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家長無需崩潰也能解決孩子做作業難題(1 / 2)

為了讓孩子做作業,你是否經常疲於無休止的爭吵,嘮叨和指責?你是否發現賄賂,威脅和懲罰也無濟於事?如果是這樣,那是太正常不過了,我多次參加教師協會舉辦的各種課堂紀律講座,從中得到了不少的啟示,就總結了一些比較有用的技巧,把它記錄下來算是給自己一個提醒並加深印象。要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我想家長有必要知道幾個作業法則,然後學習如何讓孩子合作的技巧。這樣,如果家長能抱著一顆平常心,堅持科學地利用這些方法,相信會有效地解決與孩子之間因為作業而引起的爭端和煩惱。

作業法則之一:家長必須深刻意識到絕大部分孩子不喜歡做作業!

孩子們不喜歡乖乖坐下來學習,對於他們來說,玩才是他們的工作!特別是在學校辛苦地坐著學習了一整天以後!所以,請放棄想讓孩子愛上做作業的念頭,而將精力放在如何讓他們去做的行動上。

作業法則之二:別強迫別人做某事!

我們不能強迫孩子學習,不能強迫孩子一直保持某種姿態,我們更強迫不了孩子挪動鉛筆。盡管我們不能固執己見,但我們可以提供援助,我們能做的就是將注意力集中在給他們發送鼓勵的信息,如何有效地鼓勵幫助他們。

作業法則之三:作業是他們自己的事情!

家長必須意識到孩子們的鉛筆必須他們自己讓它動起來,他們的頭腦必須自己忙碌起來,他們的屁股必須自己坐在凳子上,因為這是他們自己帶回來的作業!有太多的父母將孩子的作業問題看作是自己的問題,於是他們不斷地發出最後通牒,尖叫,咆哮,威脅,賄賂,處罰,免除孩子的一些特權等,但我相信很多家長也意識到,以上這些方法都不管用!作為家長的責任就是給孩子提供一個做作業的機會,我們的工作是規定體係,創建秩序規則,而孩子的工作就是使用並遵守這些規則!

在了解這些作業法則以後,我們就能擺正心態,將時間和精力放在學習如何幫助孩子快樂學習的技巧上,這樣不但能夠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也能很好地改善親子關係。

技巧之一:首先,請將‘作業’這個詞從你的詞彙中去掉!用‘學習’來替換!創造一個學習的時間而不是做作業時間,買一個學習桌而不是作業桌。當當改掉說這個詞就能改掉孩子說“我沒有作業”的問題,學習時間是就是學習,雖然你沒有作業!令人驚訝的是,如果孩子是開始學習的時候,他們的作業量要增加好多倍,不管學校是否布置了作業。

技巧之二:創建一個學習的路徑。這個路徑必須是每天的同一個時間,選擇一個你和孩子心態都很平和的狀態下,和孩子一起決定什麼時候作為學習的時間,孩子提建議的時候,注意聽孩子講完,雖然可能是你不能接受的建議,比如晚上10點以後學習。不要馬上阻止他的建議,否則孩子會覺得家長沒有誠意,不願繼續合作,正確的做法是將孩子的任何建議都寫下來,然後家長也說說自己的建議,再和孩子一起談論哪些建議可行,哪些建議你不能接受並告訴理由。一旦學習時間決定了,就必須嚴格遵守,因為是孩子自己決定或參與決定,他們遵守起來也心甘情願。但家長必須要注意的是,不要指望孩子馬上就能遵守這個規定,要給孩子幾個禮拜的時間逐漸適應然後養成習慣,中間孩子可能會反複,但家長一定要堅持!堅持!

技巧之三:學習時間必須可預見並簡單明了。可以提醒孩子還剩五分鍾學習時間就要到了,讓他們手頭上的工作有個反衝的機會,有時間去整理一下書桌,準備好學習工具,將作業從書包裏拿出來等一切準備工作,就可以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