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是為了利益考量,一方麵也是所謂的人情吧。
「大哥,你還活著吧?」
彥四郎雖認為情況不至於太糟,還是問一下。回頭一看,大哥的足跡已經變成兩條車輪般的痕跡了。他的草鞋早已收到彥四郎懷中。
「活著呀。不過,什麼時候要斷氣就不知道了。」
聲音倒是出人意料地精神抖擻。不是沒力氣,而是沒骨氣。大哥這種個性,做上司的似乎比做弟弟的還清楚。伊左衛門更使勁地拖著大哥,根本別奢望他會出聲安慰了。
「真是的。這就是所謂的累贅下屬呀!」
抬起頭朝林木茂盛的山頂望去,可見到專門祭祀權現大人的東照宮那青綠色的氣派屋瓦。據說順著參道往下走,山腳是台德院大人的靈廟,再往下走還有大猷院大人、嚴有院大人、常憲院大人的靈廟並排著。對麵則是文昭院大人的靈廟。
每座都是極其豪奢又寬廣,因此自得年僅八歲的有章院大人過世後就不再另建,隻合祀於既有的靈廟。
那是有名君之譽的有德院大人所下的命令。彥四郎聽伊左衛門如此說明後由衷欽佩。
彥四郎經常在想,有德院大人,亦即八代將軍吉宗公,命令其實都很正確。托他的福,幕府才得以延續至今。如此說法一點也不為過。不過其後未出現第二、第三位改革者,使得他的威光蒙上一層陰影。因為無論如何卓越的製度,隨著時代變遷也一定會漸生疲弊。
再怎麼莊嚴的祖廟,也不能把用來處理政事的府城搞得到處都是廟。因此,以後的將軍靈位都合祀到從前的靈廟裏吧——吉宗公當時想必就是如此下令吧。當然也有一點節約的用意在裏麵。
「據說有德院大人對於敲掉書庫改建靈廟之事十分憤慨。真是位有德的賢君呀。」
組頭邊走邊低聲說,仿佛故意說給沒骨氣的病人聽似的。
紅葉山下的大門是彎成直角的長屋門。將來意告訴守衛後,立即出來一位和伊左衛門同樣年長的老兵,談吐舉止看來應該也是禦徒士身份。
大哥精疲力竭地斜坐在門前。
「他看來病得相當重呀。哪有人病成這樣還來交接工作哪。」
老兵一點也沒有安慰病人的意思,反而語帶輕蔑。他似乎也知道大哥吊兒郎當的工作態度。
「禦徒頭大人有令,說一定要在禦藏裏麵交接,所以我們也隻好照辦羅。」
伊左衛門以親昵的語氣回答道。兩位老兵似乎是老朋友。
「這樣啊。也就是說,平常沒做什麼事還生病,所以交接就隻好辛苦一點羅。」
「對呀,就是這麼回事。」
「不過呀,片山大人,我不是袒護病人,但這位別所大人也沒什麼特別不對呀。這年頭能有像樣工作的武士不多,我也是一樣嘛。要是做事太一板一眼的話,周遭的人就對他敬而遠之,」老兵瞄了一眼彥四郎,從他別有含意的眼神看來,似乎已聽過彥四郎的傳聞,「那可就沒麵子啦。」
老兵一副息事寧人的表情,彥四郎瞪了回去,輕輕點了下頭。或許會讓人敬而遠之或遭人嫉妒,但自己絕不認為做事一板一眼有什麼錯。自己身為幕府武士,自然要盡忠職守。大家若對此敬而遠之,就是疲弊製度中的墮落人性。
穿過山下大門還有一小段沿著小城溝的碎石路。紅葉山的倉庫群就在那壕溝的另一邊。巨大屋頂櫛比鱗次並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