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平內亂
宋江大軍回到東京,駐紮在陳橋驛。這時,陳安撫早已回到東京,把宋江等人的功勞向徽宗做了彙報。徽宗聽了之後,不斷地稱讚他們,打算按功勞大小給他們封官。蔡京、高俅等人連忙上奏說:“如今天下還沒有徹底平定,不適合給他們封官,不如暫時加封宋江為保義郎、盧俊義為宣武郎,至於其餘的將領,隻需要重賞就可以了。”徽宗準奏。宋江等人拜謝了徽宗,回陳橋驛待命。
一天,公孫勝來找宋江,說:“我師父羅真人曾經讓我送哥哥回京以後就回山裏。如今哥哥已經功成名就,我也該回去了。”宋江挽留不住,隻好設宴為公孫勝餞行。宴席上,兄弟們都不停地歎息,還有人偷偷落淚。
在梁山泊聚義時的開懷暢飲,如今已經成了過眼雲煙。
自從公孫勝走後,宋江很多天都悶悶不樂。轉眼春節將至,朝廷大小官員都要進宮向徽宗賀新年,宋江等人也不例外。蔡太師擔心徽宗見了宋江等人會再次提起封官一事,奏請徽宗隻讓宋江和盧俊義進宮,徽宗準奏。
到了春節這一天,文武百官都來朝賀。宋江和盧俊義遠遠地仰視著徽宗,根本不能靠近,所以沒能引起徽宗的注意。散朝之後,宋江和盧俊義脫了朝服,回到陳橋驛。
吳用等人來向宋江賀新年,見宋江愁眉不展,問:“哥哥朝賀回來,為何如此憂愁?”
宋江長長地歎了一口氣,說:“宋江真是沒用!兄弟們跟著我南征北戰,受了那麼多苦,我卻沒能力為兄弟們爭取到一點兒功勞。”
李逵聽了這話,大叫起來:“哥哥,真不知道你是怎麼想的!想當初,我們兄弟在梁山泊多快活,誰敢給俺們氣受?可哥哥卻天天想著招安,好不容易被招安了,俺們反倒不快活了!不如俺們再回梁山去!”
宋江聽了,嗬斥李逵:“你又無禮了!如今我們都是國家臣子了,你還反心未泯!”
李逵說:“哥哥不聽我的話,將來少不了會受氣!”
其他人聽了都大笑起來,舉杯敬宋江。這一天,大家歡聚到二更才散去。
第二天,宋江帶著十幾個人進城拜訪宿太尉和趙安撫。蔡京得知了此事,奏請徽宗不許出征官員擅自進城。徽宗準奏,並派人到陳橋驛門外張貼榜文。眾頭領見了榜文,都有心造反,隻有宋江一個人一心想著報效朝廷。眾頭領不願違抗宋江,隻好作罷。轉眼間,元宵節又到了。燕青和李逵待著無聊,打扮成客商進城看花燈,從一個老人嘴裏聽說江南方臘造反,連忙回營向宋江報告了此事。宋江說:“我們整天待在這裏無所事事,還不如請宿太尉保奏我們去平定方臘。”眾頭領都表示同意。第二天,宋江和燕青穿著平民服裝來到宿太尉府上,向宿太尉說明了來意。宿太尉聽了很高興,向徽宗推薦了宋江等人。這時,徽宗已經決定派張總兵和劉都督去平亂了,聽說宋江等人主動請纓,封宋江和盧俊義為征討方臘的先鋒。宋江接到聖旨之後,召集眾將商量征討方臘一事,最終決定把已經懷孕的瓊英留在東京,其他人都隨軍出征。第二天,宋江大軍正要出征,徽宗派人傳旨,命金大堅、皇甫端留在皇宮做事。蔡太師派人來請蕭讓,要蕭讓為他代筆。王都尉派人索要樂和,因為樂和能歌善舞。宋江一一答應,然後悶悶不樂地上路了。方臘造反已經很久了,沒想到如今竟然成了勢。方臘原本是歙州的一個樵夫,有一天,他到溪邊洗手,在水裏看到自己身穿龍袍,於是相信自己有天子的命。後來,朱獻在吳中征取花石綱,惹得民怨沸騰。方臘乘機造反,至今共占據八州二十五縣,自立為王。
宋軍水陸並進,渡過長江,準備在揚州會合。
宋江帶領步兵來到淮安縣,當地官員說:“方臘兵多將廣,又有揚子江作為天然屏障,千萬不可輕敵。”宋江聽了,讓柴進、張順、阮小七、石秀分成兩隊去潤州打探消息。
潤州在揚子江對岸,由方臘手下的大將呂師襄把守。呂師襄飽讀兵書、武藝出眾,手下還有十二名英勇善戰的統製官,確實不能小看。
柴進等四人假扮成客商來到江邊,隻見江邊連一根木頭都沒有,對岸的潤州卻停著很多船,還插滿了旌旗。沒有船,根本到不了對岸,自然也無法打聽消息。
張順說:“我們先找地方休息一下,然後我遊到江心的金山腳下,上山打探消息。”柴進聽了,和張順一起向江邊的幾間草屋走去,隻見那幾間草屋都關著門。張順鑽進一間屋裏,發現一個老婆婆,從她口中得知村裏人去避難了,村裏的船都被呂師襄搶到潤州去了。
當晚風平浪靜,張順從瓜洲邊下水,快遊到金山腳下時,看見兩個人駕著一隻小船慢慢向他靠近。張順擔心是敵軍,悄悄地遊到那隻小船旁邊,猛然從水底鑽出來,砍死其中一個人,把另一個人嚇得躲進船艙。張順問那個躲進船艙的人:“你是什麼人?從哪兒來的?快從實招來,否則要你小命!”那個人顫聲說:“好漢饒命!小人是揚州城外定浦村陳將士的下人,奉主人之命去潤州呂樞密那裏獻糧。呂樞密恩準了,還派一個虞候跟小人回去,要我們押送五萬石大米、三百隻船到潤州。”張順說:“那個虞候叫什麼?現在在哪兒?”那個人說:“虞候叫葉貴,剛才被好漢砍死了。”張順說:“你叫什麼名字?什麼時候去投奔呂師襄的?船上有什麼東西?”那個人說:“小人名叫吳成,今年正月初七渡江的,呂樞密叫小人去蘇州見禦弟三大王方貌。三大王封陳將士為揚州府尹,叫我帶三百麵旌旗、一千件軍服、一封給呂樞密的密函回來。”張順又問:“你的主人叫什麼?有多少人馬?”吳成回答:“我家主人叫陳觀,手下有幾千人、一百多匹馬,還有兩個厲害的兒子,長子叫陳益,次子叫陳泰。”張順把該問的都問清楚之後,一刀殺死吳成,劃船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