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這些已經頗具說服力的數字,我們還需要補充什麼嗎?當然不需要。因此我們完全讚同統計學家皮凱恩做出的以下演算:用倒在炮彈下的傷亡人數除以大炮俱樂部的會員人數,他發現每個會員“平均”殺死過超過2375個人。
仔細研究這個數字,顯然這個博學的俱樂部唯一感興趣的是冠冕堂皇地打著仁慈的幌子去摧毀人類,還把改善後的戰爭武器看作文明的工具。
這是一個索命天使組織,卻也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人群。
需要補充的是,這幫勇氣可嘉百折不撓的美國人,不僅僅致力於公式計算的研究,他們還親自奔赴戰場,甚至獻出自己的生命。他們中間有各種軍銜的軍官,有中尉或將軍,還有各年齡層的軍人,有剛剛開始戰爭生涯的新兵,也有老死在炮架旁的老兵。很多人永遠地留在了戰場上,他們的名字則被載入了大炮俱樂部的光榮冊,而在戰爭中活下來的那些人大都傷痕累累,帶著無可非議的勇敢標記:拐杖、木腿、假臂、掛在吊鉤上的手、橡膠下顎、銀子修補的顱骨、鉑金鼻子,可謂是傷的五花八門。前麵提到過的皮凱恩還做過一個統計,在大炮俱樂部裏,四個人加起來都沒辦法擁有一條完整的胳膊,而六個人也就隻分到兩條腿。
不過這些驍勇的炮兵對此不以為然,每當聽到戰爭新聞報道說敵方傷亡人數是他們消耗炮彈數的10倍時,他們總是感到由衷地自豪。
然而有一天,那是悲涼淒慘的一天,從戰爭中活下來的人們簽署了和平協議。爆炸聲逐漸停息,迫擊炮停止了轟擊,榴彈炮從此沉默不語,還有那些炮彈,它們低著腦袋,灰溜溜地撤回軍火庫,圓炮彈成堆地堆積在倉庫裏,戰爭的血腥回憶漸漸褪色。肥沃的土地上棉花瘋狂地生長,喪服不再隨著痛苦被磨損,大炮俱樂部自此陷入了深深的無聊中。
但仍然還有一些頑固的工作者,埋頭致力於彈道計算中;他們總是夢想著能製造出巨大威力的炸彈和前所未有的炮彈。但是脫離了實際,這些空洞的理論又有什麼意義呢?俱樂部的大廳日益荒涼,傭仆們在候見廳裏打著瞌睡,發黴的報紙鋪散在桌上,陰暗的角落裏傳來悲傷的呼嚕聲,大炮俱樂部裏的會員們,曾經戰績赫赫的他們,如今因那討厭的和平局勢而沉寂,也隻能在虛無的炮彈學裏做做夢了!
“這可真讓人受不了!”有一天晚上,正直的湯姆·亨特說道,他的兩條木腿在吸煙室的壁爐裏烤著,“無可事事!沒有指望!這樣活著真無趣!那些每天早晨被歡快的炮彈聲叫醒的日子究竟哪兒去了?”
大炮俱樂部裏的會員們,曾經戰績赫赫的他們,如今因那討厭的和平局勢而沉寂,也隻能在虛無的炮彈學裏做做夢了!
“那些日子再也回不來了,”活潑的畢斯比試著伸了伸早已不在的胳膊回答道,“那時多麼快樂啊!剛剛發明出榴彈炮,就迫不及待地拿到敵人麵前試驗;然後帶著謝爾曼領導的鼓勵或是麥克萊倫領導握過的手回到營房!然而,今天,連將軍們都回到他們的櫃台旁,不但不發射炮彈,反而去做沒有任何威力的棉花生意!啊!炮神巴爾波2啊!難道炮彈的未來就這樣斷送在美利堅合眾國了嗎?”
“是呀,畢斯比,”布隆斯貝利上校喊道,“真是失望之極!想當初我們舍棄平靜的生活,致力於持槍打仗,我們背井離鄉奔赴戰場,我們勇敢向前,兩三年之後,卻得放下這辛苦換來的戰績,回到這裏,整體手插在兜裏,無所事事,真讓人沮喪!”
話是這樣說,但這位驍勇的上校卻沒表現出任何遊手好閑的樣子,倒不是因為他沒有口袋可以插手。
“而且再也不會有任何戰爭的希望了!”赫赫有名的J.T.馬斯頓接話道,一邊用手裏的鐵鉤貼著他那馬來樹膠做的腦殼擦癢,“正當大炮學前途光明的時候,卻沒任何指望了!我跟你們說,今兒早晨我剛完成了一份旨在改變局勢的詳細圖紙,還附有平麵圖、剖麵圖和立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