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古代戰爭篇(1)(1 / 3)

“皮洛士的勝利”——昂貴的戰爭

西方軍事史上,長期流傳著一個典故,叫做“皮洛士的勝利”,意思是“得不償失”。這個典故來自古希臘伊庇魯斯國王遠征羅馬的作戰經曆。皮洛士(公元前319—前272年)出身於伊庇魯斯王族,與馬其頓王室有著親戚關係。

他少年罹難,被迫離開了自己的國家,逃亡到鄰國伊利裏亞。12歲時,依仗姐夫的援助,帶兵歸國,奪得王位。但在他17歲一次出國時,政權又被敵對勢力奪走,直到22歲才又複國。他崇尚武功,有雄才大略,從小就以未來的亞曆山大自居。18歲那年,他參加了亞曆山大諸部將為爭奪權位而進行的伊普蘇斯會戰,初露鋒芒,顯示了良好的軍事才華。他先後被埃及國王托勒密和西西裏國王阿加托克利招為女婿,從此身價大增。公元前295年,皮洛士應邀幹預馬其頓王國的王位繼承權鬥爭,取得了一連串的重大勝利。因為武藝出眾,箭法超群,戰鬥勇敢,辦事果斷,人們稱讚他很像亞曆山大,以致名聲大振。

公元前3世紀初,羅馬日益強盛,相繼征服了拉丁姆和中部意大利,進而向南部意大利進逼。南部意大利的希臘移民城邦和當地的路卡尼亞人,不甘心承受羅馬的侵略,多次進行反抗,但根本不是羅馬人的對手。公元前281年,羅馬軍隊進攻希臘城邦塔蘭托,塔蘭托人便向北希臘的伊庇魯斯王國求救。伊庇魯斯王國的皮洛士國王,此刻正謀劃著對外擴張,也就欣然接受邀請。皮洛士早就不滿足於僅僅統治一個伊庇魯斯,他圖謀著正好借此機會先去遠征意大利和西西裏,然後再回師東進,征服巴爾幹,真正像亞曆山大那樣建立一個囊括地中海的大帝國。但是,他沒有亞曆山大那樣幸運,此次遠征以得不償失的勝利告終,使他最後铩羽而歸,留下一個“皮洛士的勝利”的笑柄。

公元前280年,皮洛士率領著2萬名訓練有素的步兵,3000名帖撒利亞騎兵,2000名弓箭手,500名投槍手和20頭戰象,橫渡亞得裏亞海,來到了南意大利。這支遠征軍途中雖遇風暴,受到一些損失,但就當時來說,仍可稱為一支勁旅。塔蘭托城邦許諾,將其5萬餘步兵和2萬騎兵交皮洛士統一指揮。皮洛士對塔蘭托的人馬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嚴格訓練後,便揮師奔赴戰場。為了迎擊皮洛士,羅馬首先派出了4個軍團。羅馬人當時處於不斷擴張、軍威日盛的發展時期,軍隊的戰鬥力很強,皮洛士對此也不免小心謹慎。但是,麵對這位名聲遠揚的希臘統帥,羅馬軍隊也未敢貿然攻擊。隨著皮洛士軍隊的開進,羅馬人逐漸收縮,一直退到赫納克裏亞附近,才擺開戰場。隨後,雙方進行了第一次會戰。

這次會戰中,盡管塔蘭托等盟軍對羅馬軍畏之如虎,連戰連退,給作戰帶來了不利影響,但皮洛士卻非常沉著,冷靜應敵,指揮若定。他不僅充分發揮了步兵的威力,還親率騎兵冒險進犯,直接衝鋒,並在關鍵時刻使戰象起了巨大作用。羅馬官兵同樣訓練有素,並且久經戰陣,作戰勇敢,但他們的戰馬從未見過戰象,一與戰象相遇,便嚇得掉頭狂奔。皮洛士也就趁機揮軍掩殺,大敗羅馬軍,搶占了羅馬軍營地。據說,在雙方第一次會戰中,羅馬死傷7000人,被俘2000人,是他們近幾十年作戰中最大的一次失敗。但皮洛士為這個勝利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傷亡官兵4000人,其中很多人是軍官和骨幹。

赫納克裏亞會戰後,皮洛士跟蹤追擊,揮師進軍羅馬本土,一直趕到距離羅馬城幾十裏的地方,才停下來安營紮寨。這時,羅馬城內也緊張備戰,敗退下來的羅馬軍迅速進行了整頓,得到了補充,準備再戰。羅馬周圍以及拉丁姆區,還有不少城邦如加普亞等,仍然站在羅馬一邊。皮洛士自料難以攻克羅馬城,覺得與其做一件不可能的事,不如保持一個勝而不狂的美名,於是,決定同羅馬進行和平談判。

他選派了一位帖撒利亞人作為使者。這人叫西尼阿斯,既善於辭令又具有外交手腕。西尼阿斯進入羅馬城後,在羅馬元老院裏為皮洛士進行了非常出色的說項。他奉命提出:隻要羅馬承認塔蘭托等城邦獨立,退還在戰爭中掠去的東西,皮洛士就不要任何代價而放回2000名羅馬俘虜,停止戰爭。元老院為此展開了熱烈的爭論。正在猶豫不決時,盲人阿彼阿斯·克勞狄烏斯來到元老院,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說,鼓舞羅馬人繼續作戰,提出隻要皮洛士還在羅馬,就拒絕與他談判。這次和談沒有成功,不過還是相互釋放了俘虜。這樣,雙方繼續進行作戰準備。

公元前279年4月,雙方經過冬季休整以後,在阿斯庫倫附近進行了第二次會戰。這次會戰,羅馬方麵集結軍隊7萬人,並為對付皮洛士的戰象而專門製造了一種特殊的戰車,車上裝有燒紅的炭火爐和長矛等物。羅馬人對於戰場的選擇也頗費了一番心思,阿斯庫倫附近地形起伏,沼澤很多,不利於皮洛士的騎兵特別是戰象的行動。開始,皮洛士忙於跟蹤敵人,來不及注意戰場情況,所以在第一天的戰鬥中不能隨心調動兵力,雙方也未能決出勝負。皮洛士很快覺察到了形勢的不妙,並當機立斷采取了對策,因而使羅馬人的計劃也未能實現。

第二天作戰中,皮洛士首先調整部署,搶占有利地形,巧妙地布設陣勢,使羅馬人不能繼續發揮優勢。皮洛士的步兵方陣在強大騎兵和戰象配合下,又一次發揮出巨大威力,最後把具有數量優勢的羅馬軍打敗。在這次會戰中,羅馬傷亡6000人;皮洛士軍隊傷亡3550人,傷亡的主要是伊庇魯斯部隊的精華,其中有皮洛士的一些主要將領和知心朋友,皮洛士為勝利所付出的代價而深感痛心。會戰結束時,有人向他表示祝賀,他卻非常傷感地說:“如果再有一次這樣的勝利,我就要變成沒有軍隊的光杆司令了!”由於他的這句話,此後“皮洛士的勝利”便成了人們常用的詞語,專門用來形容那些得不償失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