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提問的原因——陳述易導致逆反心理(2 / 3)

例如,在實際銷售中,很多銷售人員往往為了盡快簽單,而一味窮追猛打,以為通過密集轟炸就可以把客戶搞定,但是這樣很有可能會起到相反的效果,令客戶產生逆反心理:因為在與客戶初次接觸的時候,客戶常常懷有戒備之心,如果此時隻是一味強調己方的產品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實用,客戶反而會更加警惕,因為害怕受騙而拒絕接受。

★陳述引起逆反心理

做出陳述而一點兒不被人反駁、澄清、利用或當作自我辯解的理由是不太可能的。陳述的觀點越明確,就越容易產生逆反作用。

很多銷售人員不懂得客戶的逆反心理,在銷售過程中,總是片麵地、滔滔不絕地介紹產品,而不顧客戶的感受,結果隻能是一次又一次地遭受到客戶的拒絕。

愛德華先生的私家車已經用了很多年,經常發生故障,他決定換一輛新車,這一消息被某汽車銷售公司得知,於是很多的銷售人員都來向他推銷轎車。

每一個銷售人員來到愛德華先生這裏,都詳細介紹自己公司的轎車性能多麼地好,多麼地適合他這樣的公司老板使用,甚至還嘲笑說:“你的那台老車已經破爛不堪,不能再使用了,否則有失你的身份。”這樣的話無疑讓愛德華先生心裏特別反感和不悅。

銷售人員的不斷登門,讓愛德華先生感到十分煩躁,同時也增加了他的防禦心理,他心想:哼,這群家夥隻是為了推銷他們的汽車,還說些不堪入耳的話,我就是不買,我才不會上當受騙呢!

不久又有一名汽車銷售人員登門造訪,愛德華先生心想,不管他怎麼說,我也不買他的車,堅決不上當。可是這位銷售人員隻是對愛德華先生說:“您為什麼會想到要換車呢?我看您的這部老車還不錯,起碼還能再用上一年半載的,現在就換未免有點可惜吧?”說完給愛德華先生留了一張名片就主動離開了。

這位銷售人員的言行和愛德華先生所想象的完全不同;而自己之前的心理防禦也一下子失去了意義,因此其逆反心理也逐漸地消失了。他還是覺得應該給自己換一輛新車。於是一周以後,愛德華先生撥通了那位銷售人員的電話,並向他訂購了一輛新車。

逆反心理既會導致客戶拒絕購買你的產品,相反也會促使其主動購買你的產品。我們不能消除顧客的逆反心理,就要利用顧客的逆反心理。例子中的銷售人員就是從相反的思維方式出發,用提問的方式消除客戶對銷售人員的逆反心理,從而使他主動購買自己的產品。

看看下麵的例子:

甲:聽說周末天氣很不錯!

乙:真的麼?我覺得會下雨。

銷售員:今天我來主要想介紹一下我們的產品功能和特點。

顧客:我們還不需要這些產品。

逆反心理支持人們的一種與常規相反的意識和行動,當銷售人員滔滔不絕的介紹產品的時候,顧客會產生一種抗拒心理。那些習慣於周旋在客戶中不斷陳述自己產品的優勢的銷售人員,一定要注意。如果我們告訴客戶我們的產品非常好,常常會引起客戶的逆反心理,他們會指出產品是不好的。

要知道陳述不等於銷售。大多數人都想主動購買,很少有人想聽從勸告,沒有人願意做一個被動購買者。因為沒有人願意被人說自己是一個任人擺布的傻子。

“我們的產品質優價廉,是同行業中最好的產品。您應該購買我們的產品”銷售員一般都會這樣對客戶宣傳。適得其反,客戶對這樣的宣傳非常反感。要想成功銷售,必須要讓顧客認可你的產品,而不是對你的產品由於逆反心理,產生反感。

因此,銷售人員在向客戶推銷產品的時候,一方麵要避免引起客戶的逆反心理驅使其拒絕購買自己的產品;另一方麵,要學會削弱顧客的逆反心理,讓其自己選擇。讓客戶產生購買欲望,而不是排斥心理。這樣才能取得成功。

★多提問少陳述

不要等到事情發生了,才想到去解決,要知道亡羊補牢付出的代價是沉重的。但是事實是,一旦客戶對銷售員所說或所做的事產生逆反心理,許多受過培訓的銷售員就會立即轉入異議處理模式,即設法壓製異議產生。他們認為如果能夠克服異議,客戶的逆反心理就會自動消失。但是這種公式化的處理辦法對於逆反性反應是沒有用的,因為不能壓製客戶表現自我價值的需要以及他們渴望為社會做出貢獻的心情,隻能是想辦法引導客戶的心理需求為銷售所用。

其實,減少逆反作用的發生得從預防開始。如果我們能夠提前明確和預防那些導致人們對我們的話語或行為產生逆反心理的事情,就可以避免其負麵影響。

在銷售中,陳述是很容易引起逆反作用的,這是因為大多數的陳述通常有一個明確的觀點立場,而因為人們都想表現自我,就很容易被人抓住提出反對意見。例如,“這個藍色的盆很漂亮!”這一陳述就容易被持有其他觀點的人反對。他們很可能會說:“我覺得紅色的盆好看,很喜慶。”或則說:“我覺得綠色的盆好,讓人能感覺的春天!”

當銷售員對客戶說“下周的我們可以對你們的應用係統做一個檢測。”,客戶可能會簡單的答道:“沒必要,我們的應用係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