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近代戰爭篇(3)(2 / 3)

朱德清點了一下,部隊傷亡已近一半了,而又沒增援,最可怕的是彈藥也將告罄。朱德正想拉上部隊拚殺上紅廟高地,但他意識到這是違背蔡鍔戰術意圖的,萬萬不可莽撞。左右兩翼,打得也很激烈,因為袁世凱又從湖南、湖北調來幾個師旅,他們同樣麵對著幾倍於己的敵人,一時打不開缺口。怎麼辦呢?朱德決定把左右兩翼敵人吸引過來,以減輕他們的壓力。他決定給敵人來狠的,刀子割進敵人肉裏去,逼他狗急跳牆,把主力調動過來。

恰好,當地老百姓前來報告,說紅廟高地左側山腰有敵軍新設的一個指揮部,其中有一個坐四人轎的大官。朱德馬上派人由老百姓帶路前去偵察,探知是敵人增援部隊的旅部。他親自指揮第一營正麵佯攻,由第二營偷襲得手,北洋軍旅長倉皇逃走,軍用品扔了一地。護國軍前後夾攻,打得北洋軍四下奔竄。

雨天路滑,不少敵兵掉進水田裏,連滾帶爬,狼狽不堪,槍支彈藥丟得滿山坡都是。朱德一麵命士兵撿了補充自己,一麵乘勝追擊,占領了紅廟高地左側。

蔡鍔冒著槍林彈雨來到朱德的前沿陣地。他見朱德就像剛從煤窯裏鑽出來一樣,滿身灰土,雙眼布滿了紅血絲,帽子上、衣服上打穿了好幾個彈洞。蔡鍔指指這些彈洞,關切地問:“沒負傷吧?”朱德詼諧地說:“將軍放心,我是福將,刀槍不入!”話音剛落,一顆炮彈在附近爆炸,朱德眼疾手快,將蔡鍔一把按倒在地。爆炸過後,兩人一骨碌爬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相視一笑,朱德還忘不了開玩笑,說:“怎麼樣,我說我是福將吧,炮彈也躲著我!”蔡鍔警惕地觀察敵陣的動靜,說:“玉階,曹錕被你揍狠了,馬上要調動主力前來攻打,你一定要頂住,我馬上組織左右兩翼乘虛進攻!”說完,匆匆走了。夜幕降臨了,槍聲稀落了下來,紅廟高地的敵人,也暫時停止了射擊,整個棉花坡死一般寂靜。

微風裏,夾著陣陣惡臭,這是陣地上來不及掩埋的屍體腐爛後發出的,刺激得人直想嘔吐。朱德知道,這是大廝殺之前短暫的間歇,雙方都在窺測方向,伺機撲向對方。他命令士兵抓緊時間喝水吃幹糧,聚積力量,準備戰鬥。

午夜,護國軍向朝陽觀附近的小樹林猛烈開炮。白天,觀察哨從望遠鏡裏發現了小樹林裏隱蔽有敵人的部隊。蔡鍔估計,這是敵人準備晚上偷襲而布置下的,他命令先不要驚動對方,待敵人主力運動到紅廟高地後,再炮擊消滅之。

真可謂一發千鈞,小樹林裏的敵人剛準備摸出樹林偷襲護國軍,炮彈便從天而降,炸得他們人仰馬翻。

指揮作戰的旅長、團長也被炸傷。

護國軍乘機占領了朝陽觀高地。

再說朱德聽得左右兩側先是響起了激烈的槍聲和炮聲,後又傳來喊殺聲。他知道,左右翼已打開了缺口,是全線攻擊的時候了。他命令山炮、機槍向紅廟高地同時開火。曹錕調集的主力,運動到紅廟高地,正欲向朱德部反撲過來,想不到朱德先下手了,他連忙指揮部隊還擊,但為時已晚,左右兩翼的護國軍從背後殺過來,子彈雨點一般掃過來,北洋軍成片成片地倒下了。朱德把手一揮,帶領衝鋒部隊越過水田,衝上紅廟高地。

曹錕的數萬之眾,好像決了堤岸的水,稀裏嘩啦全垮了。棉花坡之役,大振了護國軍的威風,吹旺了全國反對袁世凱稱帝複辟的烈火。湖南、廣西、四川等省紛紛宣布討袁。袁世凱四麵楚歌,不得不宣布取消帝製,不久便氣病身亡。

朱德在護國戰爭中,戰功卓著,被提拔為少將旅長。

“列克星敦槍聲”——北美獨立戰

列克星敦是離波士頓附近的康科德鎮還有6英裏的小村莊。1775年4月19日發生在此地的列克星敦的戰鬥,標誌著北美十三州殖民地人民獨立戰爭的開始。史稱“列克星敦的槍聲”。“列克星敦的槍聲”掀開了北美獨立戰爭的序幕。

北美大陸本來是土著居民印第安人世代生息繁衍之地。17世紀初,歐洲開始向北美移民。1607年第一批英國移民在今弗吉尼亞建立了第一個立足點——詹姆士城,從此掀起了奔向北美大陸的移民潮。從1607年第一批移民踏上弗吉尼亞至1733年最後一個殖民地佐治亞的建立,英國移民先後在北美東海岸建立了13個殖民地,這就是後來美國最初的13個州。

歐洲移民來到北美洲,同時也把歐洲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移植到北美洲來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首先在種植場迅速萌發。殖民地農業、工商業尤其是航海業、造船業、海外貿易蓬勃發展。與此同時,北美13個殖民地的居民日益融合。在獨立戰爭爆發前,在北美這個新的地域上已形成了一個不同於英國的新的民族,即美利堅民族,在不列顛帝國的疆界內出現了與英國資本主義並存的北美資本主義。英屬北美殖民地資本主義的發展合乎邏輯地提出了這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