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古代官場厚黑“衝”字訣(2 / 3)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自己坐上了太子之位。不少皇親國戚對此事公開不敢議論,但私下各有各的看法。對於李世民做了太子之後,還對故太子、齊王家采取了“斬草除根”的做法,大家更是認為太過殘忍。李世民對此,當然也是心裏有數。王君廓為撈政治資本,對這一政治情形更是清清楚楚。於是,當李瑗來問他“現在該不該應詔進京”時,他便像煞有介事地獻計道:“事情的發展我們是無法預料的。大王奉命守邊,擁兵十萬,難道朝廷來了個小小使臣,你便隻能跟在他屁股後麵乖乖地進京嗎?要知道,故太子、齊王可是皇上的嫡親兒子,卻也要遭受如此慘禍,大王你隨隨便便地到京城去,能有自我保全的把握嗎?”說著,竟做出要啼哭的樣子。

李瑗一聽,心裏頓時明朗了,說道:“你的確是在為我的性命著想,我的意圖堅定不移了。”於是李瑗糊裏糊塗地把朝廷來使拘禁了起來,開始征兵發難,並召請北燕州刺史王詵為軍事參謀。

兵曹參軍王利涉見狀趕忙對李瑗說:“大王不聽朝廷詔令,擅自發動大兵,明明是想造反。如果所屬各刺史不肯聽從大王之令跟隨起兵,那麼大王如何成功得了?”

李瑗一聽,覺得也對,但又不知該怎麼辦。王利涉獻計道:“山東豪傑,多為竇建德部下,現在都被削職成庶民。大王如果發榜昭示,答應讓他們統統官複原職,他們便沒有不願為大王效力的道理。另外,再派人聯結突厥,由太原向南逼進,大王自率兵馬一舉入關,兩頭齊進,那麼過不了十天半月,中原便是大王的領地了。”

李瑗得計大喜,並非常“及時”地轉告給了心腹副手王君廓。王君廓清楚,此計得以實施,唐朝雖不一定即刻滅亡,但也的確要碰到一場大麻煩,自己弄得不好要偷雞不成蝕把米,趕忙對李瑗說:“利涉的話實在是迂腐得很。大王也不想想,拘禁了朝使,朝廷哪有不發兵前來征討之理?大王哪有時間去北聯突厥、東募豪傑呀?如今之計,必須乘朝廷大軍未來之機,立即起兵攻擊。隻有攻其不備,方有必勝把握呀!”

李瑗一聽,覺得這才是真正的道理,便說:“我已把性命都托付給你了,內外各兵,也就都托你去調度吧。”王君廓迫不及待地索取了信印,馬上出去行動了。

王利涉得此消息,趕忙去勸李瑗收回兵權。可就在這時,王君廓早已調動了軍馬,誘殺了軍事參謀王詵。李瑗正驚慌失措,卻又有人接二連三地來報王君廓的一係列行動:朝廷使臣,已被王君廓放出;王君廓暗示大眾,說李瑗要造反;王君廓率大軍來捉拿李瑗……李瑗幾乎要嚇昏過去,回頭要求救於王利涉,王利涉見大勢已去,早跑了個無影無蹤。

李瑗已無計可施,帶了一些人馬出去見王君廓,希望能用言語使王君廓回心轉意。沒想到,王君廓與他一照麵,便把他抓了起來,不容分說就把他送給了朝廷。

詔旨很快下來了,李瑗廢為庶人,王君廓接替了廬江王李瑗的老位子——幽州都督。

你看,狡猾的王君廓這場“衝”字戲做得是多麼有深意啊!

3.曹操入局有方,扯虎皮做大旗

在古代官場有人曾經用入局、作局、破局來形容事件發展過程中的三個最快速的階段。所謂入局,就是要找到一個重要的端口來進入;所謂作局,就是給自己一個勢力範圍把它做大;所謂破局,就是要找到一個重要的突破口,打破困局。三者同樣重要。厚黑梟雄曹操的入局可以從他刺殺董卓加入討董義軍開始;而曹操的作局可以從他戰勝黃巾軍,組建青州兵開始;破局則可以從他聽從荀彧的計謀迎取漢獻帝開始。入局使他有了名正言順建立自己武裝的借口;作局使他真正擁有了自己的地方勢力,並壯大了自己的武裝,有了問鼎中原的實力;而破局使他有號令天下的權威,這一入一作一破使得昔日被人小看的曹操成了權傾天下的霸主。

一個人的成長大概要經過生、長、壯、老、亡五個基本階段,而一種勢力的成長大概也要經過蓄勢、借勢、造勢、強勢、守勢幾個基本的過程。所以,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種勢力的成長,都有著他自己的根本規律,這種規律決定了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會一帆風順,而必須采取曲折迂回的發展模式。

我們來看看曹操是怎樣入局的。曹操在洛陽刺殺董卓未遂,逃出洛陽,看見董卓發布的緝拿令,一路上他變姓改名,直到陳留才喘一口氣,於是通過變賣家產,湊成了五千人的隊伍,扯起正義大旗討伐董卓,走上了個人發展的道路。聚集隊伍,扯起正義大旗正是曹操入局的“衝”字功夫。

我們再來看看曹操是怎樣作局的。當關東各郡起兵討伐董卓,陳兵滎陽、河內一帶時,青州一帶的黃巾軍和河北黑山軍,百萬之眾以燎原之勢發展,黑山軍攻鄴城,又南渡黃河攻東郡,東郡太守王肱不敵義軍。經袁紹推薦,曹操接替了王肱。這樣就給曹操在河南、山東發展勢力提供了條件。

對於曹操的行動,袁紹也非常高興,因為對付義軍,作為官軍他和曹操有著共同利益,更重要的是曹操在河南和義軍交戰,正好牽製、緩解了義軍對他統治的冀州的進攻。但袁紹隻看到自己可獲得的好處,沒有看到無處棲身的曹操一旦奪取了河南,根基紮實,正是自己末日來臨時。

半年以後,青州黃巾軍又聚集成百萬之眾,變北上為西進,進入兗州之後所向披靡,先拿下任城,擊殺國相鄭遂,接著攻破東平縣,擒斬了兗州牧劉岱。

黃巾軍聲勢浩大,兗州州治昌邑縣城一片驚恐。州內主要官員在一起商議之後決定,為了不讓黃巾軍席卷兗州,必須由一個強而有力的人擔任州牧,等中央政府派人已來不及了,可由曹操暫時代理。讓曹操代牧是東郡人陳宮提議的,他說:“當今天下分裂,兗州無主,曹東郡是命世之才,若迎以為州牧,必定能使百姓安寧。”於是,大家推舉陳宮、鮑信和治中萬潛去迎接曹操。在東武陽城的太守府裏,陳宮對曹操說:“如今兗州無主,與朝廷又失掉聯係,我已說服州內官員,請府君去任州牧。”他擔心曹操謙讓,又說:“府君若以兗州作為根本,將進而平定天下,這可是霸王之業啊!”

兗州為東漢十三州之一,下轄陳留、山陽、濟陰、泰山、東郡五郡和城陽、濟北、任城、東平四國,是一個地廣人眾的大州。曹操心想,若能擁有兗州的地盤,向河南發展就有了可靠的基礎,於是欣然同意,立即率軍開赴昌邑。

但最初的幾場仗,曹操大多失敗而歸。在壽張城下,曹操與鮑信巡查前沿陣地,針對黃巾軍驍勇善戰、恃勝而驕的特點,決定以奇兵挑戰、正兵攻擊,先打一仗再回師固守。這時,黃巾軍發現了曹操等人,立即如潮水般湧來,刀矛齊舉,殺聲驚天動地。曹操身邊隻有少量騎兵,頃刻之間被困在了垓心。鮑信為了掩護曹操突圍,殊死拚殺,歿於陣中。曹操撤回城內,據險頑強抵禦,打退了黃巾軍的輪番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