣了,新舊矛盾又開始出現。英國人有吃飯後甜點的習慣,我們也入鄉隨俗,現在每晚吃完飯孩子非常習慣地從冰箱裏拿一盒優格或一根冰淇淋或一些水果,她們隻有吃完了飯後甜點,才感覺晚餐才真正吃完。但以前,我卻將飯後甜點當作獎勵孩子們好好吃飯的獎品,孩子隻有在規定時間吃完規定的飯菜,才可以吃到甜點,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孩子認為原來隻有甜點才是好東西,也就是說冰淇淋比蔬菜更有價值!而且如果當天的甜點不合口味,她們就拒絕吃飯或者吃的更慢!意識到飯後甜品盡然成為孩子和我較勁的籌碼,我們立即召開了家庭會議,我和先生一致認為因為甜品的原因導致大家都不能好好吃飯,我們準備暫停購買甜品,為了不讓孩子在要不要暫停甜品上糾纏,我馬上將什麼時候再次購買甜品的選擇權拋給姐姐。於是我話鋒一轉,問姐姐:“寶貝,你覺得我們是一個禮拜不買甜品還是兩個禮拜不買甜品?”姐姐想都沒有想,馬上說一個禮拜不買,我們馬上同意並在掛曆上注明不買甜品的時間,到了晚飯時間,姐姐才意識到那晚沒有甜品,我指了指掛曆,平靜向她示意說再耐心等一個禮拜。姐姐想起我們的約定,雖然很不開心,但也沒有辦法,因為媽媽表現的非常平靜,一幅商量好了就不能改變的姿態,她隻好服從。那個禮拜,我們吃完主食以後就開心玩遊戲,姐姐也基本忘記了甜點的事,我也不斷向她灌輸有營養的食物和其他的垃圾食品,並決定以後的飯後甜品改為對大家身體有好處的奶酪,優格和水果,因為給了姐姐有限的選擇,她也非常開心接受。現在,孩子們知道,飯後甜點隻是我們飲食中的一部分,吃完主食才吃甜品是大家都要遵守的順序。
文章前麵提到的姐姐的越南同學,據她媽媽講,她女兒已經養成了在家裏吃飯必須看電視的習慣,他們也嚐試吃飯的時候將電視關掉,可惜每次都沒有成功,孩子直接不吃,媽媽沒有辦法,隻好開著繼續看。我相信很多家長也意識到吃飯配電視帶來的壞處,如果孩子足夠大,可以通過講道理,一家人一起製定吃飯不能看電視的規則,還是給孩子有限的選擇:是要在吃飯前看還是飯後看,選擇完後必須堅決執行,如果孩子吵鬧著吃飯的時候繼續看,那麼事先講好後果,那就是剝奪當天的電視時間,孩子也許通過不吃飯來抗議,我認為養成吃飯看電視帶來的壞處遠遠大於一頓飯不吃對身體造成的影響,況且一頓飯不吃也未必會給身體帶來多大的影響。對於年齡小點的孩子,直接將電視線拔掉,或者將電視搬離飯廳,我一直覺得電視本來就不應該出現在飯廳,隻要沒有讓孩子犯錯的導火索,一切問題都好解決。有些喜歡吃飯時配電視的家長也同樣一起遵守規則,隻要自己改掉這個不良習慣,我相信孩子也可以!
最後,別總是用‘非洲孩子都沒飯吃,你們還不好好珍惜’來教育孩子,這句話對孩子來說一點作用都沒有,允許孩子什麼時候餓了才吃,讓他們決定吃多少才是解決吃飯問題的最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