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天涼了……”師父揮揮手,“隨時!”
中秋,師父買了一包草子,叫小和尚去播種。秋風起,草子邊撒、邊飄。
“不好了!好多種子都被吹跑了。”小和尚喊。
“沒關係,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師父說,“隨性!”
撒完種子,跟著就飛來幾隻小鳥啄食。“要命了!種子都被鳥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腳。
“沒關係!種子多,吃不完!”師父說,“隨遇!”
半夜下了一陣驟雨,小和尚一早衝進禪房:“師父!這下真完了!好多草子被雨水衝走了!”
“衝到哪兒,就在哪兒發芽。”師父說,“隨緣!”
一個星期過去了,原本光禿禿的地麵,居然長出許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來沒播種的角落,也泛出了綠意。小和尚高興得直拍手。
師父點頭:“隨喜!”
這個富有禪意的小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勉強自己。隨,不是隨便,是順性而為,不過度、不強求;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忘形
法國哲學家孟德斯鳩也說過:“假如一個人隻是希望幸福,這很容易達到。然而,我們總是希望比其他人幸福,這就是困難所在,因為一般人堅信其他人比自己幸福。”生命中的許多東西是不可以強求的,那些刻意強求的東西或許我們終生都得不到,而我們不曾期待的燦爛會在我們的淡泊從容中不期而至。因此,麵對生活中的順境與逆境,我們應當保持“隨時”、“隨性”、“隨遇”、“隨緣”、“隨喜”的心境,這樣我們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生活,需要的是一種睿智,要拿得起,還要能放得下。
順性而為,隨遇而安,隻有懂得取舍的人才會擁有幸福。
失去也是一種獲得
有位哲人說:“人生有兩苦,一是得不到之苦;二是鍾情之苦”。有很多事,既然在劫難逃,那麼就需要你去勇敢麵對,更多時候,放下也是一種選擇,失去也是一種獲得。
1976年,邁克萊恩隨英國探險隊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而在下山的路上,卻遇上了狂風大雪。每行一步都極其艱難,最讓他們害怕的是,風雪根本就沒有停下的跡象。他們的食品已為數不多,如果停下來紮營休息,他們很可能在沒有下山之前,就會被餓死;如果繼續前行,大部分路標早已被大雪覆蓋,而且,每個隊員身上所帶的增氧設備及行李等物,會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他們不餓死,也會因疲勞而倒下。
在整個探險隊陷入迷茫的時候,邁克萊恩率先丟棄所有的隨身裝備,隻留下不多的食品,輕裝前行。他這一舉動幾乎遭到所有隊員的反對。邁克萊恩很堅定地告訴他們:“我們必須而且隻能這樣做,這樣的雪山天氣十天半個月都可能不會好轉,再拖延下去,路標也會被全部掩埋,丟掉重物,就不允許我們再有任何幻想和雜念,隻要我們堅定信心,徒手而行,就可以提高行走速度,也許這樣我們還有生的希望!”
最終隊員們采納了他的意見,一路上相互鼓勵,忍受疲勞和寒冷,不分晝夜前行,結果隻用了8天時間,就到達了安全地帶。而惡劣的天氣,正像他所預料的那樣,那段時間一直未曾好轉過。
若幹年後,倫敦英國國家軍事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找到邁克萊恩,請求他贈送任何一件與英國探險隊當年登上珠穆朗瑪峰有關的物品,不料收到的卻是萊恩因凍壞而被截下的10個腳趾和5個右手指尖。當年的一次正確的選擇,挽救了所有隊員的生命;也是由於這個選擇,他們的登山裝備無一保存下來,而凍壞的指尖和腳趾,卻在醫院截掉後,留在了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