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1)(3 / 3)

探險隊失去了凍壞的腳趾,才能留下寶貴的生命。其實失去和獲得互為依存。失去青春獲得成熟和人生經驗,失去玩的時間獲得辛勤工作的報酬,失去高薪職位卻獲得渴望過的休閑時刻。失去了某種東西,必然會在其他地方有所獲得。要舍得放下,要平衡的心態對待失去,人生這枚硬幣,其反麵正是那悖論的另一要旨:我們必須接受“失去”,學會放下。對善於享受簡單和快樂的人來說,人生的好心態隻在於取舍得當。

俄國偉大詩人普希金在一首詩中寫到:“一切都是暫時,一切都會消逝;讓失去的變為可愛的。”學會習慣於失去,往往能以從失去中獲得。生活中,有很多的無奈。放棄一些,你才能去把握和珍惜真正屬於自己的美好的!放棄繁瑣,輕便前行;放棄悵惘,輕快歌唱。

人,必須懂得適時放下,這樣才能更好的獲得。

既然已經錯過,不如讓它隨風而去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人生中,我們錯過了很多人,很多事,很多的美景。早晨,窩在被窩裏睡懶覺,錯過了朝暾出岫的朝陽,黃昏,忙碌了一天的眼睛,忘記了在煙光凝而暮山紫中的夕陽西下。錯過讓你失去很多極美麗、極珍貴的東西,這時,我們總會因為錯過美好而感到遺憾和痛苦。其實錯過或許也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哈佛大學要在中國招一名學生,這名學生的所有費用由美國政府全額提供。初試結束了,有30名學生成為候選人。

考試結束後的第10天,是麵試的日子。30名學生及其家長雲集錦江飯店等待麵試。當主考官勞倫斯·金出現在飯店的大廳時,一下子被大家圍了起來,他們用流利的英語向他問候,有的甚至還迫不及待地向他作自我介紹。

這時,一名學生因起身晚了一步,沒來得及圍上去,等他想接近主考官時,主考官的周圍已經是水泄不通了。

他錯過了接近主考官的大好機。這時,他看見一個異國女人有些落寞地站在大廳一角,目光茫然地望著窗外,他想:機會已然錯過,身在異國的她不知道是不是遇到了什麼麻煩,或許自己還能幫上忙,於是他走過去,彬彬有禮地和她打招呼,然後向她做了自我介紹,最後他問道:“夫人,您有什麼需要我幫助的嗎?”接下來兩個人聊得非常投機。

後來這名學生被勞倫斯·金選中了,在候選人中,他的成績並不是最好的,但是他卻無心插柳柳成蔭。原來,那位異國女子正是勞倫斯·金的夫人,

原來錯過了溫暖的太陽,收獲的並不一定是遺憾,等待你的也可能是燦爛的星光。不要為錯過而惋惜,失去的折磨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獲。放下已經錯過的東西,是一種境界,“要眠即眠,要坐即坐”。如果一個人百種需求、千般計較,自然談不上是真正的放下,又如何會有覺悟呢?

放下是一種覺悟。人生每一個岔口的選擇其實沒有真正的好與壞,隻要把人生看成是自己獨一無二的創作,就不會頻頻回首。人生隻售單程票,過去的就過去了,更重要的是走好後麵的路。生活中原本是有許多快樂的,何必去糾結那些已經過去的閑愁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