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reference_book_ids\":[6833642803587714061]}]},\"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即便是最高級的電腦,內存都有上限,而人的注意力局限性就更大了。比如你盯著一隻爬行的螞蟻,你仔細從頭到腳地觀察它,都不會有什麼困難。但如果你觀察的是一個被捅了的螞蟻窩,需要你盯著那幾百上千隻同時爬出來的螞蟻,不出三秒你就會視線模糊、腦袋發蒙。這就是信息過載導致大腦【當機了】。在大腦【重啟】的短暫過程中,人的意識阻抗很低,這就是實現催眠【突破】的最佳時刻。
采藥深山
細雨紛紛,乍暖還寒。空空陪女巫進山區,去拜會一位老中醫。
老人家大多時候住在鎮上,他的醫藥鋪就開在鎮中心。
而每年的這個時候,他會帶著徒弟住到離鎮子有點距離的山裏,因為進山采藥的季節又到了。
空空還摸不著玄之又玄的中醫法門,搞不懂草藥的分類,但作為博物學愛好者,在這起伏的山巒間,有奇趣無窮。
盤山路修得不錯,車窗外滿眼的綠意像藤蔓一樣肆意攀到心中,讓人感覺自己都變成了一株植物,融入這片大自然的生命群落。
停好車,空空和女巫沿溪而行。雖然已不是第一次來,但新鮮感絲毫不減。高山密林間的鳥語讓人備感愜意,即使背負著行囊也覺得挺輕鬆的。沿著苔痕斑斑的台階拾級而上,經曆了幾度“曲徑通幽”,徒步走了十多分鍾後,終於來到一片開闊地。就像鳥的巢、蛇的洞、獸的窩,一棟吊腳樓像擁有生命的精靈一樣出現在這片山林之中,沒有絲毫的違和感,似乎大自然當中屬於人類的居所就該是這個樣子。老中醫正在門前小半個籃球場大小的晾曬場中翻曬著好多空空叫不出名字的藥材。
終於到達目的地,空空興奮得老遠就打起了招呼。老人家的態度很從容,沒有過度的熱情,反倒讓空空感覺不到生分,心裏琢磨著:“賓至如歸”的客套往往提醒著“你的身份是個陌路過客”,那才是用禮貌劃清安全社交距離的方式吧。
老中醫一點看不出“老”:留著寸頭,比起空空的塊頭來,顯得很瘦小,已經年近七十了,臉龐有了歲月的痕跡,但絲毫不顯滄桑。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空空覺得眼前這位長者就是“采藥人”的代言人。
老中醫在這裏住的時間長短是根據采藥季節和病患的需求而定,每年累計起來住不到半年,所以一樓沒有像這個地區的農戶那樣養禽畜,而是作為藥材的儲藏空間;人住在二樓。女巫安頓著行李,空空趴在欄杆上欣賞以往在城市看不到的風景。俯,沿著山勢流淌的淙淙溪流歡快而靈動;仰,點綴著花果的樹梢上,葉片沙沙作響,張揚著生命的綻放。
詩意的棲居也離不開現代的便利,想著在這兒要住20 天,空空趕緊看了看手機網絡——網絡信號果然很原生態。
和社會的連接弱了,正好強化與自然的連接。
空空正在自我安慰著,手機接到小玉的提醒信息:“來訪者那邊已確認,距離案子開始還有90 分鍾。”
“我害怕人”
為了讓來訪者了解自己的專業水平,建立基本的信任,空空在進行完整周期的催眠幹預之前,會給來訪者安排一次催眠體驗。這位叫纖沫的來訪者在感受催眠體驗之後杳無音訊已經一個半月了,空空拿著她的基本資料重新翻看起來。
女,27 歲,單身,本科學曆。隻與母親關係良好,朋友隻有一兩個,無法與人建立親密關係。總處於緊張、恐懼、焦慮的情緒當中。每每與人交往或是處理工作事務,腦子裏就會有個很清脆的聲音在說:“反正你做不好,肯定完不成,你不行。”隨後果然這些事務就進入“完蛋”的模式,導致她做事拖延、抗拒。
至於起源,她認為最開始是因為八九歲時在學校裏不太得到認可,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但當時僅此而已,徹底爆發是因為11 歲時的一次轉學。
父親將我轉學到他的大哥,也就是我的伯父那邊,住在他家裏。伯父伯母並不喜歡我,常常會挑剔我的種種不是,否定我的朋友,等等。甚至我在路上與男同學一次偶遇的談話,都會被認定為早戀。以我住他們家為理由,伯父一家向我父母索取大量財物,並聯合我祖父祖母和我爸的兄弟姐妹孤立我們母子。最嚴重的時候,我每次去祖母家,全家沒有一個人看我一眼,和我說一句話。我做任何事情都是錯的。
“來訪者是女性,為何稱母子?是我想多了嗎?”空空腦子裏有念頭一閃而過。
舉個例子,我去祖母家吃飯。我吃東西比較慢,還沒吃完他們就開始收碗筷。我一著急,碗滑落到桌上,發出了聲音,祖母為這點事就能大哭大鬧。我因為暈車而臉色不好,惹得來接我的叔父有意見,就能導致連續三年全家二十幾口人不和我說一句話。後來慢慢地大概過了兩三年,我開始對去祖母家產生恐懼,不願再去。可是我父親為此暴跳如雷,從此以後和我關係一直不好。他讚同他的家人,一切都歸罪於我,甚至有過拋棄我的舉動。”
“整個家族都遷怒於這個小女孩,父親也不保護她,因為重男輕女嗎?”空空聯係著“母子”的說辭,邊考慮邊往下看。
因為他們的挑剔,我開始恐懼和人交往。麵對他人總是神經緊繃,擔心自己舉動、言語出錯。可是越擔心越出錯,實在心累,後來就更怕和人交往了。當時是未成年人,沒有任何好的應對方式,隻想逃避、躲開。現在好像成了條件反射。
前十幾年為自己不能得到認同而傷心難過,覺得自己很壞。現在則是為不能正常進行社交活動而焦慮,心理壓力很大。尤其是在工作中無法進行人際交往,甚至會逃避與人交往的場合。
這種狀況對生活、工作的影響已經很嚴重了。我不能完成任何一件工作,而且我有了放棄婚姻的想法,隻想在自己的小窩裏待著。因為我無法對任何人有安全感。
說實話,在屏幕背後和我媽麵前,我是個開朗幽默的人,可到了人前就不行了。比如,你的助理給我關心祝福,並給予建議,我內心的反應是:“放心吧,親愛的,我不會放棄治療的。”可話到嘴邊,就隻有一個淡淡的“謝謝”。
“小玉對來訪者還挺暖心的嘛!”空空笑了笑,繼續看著谘詢記錄,回憶著一個半月前的對這位來訪者的催眠:首先是做能量球蔓延的放鬆練習,能量球是金色的,蔓延過後的身體是透明的。
跟著空空的引導,能量球融化、揮發、氣化,纖沫能想象自己身處一團霧氣當中,準備就緒。
“我們即將進入夢境,在那裏你是主宰者。沒有任何事物可以對你造成任何傷害,整個過程你會非常安全,我也會全程陪伴你。你準備好了嗎?”
“好了。”
因為她沒有表現出軀體反應,空空直接外科手術式地找尋她最嚴重的困擾。
“3——2——1!”迷霧散去,纖沫看到了那個她最不喜歡的環境——她的祖母家。
祖母家的廳裏有十幾位親戚,都是她認識的,最凶惡的是像狼一樣的嬸嬸、像熊一樣的祖父祖母。還有其他人,叔叔們像黃鼠狼,姑姑像雞,姑父倒是像一縷陽光。
而她在一個金色而透明的殼當中,是一個端坐蓮台的熟睡嬰兒。
“嬰兒熟睡?典型的保護性心理退行!”空空瞬間的判斷像彈幕一樣出現,既提示著分析的思路又不影響催眠的節奏。
“蓮台周圍是一種黑色的黏稠得讓人窒息的物質。”纖沫繼續說。
構造有點意思,照例拆分、具象、人格化。案子難度不算大,空空的思路非常清晰,對將要實施的步驟也像庖丁解牛一樣嫻熟。
金色而透明的殼變成人的形態,是一個八歲的小姑娘,叫陽光。
黑色的黏稠物質變成一個二十多歲的妖媚的狡猾的女人,叫狐狸。
那個蓮台上熟睡的嬰兒才是纖沫的主人格吧,喚醒和成長都需要能量。空空考慮著下一步如何進展。
“我們試試能不能叫醒那個嬰兒?”空空試探著。
“狐狸不讓我們靠近蓮台,陽光沒有太多的主動性,隻是想變成盾牌隔離在你和狐狸之間。”
一個護著蓮台,一個隔離狐狸,還出現了我的形象?越來越有趣了,先來做個支線任務吧。
“你看看我在你的夢境中是什麼形象。”空空問。
其實空空清楚,這個答案其實就是纖沫的潛意識對空空的具象投射而已。
“一個渾身發著白光的穿著風衣的人。”纖沫答道。
“喲!跟我在自己夢境裏看到的自己是一樣的,一個不帶武器和防具的行者。可能是因為不缺乏安全感吧!”空空有點小興奮。
既然已經白衣翩翩,那就瀟灑點,直掛雲帆濟滄海吧。
空空準備擂響戰鼓了。
“所有子人格產生的初衷都是服務於主人格的,所以肯定其作用、認可其功勞是解構子人格的常用方式。”空空講解了方法後,纖沫選擇從狐狸開始溝通。
“為了保護我,你要保持這個形象和屬性,這些年辛苦你了。”纖沫直接對狐狸表達了認可和理解,之後雙雙泣不成聲。
進展順利,空空首戰告捷。
“接下來輪到陽光了?”空空問。
“狐狸沒有阻止你的意思,陽光也就沒阻隔在你們中間了。”纖沫說。
那目前就沒有和主人格不對付的子人格了吧?可以試著直接強化主人格了。
空空本來想自己把手放到蓮花台上,幫助纖沫一同給熟睡的嬰兒輸送能量,但突然意識到自己作為外力,形成直接幹預的能力很有限,得調動纖沫夢境中那些內部能量,比如狐狸和陽光。
“你問問狐狸,她願意協助你和這個嬰兒嗎?”空空試探著問。
“她同意了。”剛才達成了和解的子人格也和纖沫有了一致的目標。
黑色的狐狸變成一團白色的能量,融入嬰兒的身體裏,那個蓮花台也從金色變成了藍色。熟睡的嬰兒醒了,站起身來,長成了十六七歲小姑娘的樣子,衣著的主色調也是藍色,叫阿狸。
阿狸麵對那些凶獸一樣的親戚時,身邊多了一條狗。阿狸說那是她召喚出來的。
嗯,忠犬嘛,增加安全感的守護者,無妨。還剩一個子人格!
八歲的陽光躲在空空身後,有點怯生生地看著阿狸。
“哎呀,真被我老媽說準了嗎?當年我在讀小學的時候當孩子王,她就預言我能勝任的職業肯定包括幼兒園的老師。現在連低齡的子人格也往我身後躲,我當真很有親和力和安全感嗎?”空空有點哭笑不得。
“這個局麵,估計你能搞定吧?”空空不喜歡大包大攬,在來訪者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都交給他們搞定。
纖沫敘述著夢境中的進展。陽光和阿狸進行著對話,兩團能量——或者叫兩個人格達成了和解。阿狸主動伸出手,陽光慢慢靠近,兩個人擁抱在一起,額頭碰著額頭不說話。
她們四目相對,纖沫感覺非常溫暖。
之後,陽光融入阿狸的體內。
這個場景中的子人格都整合完畢了。阿狸現在是一個不到20 歲的很漂亮的少女。白色皮膚,古靈精怪,身後有藍色的尾巴在擺動。
60 分鍾,剛好收工。空空讓纖沫給此時的畫麵定格“拍照”。畢竟這一次隻是部分整合,如狼似虎的親戚們還沒開始出場呢。
“那個擁抱的感覺太好了,我能回夢境再享受一下那種感覺嗎?那是我似乎從來沒感受過的發自內心的溫暖體驗。”
纖沫對剛才的體驗戀戀不舍。
“當然,夢境裏你是主宰者。但我有個建議,你重回的夢境最好隻限於這個場景當中。每個人的潛意識終歸都是深不可測的,組成的夢境也都光怪陸離。所以非專業人士不宜獨自探索,尤其是沉溺其中更是難免會出問題。”空空的語氣溫和,卻帶著警示。
“我明白了,謝謝空空。”
“好,不打擾你繼續感受溫暖了,再會!”空空心裏其實開心得很,對這次催眠的效率挺滿意,但還是雲淡風輕地來了個幹脆的結束語。
因為交代小玉晚些再聯係纖沫,所以空空拿到她的反饋已經是第二天了:“心理師很棒,技術很嫻熟。見識到催眠的有趣和奇妙了。整個體驗不錯,子人格修複有很大的作用。整個催眠過程很舒服,整體目標差不多完成三分之一吧。我對空空的接納度比較高,可以給我預約一個周期。”
誰知道,這一“預約”就是一個半月。之後纖沫出了趟差回來,第一時間預約了催眠。不同的是,她此時早已遠離了“熊狼出沒的祖母家”。而空空卻身處深山老林裏,不知道周圍有沒有虎豹盤踞。
三個子人格
電話準時響起,空空暗自慶幸通話質量還不錯。
兩人聊著上次催眠之後的情況。除了印證了反饋給小玉的內容,纖沫還說起自己對淺催眠興趣挺大,搜集了一些相關資料,也學著自己做了些放鬆練習。
“這下可省事兒了,她自己練習過放鬆,以後的催眠導入我就更輕鬆了。”空空心想。
比起有的來訪者單純依賴心理師作為向導和腳夫,自己完全撒手不管,纖沫表現出了主動性,就像一個額外鍛煉自己耐力、技巧的登山者。
空空讚許了纖沫的積極作為。
受到了認可的纖沫似乎打開了心門,接著說:“我覺得自己在感知別人情緒方麵還挺有天賦的。”
“是的,我也這麼認為。”空空從第一次的催眠中就已經能感覺出來,“那麼這次的夢境,你準備解決什麼問題?”
“希望能夠緩解或者控製我跟別人相處的時候,過於強烈的戒備心和隔閡感吧。”
“好的,你選定目的地,我帶你過去。開始吧!”
精準的目標配上積極的態度,這種高效的造夢節奏讓空空很自如。
放鬆,想象……頭頂的白光溫暖照耀,纖沫快速進入了狀態。
“這種程度的導入確實省事,但太過輕鬆,對我的導入水平提升還真就沒有幫助。”空空琢磨起來。
導入催眠狀態的方式可以有千百種,但歸根結底就是一個目的——通過受試者的意識阻抗。
最普遍的方法是催眠師出示“可信任身份”。
比如在舞台表演中,催眠師會說:“所有的催眠都是自我催眠。”“你進入催眠狀態不代表你被控製,而是你擁有出眾的想象力和專注力。”諸如此類。這就把催眠師的身份變成了有表演欲望的觀眾“能夠信任的助手”。
在心理治療時進行的催眠更不用說了,來訪者是付費的雇主,催眠師則是雇員,所以“可信任的身份”是天然的。
而且時間就是金錢,來訪者內心的潛台詞往往是:“你能不能快點催眠?要是30 秒能搞定就別拖延成1 分鍾,耽誤時間就是浪費錢!最關鍵的是,那是我出的錢!”
在空空看來,站在催眠界頂端的達人可不止會變著花樣地出示“可信任身份”。他們深諳催眠的原理,會在不需要征得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實現對當事人意識防線的“溫柔的野蠻突破”。
原理其實很簡單——即便是最高級的電腦,內存都有上限,而人的注意力局限性就更大了。比如你盯著一隻爬行的螞蟻,你仔細從頭到腳地觀察它,都不會有什麼困難。但如果你觀察的是一個被捅了的螞蟻窩,需要你盯著那幾百上千隻同時爬出來的螞蟻,不出三秒你就會視線模糊、腦袋發蒙。這就是信息過載導致大腦“當機了”。這也是為什麼小偷選擇下手的場合常常在人潮湧動、前推後搡的車廂或者是行人要左顧右盼觀察紅綠燈和來往車輛的十字路口的原因。
信息過載現象除了表現為視覺的幀數過載,如盯著被捅的螞蟻窩或是旋轉的風扇葉片之類;還可以是聲音的高頻重複,比如洗腦神曲;也可以是加上嗅覺、味覺、觸覺的注意力過載。隻要掌握原理,將感官通道組合運用,突破意識防線的方式自然就變化無窮。
一般人的注意力無法同時處理9 個以上的信息。一旦需要注意的東西超過了最大限度,人們就從手忙腳亂變成手足無措,導致意識的阻抗係統癱瘓,需要進行“死機後的重啟”。就像盯著亂哄哄的螞蟻窩三秒之後,你得讓自己的注意力從失控轉變為可控,重新回到視線清晰、頭腦清醒的正常狀態。而在這個“重啟”的短暫過程中,人的意識阻抗很低,這就是催眠師實現“突破”的最佳時刻。
這種“野蠻突破”的難點不僅在於“突破”的時機和方式,還在於如何保持“溫柔”,不被受試者察覺和打斷。
穿過籠罩的白霧,纖沫的夢境展開,來不及細琢磨,空空得跟進案子了。
出現的第一個生命,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女性。火紅的頭發和火辣的身材,她擁有能夠黏住人們視線的外形。
所處的環境是一個半圓形的廳,現代感和科技感十足。
陽光從她身後照射過來,由於光照的角度,她的五官有些陰暗,隻能看到輪廓。她的名字叫作K,此時的情緒比較溫和。
“給這個畫麵拍張照並取個名字吧。”空空說。
“好的,名字叫異度空間。”纖沫給畫麵取好了名字。
空空沒找到明顯需要切入的點,提示纖沫先總體上看一圈再說。
空空陪纖沫走向第二個生命,通向他的路上,一路都是玻璃匝道,匝道外麵的景象荒蕪而破敗,猶如廢墟一般。
這是一個留著黑色短發的男性,東方血統。身材非常健壯,有點像施瓦辛格,手上拿著大號的衝鋒槍。他的名字叫東方。
纖沫看著東方,感覺自己渾身不自在,甚至有些恐懼。
“你回頭看看我,此時我是什麼形象?”
“還是一襲白色風衣,身上散發著金色的能量。”
“纖沫從我這兒能獲得的安全感還是挺可靠的,那麼她的恐懼感也就不是事了嘛。”想到這兒,空空請纖沫做選擇,“你覺得讓我繼續待在你身後,讓你保持目前這樣的獨立姿態比較好,還是擋在你前麵,讓你能有更多的安全感?或是我跟你肩並肩?”
“你先站在我身後吧。”纖沫做出的選擇也正是空空希望的。
如果纖沫選擇依賴,讓空空擋在她前麵或是與她肩並肩的話,她解構情結後吸納到的能量會大打折扣,而且還可能因為對心理師的依賴而產生新的情結。所以即便纖沫這次做出了依賴的選擇,空空也會在接下來的操作中逐步讓她獨立麵對。
接下來該去見見第三個生命了。
這是個十七八歲的小姑娘,頭戴花環,身著白色連衣裙。空空感覺似曾相識。
“像上次夢境中的那個小女孩嗎?好像是叫阿狸?”
“對,就是她。”纖沫肯定了空空的判斷。
再接下來,纖沫讓三個生命融合成一個生命。耀眼的白光暗淡之後,纖沫發現阿狸和K 融為一體,成了長大後的阿狸。
而之前那個壯碩的東方的形象變得更加清晰,衣服上不僅有血漬,還散發著血腥味。他對周圍的環境非常冷漠,甚至應該叫冷酷,顯得更加有掌控力和力量感。
空空還沒有發問,纖沫開始說話了。
“我感覺東方與自己最近表現出來的狀況非常的相似。”
空空暗暗給她的自我覺察能力點了個讚。這麼主動地剖析自我,自然會收獲滿滿。
阿狸應該是纖沫心儀的主人格,而東方這個子人格沒法融合,說明情結還沒解構。空空分析著情況,往下推進。既然情結在夢境當中的呈現方式是能量源,那就找找東方的能量源在他身體的哪個部位吧。
這種查找能量源所在位置的方法很高效,空空在各種不同的案子當中得到實證。能量在胸部往往是關於情感,在腹部則通常指向性取向的不同和性壓抑,在手腳則常常與行動和支持有關。而能量在頭部,大多數情況是觀念和思維模式出現了不協調。
至於支撐這種方法的原理,很難歸結於是天生的器官功能還是後天受到的教育暗示。或許如柏拉圖所言,人的“靈魂”分為理性、激情、欲望三部分,分別處於頭、胸、腹。
“在頭部。”纖沫很快就找到了。
“我們變小,飛到能量中去看看吧。”空空自如地引導著。
“找到了,是在大腦的深處,一個藍色的發著光的能量球。而且跟我有了聯係,是通過一束光的形式。”纖沫的感知力確實比一般人的水平強很多。
空空擔心純粹的能量形式不夠具象,操作起來不方便,於是讓她把場景轉換成自然的生態。
纖沫瞬間就置身於崇山峻嶺中,能量源在一個泥土構成的地下洞穴裏麵,是一把劍。
“那把劍非常鋒利,非常有能量。不,我看到的不隻是一把劍,那個能量球在劍身若隱若現,發著藍色的光,還有一條線一樣的東西跟我連在一起。”
“連在你身體的什麼部位?”
“是腹部。”
這就對了。腦部的情結作用於腹部,意味著觀念導致性壓抑或取向偏差,完全符合她的情況。空空聯係著之前的信息,驗證著初步結論。
“接下來讓那個能量球變成人的形態。”
“變成了東方。”
“不,東方隻是它的外在表現,我們在內部看到的是它真正的樣子,不是東方,你繼續觀察能量的變化。”
“能量完全加持在那把劍上了。”
說好的人格化怎麼最後加持到那把劍上了?人劍合一,變成了劍人?
空空突然意識到了:沒錯,確實有人!
“那把劍如果威力很巨大的話,說明持劍者需要倚重這把劍的威力,那麼持劍者就不見得是多麼厲害的角色。要不然,可能就像我一樣,穿著白色風衣來去自如,根本不需要武器和防具了。所以你試著來找找這個持劍者是誰?”
話筒無聲,更顯得窗外山間的溪水淙淙和鳥鳴啾啾遺世獨立。一分鍾的時間短暫而漫長,不知道纖沫經曆了怎樣的波瀾。
“持劍者是我,15 歲時候的我。”纖沫的覺察力確實不錯,終於順利找到了答案。
“嚐試著向15 歲的自己了解一下這把劍的來龍去脈,畢竟這把劍這麼強大,很可能占用了你很多的能量。”
纖沫開始了詢問,問15 歲的自己為什麼選擇用這把劍。
接著她感受到這把劍向她傳遞出非常多的負麵信息,或者說是15 歲的自己給她展現了非常多的不堪的畫麵。畫麵對她造成了情緒的觸動,從貪婪到歧視,再到憤怒和怨恨,記憶裏的片段清晰放映著,人性的醜惡麵差不多都展現齊全了。
具體畫麵是什麼,空空沒有過問,這也是淺催眠造夢的好處。一來來訪者不需要泄露隱私;二來不浪費時間來陳述;三來避免了來訪者的敘述進入沒完沒了倒苦水的祥林嫂模式;四來心理師不需要接受負麵的心理暗示,被這些情緒影響。
空空更感興趣的是這一團能量如何才能被纖沫轉化吸收,納入循環,因為這才是解決問題的真正關鍵所在。
當然,淺催眠造夢也沒這麼簡單。如果心理師無法穿過阻抗,不光找不到情結,還可能會使當事人的情結藏得更深;如果心理師無法解構情結,就根本無法推動進展,這就可能會使當事人的情結變得更加複雜。而不管遇到怎樣複雜的情況,隻能憑心理師的“內功”隨緣應化。因為個案各不相同,所以造夢這檔子事,除了基本原理之外,並無流程化的套路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