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泡方法:
1.備具和賞茶,準備好茶具和茶葉,並欣賞茶葉的外形和色澤。
2.用沸水燙洗茶具。
3.將茶荷中的茶葉倒入茶壺內。
4.將沸水衝入茶壺內。第一泡立刻倒掉,用來洗茶和燙杯。
5.第二泡步驟同第一泡,再將茶湯倒入公道杯內。
6.將茶湯倒入品茗杯內。
7.聞香品飲。
【本山·條索緊結,油光閃亮】
佳茗簡介
本山,原產於安溪西坪堯陽。據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莊燦彰撰《安溪茶業調查》稱:“此種茶發現於60年前(約1870年),發現者名圓醒,今號其種曰圓醒種,另名本山種,蓋堯陽人指為堯陽由所產者”。本山茶香高味醇,品質好的與鐵觀音相似。該茶於1984年在全國茶樹良種審定會上被認定為全國良種。
本山茶條梗鮮亮,較細瘦,如“竹子節”,尾部稍尖;色澤鮮潤,茶湯橙黃色;葉底黃綠,葉張尖薄,長圓形;葉麵有隆起,主脈明顯;香似鐵觀音。本山植株灌木型,中葉類,中芽種。樹姿開張,枝條斜生,分枝細密;葉形橢圓,葉薄質脆,葉麵稍內卷,葉緣波浪明顯,葉齒大小不勻,芽密且梗細長,花果頗多。一年生長期8個月左右。與鐵觀音為“近親”,但長勢與適應性均比鐵觀音強,製烏龍茶品質優良,香高味醇。
鑒茶不外行
外形:緊結
色澤:綠裏透紅
葉底:軟亮
湯色:金黃
香氣:清細幽遠
滋味:甘醇濃厚
茶葉衝泡法
杯泡法:取200毫升的玻璃杯,先用沸水燙洗玻璃杯,再取5克本山用90°C開水直接衝泡,一分鍾後就可飲用。
【武夷肉桂·勻整卷曲,甜香誘人】
佳茗簡介
武夷肉桂亦稱玉桂,由於它的香氣滋味似桂皮香,所以在習慣上稱“肉桂”。肉桂茶被發現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曆史。該茶是以肉桂良種茶樹鮮葉,用武夷岩茶的製作方法加工而成的烏龍茶。肉桂除了具有岩茶的滋味特色外,更以其香氣辛銳持久而備受人們的喜愛。
武夷肉桂茶有防癌、防輻射、抗衰老、抗變異、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在福建農林大學提交的研究報告中,武夷肉桂茶被譽為“健康之寶”,國際茶界評價武夷肉桂茶是“萬物之甘露,神奇之藥物。”福建中醫學院盛國榮教授說:武夷茶,溫而不寒,久藏不變質,味厚不苦不澀,香勝白蘭,芬芳馥鬱,提神消食,下氣解酒,性溫不傷胃。”
鑒茶不外行
外形:緊結卷曲
色澤:褐綠
葉底:黃亮,油潤有光
湯色:橙黃清澈
香氣:桂皮香,佳者帶乳味
滋味:醇厚回甘,齒頰留香
茶葉衝泡法
茶具可選用蓋碗或紫砂壺,取適量茶葉,用100°C的沸水衝泡。第一泡為洗茶,不飲用,加水後立即倒掉。而後幾泡時間隨個人口味而定,一般能衝泡七次以上。衝泡時最好使用礦泉水與山泉水,山泉水最佳。
【黃金桂·暗綠稍黃,香氣甚濃】
佳茗簡介
金桂原產於安溪虎邱美莊村,是烏龍茶中風格有別於鐵觀音的又一極品。黃金桂是以黃旦品種的茶樹嫩梢製成的烏龍茶,因其湯為金黃色又有奇香似桂花,故名黃金桂(又稱黃旦)。
此茶原產於安溪羅岩,植株為小喬木型,中葉類,早芽種。樹勢較高,樹冠直立或半展開,枝條密集,分枝部位高,節間短。葉為橢圓形,葉片薄,發芽率高,芽頭密,嫩芽黃綠,毫少。
此茶在現有的烏龍茶品種中是發芽最早的一種,製成的烏龍茶香氣特別高,所以在產區被稱為“清明茶”、“透天香”,有“一早二奇”之譽。早,是指萌芽早、采製早、上市早;奇是指成茶的外形“細、勻、黃”,條索細長勻稱,色澤黃綠光亮;內質“香、奇、鮮”,即香高味醇,奇特優雅。因而素有“未嚐清甘味,先聞透天香”之稱。
鑒茶不外行
外形:條索緊細
色澤:綠裏透紅
葉底:軟亮
湯色:金黃明亮
香氣:清細幽遠
滋味:甘醇濃厚
茶葉衝泡法
茶具可選用蓋碗或紫砂壺,取適量茶葉,用100℃的沸水衝泡。第一泡為洗茶,不飲用,加水後立即倒掉。而後幾泡時間隨個人口味而定,一般能衝泡七次以上。衝泡時最好使用礦泉水與山泉水,山泉水最佳。
衝泡方法:
1.備具和賞茶,準備好茶具和茶葉,並欣賞茶葉的外形和色澤。
2.用沸水燙洗茶具。
3.將茶荷中的茶葉倒入蓋碗內。
4.將沸水衝入蓋碗內。第一泡立刻倒掉,用來洗茶和燙杯。
5.第二泡步驟同第一泡,先將茶湯倒入公道杯內。
6.再將茶湯倒入品茗杯內。
7.聞香品飲。
名品烏龍茶簡介
【永春佛手】
永春縣茶葉生產曆史悠久,現有茶園6.8萬畝,年產3935000千克,年出口1600000千克,是全國三大烏龍茶出口基地縣之一。此地盛產的永春佛手、水仙、鐵觀音均是烏龍茶極品,尤其是佛手更是獨具地方特色的中國名茶。永春佛手茶又名香櫞種、雪梨,因其形似佛手,名貴勝金,又稱“金佛手”,主產於福建永春縣蘇坑、玉鬥和桂洋等海拔600~900米的高山處。它乃佛手品種茶樹梢製成,是福建烏龍茶中風味獨特的名品。
永春佛手茶樹屬大葉型灌木,因其樹勢開展,葉形酷似佛手柑,因此得名“佛手”。佛手茶樹品種有紅芽佛手與綠芽佛手兩種(以春芽顏色區分),以紅芽為佳。茶樹冠高大,鮮葉大如掌,呈橢圓形,尖端較鈍,主脈彎曲。葉麵扭曲不平,葉肉肥厚,質地柔軟,葉色黃綠油光,葉緣鋸齒稀疏。此茶外形緊結肥壯,色澤砂綠烏潤,葉底黃綠明亮,湯色金黃透亮,香氣馥鬱幽芳,滋味生津甘爽。
【白毫烏龍】
白毫烏龍具有“最高級烏龍茶”之稱。70%發酵度的白毫烏龍,又名“膨風茶”、“風茶”。白毫烏龍茶最特別的地方在於,茶菁必須讓小綠葉蟬(又稱浮塵子)叮咬吸食,昆蟲的唾液與茶葉酵素混合出特別的香氣。茶的好壞決定於小綠葉蟬的叮咬程度,同時也是茶的醇厚果香蜜味的來源。因為要讓小綠葉蟬生長良好,此茶在生產過程中絕不能使用農藥。在製作方麵,白毫烏龍茶必需經手工采摘一心二葉,因此生產較為不易,也更顯其珍貴。全世界僅台灣的新竹、北埔、峨嵋茶區及苗粟後龍、頭屋、頭份一帶為產區,最佳的采摘季節為五月中旬至六月中旬,即端午前後。
白毫烏龍的特點為茶葉呈現紅、白、黃、綠、褐色澤,茶湯為琥珀色,帶有成熟的果香與蜂蜜香,品嚐起來滋味軟甜甘潤,少有澀味。白毫烏龍茶冷熱飲皆宜,待茶湯稍冷時,滴入一點白蘭地等濃厚的好酒,可使茶味更加濃醇,因此又被譽為“香檳烏龍”。
【毛蟹】
毛蟹茶條緊結,梗圓形,頭大尾尖,芽葉嫩,多白色茸毛,色澤褐黃綠。茶湯青黃或金黃色。葉底圓小,中部寬,頭尾尖,鋸齒深、密、銳,而且向下鉤,葉稍薄,主脈稍浮現。味清純略厚,香清高,略帶茉莉花香。
毛蟹植株灌木型,中葉類,中芽種。樹姿半開展,分枝稠密;葉形橢圓,前端凸尖,葉片平展;葉色深綠,葉厚質脆,鋸齒銳利;芽梢肥壯,莖粗節短,葉背白色茸毛多,開花尚多,但基本不結實。一年生長期8個月,肓芽能力強,但持嫩性較差,發芽密而齊,采摘批次較多。樹冠形成迅速,成園較快,適應性廣,抗逆性強,易於栽培,產量較高。此茶外形頭大尾尖,色澤褐黃綠,尚鮮潤,葉底軟亮,湯色金黃,香氣中略帶茉莉花香,滋味甘醇濃厚。
泡毛蟹茶,茶具可用蓋碗或紫砂壺,取幹茶7克左右,用100°C的沸水衝泡。第一泡為洗茶,不飲用,加水後立即倒掉。而後幾泡時間隨個人口味而定,一般能衝泡七八次以上;其中以第二、三、四次所泡的香氣最佳。
【文山包種】
文山包種茶盛產於台灣省北部的台北市和桃園等縣,又名“清茶”,是台灣烏龍茶中發酵程度最輕的清香型綠色烏龍茶。文山包種以台北文山地區所產製的品質最優,香氣最佳,所以習慣上稱之為“文山包種茶”。文山包種茶和凍頂烏龍茶一樣,都是台灣的特產,享有“北文山、南凍頂”之美譽。
文山包種茶的典型特征是:外形條索緊結、自然卷曲,色澤墨綠油光,葉底鮮綠完整,湯色蜜綠鮮豔。香氣清揚,帶有明顯的花香;滋味活潑甘醇;茶湯呈亮麗的綠黃色。
泡茶時,將茶放入壺內,約占一半或2/3,因為文山包種條索細長,投茶量要稍多點,幽香才明顯。用90°C的沸水衝泡,首泡約一分半鍾,第二泡以後每泡加20秒。
【鳳凰水仙】
鳳凰水仙原產於廣東省潮安縣鳳凰山區。傳說南宋末代皇帝趙景南下潮汕,路經鳳凰山區烏際山,口甚渴,侍從們采下一種葉尖似鳥嘴的樹葉加以烹製,飲之止咳生津,立奏奇效。從此廣為栽植,稱為“宋種”,迄今已有900餘年曆史。現在烏煉山尚存有一些300~400年的老茶樹,被稱為宋種後代,最大一株名“大葉香”,樹高5~8米,寬7.3米,莖粗34厘米,有5個分枝。鳳凰水仙享有“形美、色翠、香鬱、味甘”之譽。鳳凰水仙茶條肥大,色澤呈鱔魚皮色,油潤有光。茶湯澄黃清澈,味醇爽口回甘,香味持久,十分耐品。
【台灣烏龍】
台灣烏龍是烏龍茶類中發酵程度最重的一種,優質烏龍的製造,鮮葉原料標準為一芽二葉,著名的膨風茶,則選用一芽一葉為原料。台灣烏龍茶茶芽肥壯,白毫顯,湯色呈琥珀般的橙紅色,在國際市場被譽為“香模烏龍”、“東方美人”,以讚其殊香美色。
【東方美人】
東方美人是台灣獨有的名茶,又名膨風茶,因其茶芽白毫顯著,又名白毫烏龍茶。東方美人茶葉外觀頗顯美感,葉身呈白、綠、黃、紅、褐五色相間,鮮豔可愛。茶湯水色呈較深的琥珀色,嚐起來濃厚甘醇,並帶有熟果香和蜂蜜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