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江巷戰”——中法衝突戰
1884年(清光緒十年)8月23日下午,在我國福建沿海的馬尾(也叫馬江)中國軍艦與法國軍艦進行了一場短距離的“港戰”。中國軍艦損失慘重,耗費億萬銀兩的福建水師及陸上設施毀於一旦,2000多名中國海軍官兵和當地居民,或躺在血泊中,或葬身於海底。
馬尾,是一個優良的軍港,位於福建閩江下遊。距離福州16郾4千米,順流而下就是茫茫的東海。這裏青山環抱,眾流交彙,港道水深,江麵寬闊,地理環境得天獨厚,列閩、粵、浙沿海港灣優美之最,自東漢以來,這裏是從越南到洛陽水上交通的必經之地。明朝年間馬尾港成為海防重鎮。1840年鴉片戰爭後,被辟為五通商口岸之一。到了清朝江山已有了裂痕的年月,由漢族大臣左宗棠、沈葆楨倡議,在馬尾建立海軍基地,駐屯福建水師,並創立了我國第一個海軍造船廠和船政學堂。從軍事角度上說,馬尾港扼住閩江咽喉,航道險惡,有雙龜嶼,壺江,川石,五虎島,古稱“雙龜守戶、五虎把門”。這層層關卡,重重險阻,確是當時海軍基地防禦的良好屏障,可謂“固若金湯”。
19世紀70年代以後,法國加緊對越南的侵略。妄圖從越南入侵中國西南腹地。在法國迫使越南簽訂《順化條約》後,立即把侵略的矛頭指向中國。
1883年(清光緒九年),法軍在越南山西向清軍和廣西劉永福率領的黑旗軍聯合防守的陸地發動進攻,中法戰爭由此拉開了序幕。在法國軍事進攻和外交誘降的脅迫下,清政府於1884年5月與法國侵略者簽訂了《中法簡明條約》。
6月間,這個張牙舞爪、氣勢洶洶,號稱“所向無敵”的帝國主義侵略者,揚言要中國軍隊立即撤出越南,同時在諒山附近製造事端,誣蔑中國方麵破壞條約,要中國賠償軍費2億5千萬法郎。同時,法帝國主義又揚言,如果中國方麵賠不起這筆軍費,就要以武力占領中國沿海一兩個港口,作為“抵押品”。
緊接著,法國軍艦開始蠢蠢欲動,首先派軍艦進攻台灣的基隆,被守軍擊退。是年8月,法國海軍司令孤拔率領艦隊在我國東海沿岸遊弋,尋找進攻中國海防要地的突破口。孤拔認為查遍中國防務,唯有馬尾是個罅隙。於是,法艦隊以“伏爾他”巡洋艦為首的9艘兵艦大搖大擺地開入閩江內的馬尾港,準備對福建水師發動突然襲擊,一舉占領福州,達到其侵略中國的目的。
法國艦隊在中國領域橫衝直撞,清政府不但不加以阻止,反而委曲求全,派兩江總督曾國荃為全權大臣到上海與法駐華公使巴德諾議和,同時,給福建官吏下了一道“謹守條約”
“不可釁自我開”的命令。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更是被法國軍艦嚇破了膽。他說:“法人是船堅炮利,實非南北各船所能敵。”並提出所謂“以柔製剛”的辦法。主張把馬尾造船廠騰出來,讓法國海軍暫時居住,對他們招待好一點,千萬不要招惹他們。而福建沿海人民對法軍艦的入侵,卻無不義憤填膺,同仇敵愾。他們身背來複槍,手舉竹竿、長矛、扁擔、鋤頭、鐮刀,湧向法軍麇集的地區遊行示威,強烈抗議法國軍艦竄進馬尾港。憤怒的群眾用刨花稻草紮成團,澆上火油焚燒了殖民主義者的洋行。福州市郊的農民,目睹法艦在馬尾尋隙挑釁,無不咬牙切齒,紛紛要求清政府下戰表,把侵略者趕出去。
福建水師下級官兵和閩江兩岸的炮手、陸勇,求戰情緒非常強烈。不管“酷暑炎天”,還是“秋雨浹日”,他們始終“枕戈待旦,諾守勉支”,嚴密監視戰艦的行動。但是,他們的求戰情緒卻受到“不準先行開炮,違者雖勝亦斬”
的訓斥。當時,停泊在馬尾港的福建水師艦船,大部分“一”字形排列,與法艦緊靠在一起。敵艦虎視眈眈,恨不得一口把福建水師吞掉!麵對這個險境,水兵們向張佩綸、何如璋等人建議船艦應疏密相間。首尾數裏,萬一前船有失,後船亦可接戰。但海防欽差大臣張佩綸等人對士兵的正確意見置之不理。閩江兩岸的陸軍炮手們也提出堵塞河口,關門打狗。這個殲敵方案同樣遭到當權者的反對。侵略者輕易地長驅直入,從容準備,穩紮待機;而被侵略者,卻是殷勤地開門揖盜,引狼入室,聽任殺戮!當時在馬尾港的中國海軍軍艦,有輕巡洋艦“揚武”號、炮艦“福星”號、“濟安”號、“飛雲”號、“振威”號、“福勝”號、“藝新”號、“伏波”號,運輸艦“永保”號、“琛航”號以及大小火輪木船20餘艘。法國軍艦有巡洋艦“伏爾他”“杜規特寧”“維拉”“台斯當”“特降方”,炮艦“阿斯比克”“維皮愛”“豺狼”號以及魚雷艇2艘。雙方力量對比,中國海軍無疑占優勢。但是中國所有艦船皆用首錨係留,船身隨潮汐漲落轉向。艦上主炮一般裝在艦首部分,尾炮火力小,這一弱點使中國海軍在海戰中吃了大虧。
8月23日下午1時,此時正是退潮,中國軍艦艦首朝向上遊,主炮背敵,發揮不了作用。法指揮艦“伏爾他”號在法國海軍中將孤拔的指揮下向中國軍隊發起猛烈攻擊。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官兵不顧清朝政府不準還擊的禁令,紛紛將錨鏈砍斷,啟動機器,轉舵換向,並緊急集合炮兵,推彈上膛,倉促應戰。旗艦“揚武”號上英勇的水兵發揚中國民族不怕犧牲的精神,殺聲震天,以艦尾炮還擊。第一炮就打中了敵“伏爾他”號的艦橋,擊斃敵水兵多人。此時。“揚武”號已成眾矢之的,山崩地裂般的炮彈向它傾瀉過來。頓時,駕駛台起火,敵魚雷艇發射的魚雷也同時擊中船底。“揚武”號開始進水下沉。指揮官張成貪生怕死,在這關鍵時刻,不是組織士兵們搶灘救危局,而是乘小艇棄艦潛逃。與他相反,船上的水兵們卻將一麵軍旗升到主桅頂。表示艦雖亡,旗還在,人能戰,號召全軍英勇殺敵。抱定有敵無我,與艦共存亡的決心。“揚武”號被擊沉後,失去了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