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卸下負擔,才能輕裝前行
生活中,人們常常給自己增添很多無形的包袱:曾經發生過的痛苦的和悲傷的往事;明天還沒有到來,明天無法預料的準備……我們總是在準備,就是用這樣的鎖鏈鎖住了幸福,給自己的生命增添了太多的負擔。
有一個流浪漢在看不見盡頭的路上長途跋涉,他背著一大袋沉重的沙子,一根裝滿水的粗管子纏在他身上,兩隻手分別拿著兩塊大石頭,脖子上用一根舊繩子吊著一塊大磨盤,腳腕上係著一條生鏽的鐵鏈,鐵鏈上拴著大鐵球,頭上還頂著一個已腐爛發臭的大南瓜。這個流浪漢地吃力地走著,每走一步,腳上的鐵鏈就發出嘩嘩的響聲。他呻吟著,他抱怨他的命運如此不幸,他抱怨疲倦在不停地折磨著他。
正當他頭頂烈日艱難前行時,迎麵走過來一位農夫。農夫問:“喂,疲倦的流浪人,為什麼你自己不將手裏的石頭扔掉呢?”
“我真蠢,”流浪漢明白了,“我以前怎麼沒想到呢?”他扔掉了石頭,覺得輕了許多。不久,他在路上又遇到一位少年。少年問他:“告訴我,疲倦的流浪漢,你為什麼不把頭上的爛南瓜扔了呢?為什麼要拖著那麼重的鐵鏈子呢?”
流浪漢答道:“我很高興你能給我指出來。我沒意識到我在做什麼事。”他解開腳上的鐵鏈子,把頭上的爛南瓜扔到路邊摔得稀爛。他又覺得輕了許多。但當他繼續往前走時,他又感到了步履的艱難。
後來,有一位老人從田裏走來,見到流浪漢十分驚異:“啊,我的孩子,你扛了一口袋沙子,可一路上有的是沙子;你帶了一根大水管,可你瞧,路旁就有一條清澈的小溪,它已伴隨著你走了很長一段了。”
聽到這些話,流浪漢又解下了大水管,倒掉了裏麵已經變了味的水,然後把口袋裏的沙子倒進一個洞裏。突然,他看到了脖子上掛著的磨盤,意識到正是這東西使他不能直起腰來走路。於是他解下磨盤,把它遠遠地扔進河裏。
他卸掉了所有負擔,在傍晚涼爽的微風中,尋找住宿之處。此時,他覺得自己的腳步輕鬆而愉悅,比原來快樂許多。
丟掉包袱,才能輕裝前行。
得與失是我們生命中的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說,我們每一天都徘徊於失與得之間。但很多人失不得,也失不起;對於他們來講,他們失去的不僅僅是物質,同時也會失去一個人的心理上的平衡。所以有人說,這種失去的有限的人,他們得到的也一定非常有限。什麼都想得到,隻能是生活中的侏儒。要想獲得某種超常的發揮,就必須揚棄許多東西。人生並不是隻有現在,而且有更長遠的未來。暫時的放棄是為了未來更好地獲得。
生活中,總有很多的道路需要我們去選擇。放下一些原本不屬於自己的,才能去追尋前方更加美好的東西!每一天都是一個新開始,每一天都應該輕裝上陣,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快樂和愜意。
在智者眼中似乎從來是無得亦無失,他們總能得也泰然,失也泰然。
順性而為,隨遇而安
有一位思想家說過:“不要為自己所沒有的東西感到苦惱,能享受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人,才是最聰明的。”馮友蘭先生曾說:“幸福是相對的,順自然之性便能獲得幸福。”為解釋這句話,他曾說了這樣一個小故事。
三伏天,禪院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快撒點草子吧!好難看哪!”小和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