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巴比康主席的報告(1 / 3)

10月5日的晚上8點,位於美國聯合廣場21號的大炮俱樂部裏,人們蜂擁而至。居住在巴爾的摩城的所有圈內會員全部應邀前來。那些通訊會員、媒體也都接受邀請,搭車來到城裏,出現在各個街道上,成百上千的人把會議廳的走廊、過道擠得水泄不通,以至於到來的學者都找不到落腳的地方,隻能退回到隔壁的房間裏、走廊的盡頭甚至外麵的庭院。他們和普通民眾一起聚集在門旁,都想擠到最前麵幾排,他們以自治政府思想熏陶下的特有的自由方式,推啊、擠啊、撞啊,急切地想了解巴比康主席報告的重要內容。

那天晚上,在巴爾的摩城的外國人,即便是有萬兩黃金的富翁,也別想獲準進入大廳。這晚的大廳專屬於常駐會員與通訊會員。任何其他人在這兒都找不到座位,哪怕是巴城裏的顯赫貴族、議會的行政官員也不得不混在市民中間,以便盡早得知裏麵傳來的消息。

不過這大廳的場麵看起來還真是壯觀。大廳的寬敞和用途恰好相得益彰。基座是粗壯的迫擊炮澆鑄在大炮上鑄成的高大圓柱,這些柱子支撐著精美的拱門架,上麵是用打洞鉗打造的鑄鐵花邊。盾形鐵板上陳列著喇叭口短銃槍、喇叭口火槍、十五六世紀的火槍、卡賓槍等各式各樣的老式、新式武器,它們縱橫交錯地交織在牆上,看起來別致秀麗。由上千支手槍組成的煤氣掛燈噴出熊熊火光,在小短槍圍成的花簇燈飾和槍杆製成的燈杆的映襯下顯得更加燈火輝煌。炮彈模型、青銅炮樣品、被子彈打得千瘡百孔的靶子、被俱樂部炮彈炸碎的鋼板,一根根送彈棍和一杆杆炮膛刷做成的什錦拚盤,一個個子彈穿成的項鏈、一排排炮彈粘成的花邊,總而言之,一門大炮的所有零件通過各種各樣的重新排列組合,讓人眼前一亮,甚至產生一種它們的真正用途是裝飾品而非殺人的錯覺。

在光榮台上,可以看到華麗櫥窗後麵擺著一塊被火藥炸裂且變了形的炮座,這就是J.T.馬斯頓大炮珍貴的殘骸。

在大廳的另一端,主席和他的四個陪同秘書占據了一大塊平台。主席座椅建在一座刻有雕花的炮架上,整個整個看起來像是一門32英寸長的迫擊炮。座椅安在轉軸上,能90°九十度角旋轉,這樣總統能夠通過椅子的旋轉,擺脫炎熱天氣帶來的不舒適感。他的辦公桌是由六門海軍大炮支撐著的一塊巨大鋼板,桌上擺了一瓶墨水和一個鈴鐺。墨水瓶用精心雕刻的大口徑火銃炮彈做成,形狀像左輪手槍一樣的鈴鐺能發出叮當聲。在這場激情澎湃的討論進行時,這款新式鈴鐺隻是剛剛勉強能壓住大批興奮過度的炮兵的噪音。

在辦公桌前麵,數排呈之字形擺放的長椅就像防禦工事裏的封鎖壕一樣,構成了座座碉堡與段段碉堡之間的護牆,上麵坐滿了大炮俱樂部的所有會員。那晚,可以說“堡壘上的人”摩肩接踵。因為大家都了解巴比康主席,如若不是特別重要的事情,他不會這麼正式地發出通知,煩擾他的同事們。

英庇·巴比康是個40歲左右的男人,沉著、冷靜、嚴肅、嚴謹、做事專心致誌,如精密計時器一樣準確,性格堅定不移,禁得住任何考驗,雖沒什麼騎士風度,卻冒險精神十足,而且能將大膽的想法結合實際。一個典型的新英格蘭人,北方殖民主義者,還是斯圖亞特王朝的死對頭——圓顱黨5的後人,南方紳士——祖國母親的元老級騎兵們的死敵,又是。總之,一個純粹的美國人。

巴比康曾因經營木材生意發家致富,後來參加了戰爭,被任命為製炮業的負責人。他富有創造力,想法大膽,對大炮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並極力推動了大炮的試驗工作。

他中等身材,身體各部位健全,這在大炮俱樂部裏也是很少見。他的臉部輪廓分明,像是用筆和尺子直接勾勒出來的,格外突出。要想猜測巴比康的性格,從臉型看就能得出結論:精力充沛,果斷、冷靜。

這會兒,他坐在扶手椅裏,不動聲色,專心致誌地思考,一頂高高的美式黑緞圓筒大禮帽遮住了他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