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血火丹心護平安(2)(2 / 3)

全縣城鄉已經初步建立了立體網絡化的消防體係,收到較好成效。2010年1月至7月,火警和火災事故比去年同期下降10個百分點,是近10年來的最低數。在青川大地上,火災和隱患已陷入天網恢恢的境地。

特寫的大愛:危難時刻顯身手

消防官兵的赤誠忠心和大愛情操,深深銘刻在青川人民的心中,他們的動人事跡在青川大地廣為傳頌。

洪峰中搭起平安的彩虹

2009年6月16日,一場百年未遇的特大暴雨襲擊青川,霎時,山洪暴發,河水猛漲。喬莊河洪水高出警戒水位15米,沿河兩岸的建築工程大部分被淹沒。青川人民剛從地震的噩夢中醒來,又遭遇洪魔的侵襲。“要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全體消防官兵火速投入搶險前線!”大隊長向格給全隊官兵下達了出發命令。

浙江建工集團有100餘名援建職工被洪水圍困在建築工地的建築架上,水位還在上升。接到報警後,參謀李保才帶領12名援建消防官兵,手牽手,涉過齊胸的洪水,來到建築工地。他們立即牽起兩根安全繩,消防官兵們站在水中築起一道安全人牆,把100多名職工轉移到安全地方。寧波指揮長王梁慧拉著李保才的手激動地說:“感謝你們在洪峰中搭起的平安彩虹,才使我們的職工化險為夷。”

下午5時,李保才又帶領8名援建士官,駕駛一輛消防車,趕赴竹園鎮陳家壩,救援被洪水圍困的群眾。當他們搜救到一座農房時,發現年近70的曹大爺夫婦依偎在床上,洪水已淹沒至床沿。李保才和士官們把曹大爺夫婦頂在頭上抬到安全地,曹大爺熱淚盈眶地說:“感謝消防戰士的救命之恩。”。

與此同時,大隊長向格和教導員李烈斌帶領南京援建的14名士官,到喬莊鎮板房安置點與群眾、武警和救援人員一道,把兩個集中安置點的2800戶5000多名群眾疏散轉移到青川中學等安全地方,搶救價值500餘萬元的物資。

血脈相連的同胞情

“全國抗震救災優秀學生”何翠青,參加教育部、中央文明辦、團中央召開的表彰大會結束返回青川時,首先來到縣消防大隊,把一束鮮花獻給官兵,她泣不成聲地說:“是你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一定好好學習,長大成才,報效祖國。”官兵們始終忘不了搶救何翠青那生死時速的時刻。

木魚中學宿舍在地震中坍塌,何翠青和她的許多同學都被掩埋在廢墟下,消防大隊的官兵們第一時間趕到救援現場,指揮誌願者不斷從殘垣斷壁間救出100名生還者。第三天清晨,大隊長王強安和戰士郭廷林在廢墟中搜救時,發現已經昏迷的何翠青。他倆小心翼翼地抱開磚頭,撬開鋼筋水泥樓板,抱出了何翠青。她的右腿已被砸得血肉模糊,心髒在微弱跳動。經及時搶救,何翠青得救了,但她失去了右腿。

何翠青的父母在地震中也受重傷。為了使年僅13歲的何翠青揚起人生的風帆,鼓起生活的勇氣,在她治療期間,大隊官兵捐款1000元,買了生活用品、水果和牛奶,還派了一名戰士護理。消防官兵們還擠出時間到她的病床前,給她講卓亞、舒拉、劉胡蘭、草原英雄小姐妹、潘冬子、小兵張嘎等小英雄的故事。何翠青感受到了人間大愛,她高興地說:“有消防官兵叔叔的關懷,我一定身殘誌不殘,刻苦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近兩年來,每逢端陽、中秋、元旦和春節,大隊都要派一名幹部和戰士,帶上300元現金和禮品去看望何翠青,並決定由消防官捐款捐物,幫助何翠青讀完大學。

爭分奪秒的大救援

2010年2月5日12時,消防大隊的報警電話驟然響起,有人報稱:“縣糧食局車隊修理廠大門垮塌,砸壞一輛農用車,駕駛員受重傷,需要救援。”教導員李烈斌和參謀李保才帶領兩名援建士官,駕駛一輛消防車火速趕至現場。

現場顯示:翻鬥農用車從糧食局汽車隊駛出大門時,沒有放下車廂,拉垮了大門。水泥門梁和橫梁砸在農用車上,駕駛員吳師傅被卡在被砸爛的駕駛室裏,渾身鮮血,氣息微弱。李烈斌見此情景命令道:“想盡一切辦法救人!”他帶領一名士官跑到建築工地借來一台挖掘機,吊開了鋼筋水泥門梁。參謀李保才和一名汽修工用切割機割開駕駛室,抱出了渾身受傷的吳師傅,送上急救車。吳師傅愛人正欲下跪致謝,李烈斌拉起她:“大姐,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翻開消防大隊日誌,清楚地記錄著幾組數字:2008年6月至2010年7月,處置火險報警50次,處置群眾求助報警260次,為群眾做好事60件次。

青川人民都清楚地看到:哪裏有險情,哪裏就有消防官兵們拚搏的英姿;哪裏有求助,哪裏就有消防官兵們忙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