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味:清鮮爽口
茶葉衝泡法
白毫銀針多采用蓋碗法,衝泡時水溫以70℃為好,其具體衝泡程序如下:
1.賞茶:用茶匙取出白茶少許,置於茶盤欣賞幹茶的形與色。
2.燙杯:將沸水衝入蓋碗內,再將蓋碗內的水倒入品茗杯內。
3.置茶:取白茶3~5克,置於蓋碗內。
4.泡茶:用高衝法,按同一方向衝入沸水100~120毫升。倒掉,第一泡茶通常不喝,用來溫杯。可將溫杯後的茶湯澆在茶寵身上,用來養茶寵。
5.第二泡:操作方法同第一泡。
6.品飲:端杯聞香和品嚐。
【雲南大白茶·挺直舒展,素雅動人】
佳茗簡介
雲南大白茶原產雲南省景穀縣(即大景穀),以葉大和嫩葉茸毛多為特色。雲南普洱市景穀縣小景穀鄉海拔2200米,四季氣溫平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7.5℃。小景穀鄉有著悠久的種植、生產及經營茶葉的曆史。如今存活在文山、苦竹山的栽培型古茶園,麵積約1500畝,絕大多數直徑有碗口粗細,樹齡在200年左右。
大白茶茶樹屬喬木型、大葉類、中生種。植株高大,一般為3~5米,樹姿半開張,分枝較疏。葉片長13~17厘米、寬5.7~7.8厘米,呈橢圓形,側脈11~13對,葉麵隆起,稍內折,葉質軟,葉尖驟尖或漸尖,葉姿下垂或水平,葉色綠亮。嫩芽肥壯,一芽二葉平均重0.67克,色黃綠,茸毛特多,發芽整齊,持嫩性強。花冠較大,直徑為4~5厘米,花瓣7~8片。抗寒性較強,扡插成活率高,適製普洱茶。
大白茶茶樹品種優良,芽葉滿披茸毛,成茶肥碩重實。白毫顯露,條索銀白,氣味清香,茶湯清亮,滋味醇和回甜,耐泡飲,以產地特色命名。高山密林的雲霧山中,氣候溫涼,種植曆史已有150多年。白茶與其他茶不同,外形特白,賣樣好,於是古時當地土官責令精心采製成“白龍須貢茶”,向朝廷納貢,成為稀有珍品。大白茶適製多種茶類,製作傳統曬青茶,以春茶為佳、穀花茶次之,尤以清明前最好,稱明前春尖;製成炒青、烘青茶類,香氣更好,毫色銀灰,湯青綠;製成紅茶,金毫顯露,條索肥碩,口感甚佳。1981年,大白茶被評為雲南八大名茶之一,被列為地方名茶良種。
景穀鄉人製茶與其他茶區製茶最大的區別在於揉撚較輕,茶葉內含的苦澀味物質揉出較小,這種獨特的工藝極大地保存了茶葉內含的茶多酚、兒茶素、氨基酸、糖類物質和咖啡堿等有效物質。既保持了雲南大葉種茶的高香、甘甜、韻長、氣足、耐泡,又極大地減少了雲南大葉種曬青生茶新飲的苦澀。
鑒茶不外行
外形:肥碩重實
色澤:黑白相間
葉底:肥厚柔潤
湯色:清亮
香氣:清香
滋味:醇和回甜
茶葉衝泡法
1.準備好茶具和茶葉。用沸水燙洗茶具。
2.取適量茶葉放入蓋碗內。
3.將沸水衝入蓋碗內。
4.第一泡通常不喝,用來洗茶和溫杯。
5.第二泡操作同上。將沸水衝入蓋碗內,將茶湯倒入公道杯內,再依次倒入品茗杯內即可品飲。
【月光白·月光美人,嬌豔動人】
佳茗簡介
月光白又名月光美人,也被稱為月光白茶、月光茶,是普洱茶中的特色茶。此茶主產於雲南省思茅地區,其采摘手法獨特,須在月光下製作,每批茶葉的粗製要在一天內完成。月光白的名稱來曆說法不一,一種說法是:此茶製作工藝特殊,製成的茶,葉麵呈黑色,葉背呈白色,黑白相間,葉芽顯毫,像一輪彎彎的月亮,一芽二葉整體看起來就象黑夜中的月亮,故得名“月光白”。另一種說法是:此茶在夜裏,就著明月的光亮,采摘嫩芽為原料,並且從采收到加工完成,均不能見陽光,而僅在月光下慢慢晾幹,且采茶的均為當地年輕的貌美少女,故得名“月光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