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血火丹心護平安(2)(3 / 3)

崇高的奉獻:板房警營見證忠誠

南充市消防支隊任參謀,主動請纓援建青川。2010年6月30日,當他邁進青川消防大隊警營時既驚詫又感動不已。他看到在原消防大隊三層震壞的危樓前麵,10間板房,每間12平方米,5間用作宿舍,放滿了上下床,5間用作辦公室,堆滿了辦公設施和器材。在臨公路旁邊臨時搭建了一間廚房和一間食堂,大隊的15名官兵和援建的15名官兵食宿都在這塊300平米的小天地。

任參謀對大隊長向格說:“想不到你們在這種艱苦環境裏,創造出許多災區消防工作的奇跡,是我們消防隊伍的驕傲。”向格說:“青川三年重建任務艱巨,需要保駕護航,我們自身重建隻能規劃在後期。一想到我們肩上的責任,就忘記了工作環境和條件。前來援建的戰友們也一樣,都想的是給災區人民多一些奉獻。”

這就是消防官兵們的情懷,這就是他們的內心世界。他們用忠誠和熱血書寫了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

大隊長向格和教導員李烈斌,是2009年7月上任於任重之際,他倆同戰友們一道食宿辦公在板房。簡易的板房內,沒有安裝空調,冬天不保溫,出奇的冷;夏天吸熱快,有時房內溫度高達40℃;一到陰雨天,房內更潮濕,四周牆壁上和房頂布滿細小水珠。兩年多來,他倆一絲不苟地履行職責,從未叫一聲苦,喊一聲累。他倆的家都在廣元市裏,禮拜天、節假日他倆都沒有回過家,有時是家屬帶上小孩,提上營養品來看望他們。教導員李烈斌,患有溫熱病,由於長期住在潮濕的板房,加重了病情,每天要服用清熱化溫的中藥,但即使這樣,他仍然堅持在崗位上。

援建幹部李保才,老家在河南沈丘縣,已在青川援建近2年。2010年6月21日年近六旬的母親因車禍受傷嚴重,住進醫院搶救,李保才本想回去探望母親,但想到中隊正值訓練和消防任務繁重,不能離開崗位,他隻好在電話上盡孝心:“媽媽,原諒兒子不孝,部隊有任務走不開,祝你早日康複。”母親也理解兒子:“你忙吧,災區的父老鄉親需要你們幫助,媽媽會一天天好起來。”

援建的消防戰友們,他們把深情大愛灑在青川大地上,展示了血溶於水的警民情。

援建幹部陳英凱,2009年春,結識了家在成都市婀娜嬌美的女朋友小麗,當年秋天小麗遠去澳大利亞讀研。陳英凱於2009年底來援建青川,他隻能偶爾打個電話與女友傾訴思念,並把青川的條件告訴女友。2009年寒假期間女朋友來到成都,要求陳英凱回蓉相聚,陳英凱告訴她警務忙離不開。小麗來到青川,第三天就返回成都。2010年暑假小麗又讓陳英凱回成都相聚,他又告訴女友離不開崗位,女友沉默了。戰友們關心地問陳英凱:“女朋友把你甩了?”他笑著回答:“還有希望和好,但是也要做好失望的心理準備。”

貴州總隊黔西南支隊楊炯,2009年7月來援建青川,他負責駕駛一輛消防車。他家在雲南鶴慶市,從小父母離異,由母親扶養長大。2010年4月,他母親因患嚴重精神病走失了,親戚打電話讓他火速回家尋找母親。大隊領導讓他回家找到母親,治療好轉後再歸隊。楊炯連夜啟程,回家尋找到母親,送到精神病醫院治療,一個星期後又返回到崗位。他每月要給母親支付3000元的醫療費,默默承受著思念母親和經濟負擔的雙重壓力,但這並不影響他的工作熱情。戰友們知道他的家庭情況後,都紛紛捐款幫助,大隊長向格和教導員李烈斌帶頭各捐600元,共捐款8000元,悄悄彙到醫院。

廣元支隊蒼溪縣中隊士官崔建峰,“5·12”大地震後第5天來到青川大隊援建,分工當炊事員,在簡陋狹小的廚房裏,他1人要做30人的三餐飯菜。開始沒炭燒,他就去廢墟撿柴火,每天淩晨4點起床,晚上10點過才能休息。他為了讓戰友們吃好,又不超夥食標準精打細算,杜絕浪費。兩年多來,他沒有休息過星期天,沒有探過一次家。2009年春,在河北的父母托人給他介紹了一個女朋友,父母和女友多次給他打電話和發信息,要他回去商量婚事,他反複闡述離不開崗位的道理,女朋友提出了分手,他隻能默默地接受。他為了讓前線的戰友們吃上可口的飯菜,每天變換菜譜,燒製南北口味的菜肴。由於超負荷的工作,他黑了瘦了許多,體重由剛來時的120斤下降到102斤。

這些催人淚下的故事,是青川消防官兵英勇事跡中的浪花,正是這些平凡的浪花見證了人民忠誠衛士在服務重建家園中付出的青春和熱血!

藍色的板房,見證了消防官兵的赤膽忠心!

板房裏不滅的燈光,昭示著消防官兵們去挑戰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