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血火丹心護平安(2)(1 / 3)

“要給青川人民建設一流的文化體育中心、醫療衛生中心和教育園區。”這是浙江指揮部領導的超前決策。其設計造型新穎別致,結構獨特。寧波援建指揮部王指揮長把圖紙送到消防大隊,要求盡快拿出消防審核結論。大隊長向格當麵承諾:5日內完成3個重點項目的審核。軍中無戲言,說到做到,這是向格的一貫作風。5個晝夜裏,他們通宵達旦地工作,渴了喝礦泉水,餓了吃方便麵,困了用清涼油塗抹額頭和眼眶。第六天清晨,向格帶領兩名戰士把圖紙和審核結論送到指揮部。王指揮長看到官兵們紅腫的雙眼和疲憊的神色,握住向格的手說:“想不到你們審核速度這麼快,你們走在時間前麵,進入了未來時空隧道。”

創新的舉措:構建立體網絡化消防體係

無情的地震毀滅了生靈,毀滅了財產,也毀滅了青川縣原本脆弱的消防基礎設施,經濟損失達8000多萬元。正如有位史學家說:“災難可以磨煉人的意誌,奮發圖強。”在熱火朝天的重建大潮中,援建同胞和青川人民煥發出了頑強的意誌和加快重建的昂揚精神。一個美麗的新青川將脫穎而出,展示在世人麵前。怎樣將火魔災難徹底消滅,讓青川人民不受火險隱患和火災事故的侵害,給嶄新的青川增添綠色平安的花環,這是大隊長向格和教導員李烈斌思考的又一新課題。

在支部會上,李烈斌激動地說:“地震災難百年不遇,重建家園更是千載難逢,我們要抓住這個大好機遇,重建全縣的消防基礎設施。”大隊長向格說:“我們要依靠各級黨委、政府和援建指揮部,爭取他們的支持,加大投入,建立超前的、效能良好的消防格局。”經過反複討論和論證,大隊製定了“以消防大隊為陣地,以兩個消防站為主體,以鄉鎮消防車為依托,以義務消防隊為前哨,以群防群治為目標”的立體式網絡化的消防體係。官兵們又稱作“五個一”工程,即一個陣地、一個主體、一個依托、一個前哨、一個目標。為盡快完善“五個一”工程,發揮立體網絡化消防作用,全隊官兵付出了心血和智慧。

舍得投入的大手筆

消防大隊勇於創新和踐行的“五個一”工程,得到了青川縣委、縣政府領導的高度讚揚和支持,縣委書記吳連奇評價說:“這是縣消防大隊服務於災後重建,服務於青川經濟發展的創新舉措,各鄉、鎮黨委、政府要給予大力支持。”縣政府劃撥12畝地,修建消防大隊,規劃建設一流的營房、訓練場,裝備一流的設施,總投資5000萬元,工程已全麵啟動。

引人注目的消防站

遠離青川縣城60公裏的竹園鎮,新建樓房中,一幢七層樓高的消防訓練塔分外引人注目。這是浙江杭州援建指揮部根據縣消防大隊的設計規劃修建的占地8畝、功能齊全、設備先進、投資1000萬元的消防站,承擔周邊11個鄉鎮的消防培訓、消防宣傳和滅火任務。縣城所在地喬莊消防站,寧波援建指揮部也投入近千萬元,即將落成啟用。

為了盡快構築消防網絡,大隊要求重點鄉、鎮配置一輛消防車,其餘鄉鎮配置一輛多功能灑水車,作為灑水、滅火兩用。包片、包鄉的消防官兵多次找到鄉鎮領導和援建指揮部領導,協商落實資金,購買消防車和灑水車。消防任務較重的竹園鎮、清溪鎮已購置了消防車,有6個鄉鎮購置了多功能灑水車,其餘鄉鎮已落實專項資金。瓦礫鄉紫家壩社長趙金凱,聽說鄉上需要一台消防車,他連夜查閱有關資料,開動腦筋,把浙江臨海縣援建支援社裏的一台農用車進行改裝,安裝了汽壓油泵,焊接了容積5噸的水桶,作為消防灑水兩用車,深受群眾歡迎。

快速反應的義務消防隊

每逢節假日和火險高峰季節,在青川的縣城、集鎮和公共場所,都有佩戴袖章的義務消防隊員巡邏執勤,一旦發生火警,及時奔赴現場,快速處置,不讓火勢蔓延,不釀成火災事故。群眾稱讚這支隊伍是“情況熟、反應快、處置快、不占編製的消防兵”。

地處邊緣山區和人口較密集的木魚、清溪、關莊、石壩、竹園、沙洲6個鄉鎮都建立了一支10人左右的專兼職義務消防隊,並有辦公場地。喬莊鎮由政府財政劃撥人員工資和辦公經費,組建了編製5人的專職消防隊。其餘29個鄉鎮由應急處置分隊兼任義務消防隊。縣消防大隊每季度組織各鄉鎮義務消防隊培訓、演練一次,增強他們的業務知識和實戰能力。

群防群治抓消防

“消防工作是一項係統工程,需要各行各業齊抓共管,需要人民群眾自覺防範和治理隱患。”這是大隊長向格在對縣委綜治委領導彙報工作時,感人至深的心裏話,他要求把消防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重要內容。縣綜治委采納了他的意見,在各單位、各鄉鎮簽訂綜治責任書時,把消防工作納入了年終考核的重點工作之一。各鄉鎮也對各村、各社區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各村委會把防火滅火要求納入了村規民約,提升了群眾的消防意識,形成了全民抓消防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