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近代戰爭篇(3)(3 / 3)

掙脫對宗主國的依附關係,獨立地發展資本主義。

然而北美殖民地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強烈願望遭到了英國當局高壓政策的阻撓。英國殖民當局為了使北美殖民地永遠充當其廉價的原料基地和商品傾銷市場,極力遏製殖民地經濟的自由發展。英國殖民當局接連頒布一係列法令,禁止向阿巴抗契山以西遷移,禁止殖民地發行紙幣,宣布解散殖民地議會,並對殖民地課以重稅,加緊軍事控製等。

英政府的所作所為,激起了殖民地各階層人民的強烈反抗。群眾紛紛走上街頭,舉行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1770年3月5日發生了駐北美英軍槍殺波士頓居民的“波士頓慘案”,群情為之激憤。1774年英政府變本加厲,又接連頒布5項“不可容忍的法令”,使宗主國與殖民地矛盾進一步激化。北美殖民地人民忍無可忍,決心拿起武器與殖民當局抗爭。

1775年4月,馬薩諸塞的總督兼駐軍總司令蓋奇得到了一個消息:在波士頓附近的康科德鎮上,有“通訊委員會”的一個秘密軍需倉庫。蓋奇立即傳下命令,派軍隊前往搜查,沒收這些軍火。兩天以後,一支由800名士兵組成的英軍,由指揮官史密斯率領,連夜出發了。英軍在黎明前的薄霧中向前行進。

忽然,他們發現在村外的草地上有幾十個村民,正手握長槍,嚴陣以待。顯然,這是要阻擊英軍。史密斯知道這些武裝村民是列克星敦的民兵。他十分驚訝,這些民兵怎麼這樣快就知道了英軍要來討伐呢?他哪裏知道,“通訊委員會”的偵察人員得到情報後,早已飛馬急馳把消息報告給了列克星敦的民兵。列克星敦是通往康科德的必經之路,這兩個地方的民兵已經聯合起來了。第二天淩晨,他們來到了列克星敦。

隨著一聲槍響,雙方立即投入戰鬥,槍聲震響在列克星敦的上空。反對英國殖民主義、爭取民族獨立的第一仗,由這個英雄的小村莊民兵們打響了!幾分鍾以後,槍聲逐漸稀疏。民兵們因為人少,加上地形不利,很快撤離了戰場,分散隱蔽起來。有八位戰士獻出了生命。

史密斯初戰得手,非常得意。他指揮英軍進入村莊,大肆搜捕,卻始終沒有找到一個革命者。這夥殖民軍又集合起來,直奔康科德。

康科德鎮外有一條河,地勢比較險要。英軍到了鎮口,隻見家家關門閉戶,鎮上十分清靜。史密斯猜測軍火可能已經分散轉移了,就下令搜查。士兵們跑遍了全鎮,結果,除了糟蹋了倉庫裏的一些麵粉,砸壞了3個鐵炮的炮栓,放火燒了一堆木湯匙以外,一無所獲。史密斯無可奈何地聳了聳肩膀。

就在他下令返回波士頓的時候,鎮外傳來一陣喊殺聲,喊聲中還夾雜著清脆的槍聲。原來,附近各村鎮的民兵已經聚集在一起,向這裏奔來。民兵們的行動這樣迅速,後來人們把他們叫做“一分鍾人”(意思是一分鍾就能集合起來)。上午9點多鍾,三四百名“一分鍾人”包圍了正在撤退的英軍。他們埋伏在四麵八方,從籬笆後麵、灌木叢中、房屋頂上,射出了一排排槍彈,打得英軍措手不及,不斷有人中彈倒地。當英軍舉槍還擊的時候,卻找不到民兵們的人影。因為民兵在樹林裏邊走邊打,能主動出擊,而不被敵人發覺。英軍狼狽逃到了列克星敦,在這裏,每一間房屋,每一堵牆,都是複仇者的掩體,英軍再次受到這個小村莊民兵的阻擊。

戰鬥一直持續到下午,最後還是從波士頓開來一支援軍,才把史密斯的敗兵救出了包圍圈。這一仗,英軍死傷240多人。剩下的人不僅彈藥耗盡,而且餓得厲害。有個士兵說:“我48小時沒吃一點東西,帽子被打掉三次,兩顆子彈穿透了上衣。我的刺刀也被人打掉了。”身穿紅色製服的英國軍人,曆來是不可一世的,他們做夢也沒想到會被武裝的民兵打得落花流水。

列克星敦和康科德的戰鬥震動了大西洋沿岸的13個殖民地。美國獨立戰爭從此開始。幾天以後,波士頓就陷入了民兵的包圍之中,紐約等地也成立了遊擊隊。緊接著,各地的遊擊隊聯合起來,攻占了一些大據點。到了5月份,在第二屆大陸會議(就是美洲大陸各英屬殖民地代表大會。第一次大陸會議是在1774年9月召開的)上,代表們決定組織自己的軍隊並任命喬治·華盛頓為大陸軍總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