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下屬進行有效溝通

溝通無處不在,企業與企業、部門與部門、上司與下屬等之間都需要溝通。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從最高領導到各級主管都實行“門戶開放”政策,歡迎員工隨時進入他們的辦公室反映情況。公司從上到下直呼人名,無尊卑之分,互相尊重,彼此依賴,關係非常融洽親切,像一個和睦奮進的大家庭。靠著這種感情溝通式的管理,通用電氣公司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著。這種溝通式管理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國內外事業有成的名企業無不視溝通為管理的真諦。企業實現高效率運轉並充滿生機活力,賴於下情能為上知,上意能迅速準確地下達,部門之間互通信息,互知甘苦。同時,打破等級製度,充分強調家庭般的和諧與溫暖。良好的溝通讓員工感覺到企業對自己的尊重和信任,因而產生極大的責任感、認同感和歸屬感,促使員工以強烈的事業心報效企業。此外,溝通還能化解矛盾、澄清疑慮、消除誤會。

下麵我們重點來談談管理者與下屬之間的溝通。

對管理者來說,與下屬進行溝通是至關重要的。因為管理者要做出決策就必須從下屬那裏得到相關的信息,而信息隻能通過與下屬之間的溝通才能獲得;同時,決策要得到實施,又要與下屬進行溝通。再好的想法,再有創見的建議,再完善的計劃,離開了與下屬的溝通都是無法實現的空中樓閣。

溝通的目的在於傳遞信息。如果信息沒有被傳遞到所在單位的每一位下屬,或者下屬沒有正確地理解管理者的意圖,溝通就出現了障礙。那麼,管理者如何才能與下屬進行有效的溝通呢?

1.讓下屬對溝通行為及時做出反饋

溝通的最大障礙在於下屬誤解或者對管理者的意圖理解得不準確。為了減少這種問題的發生,管理者可以讓下屬對管理者的意圖作出反饋。比如,當你向下屬布置了一項任務之後,你可以接著向下屬詢問:“你明白了我的意思了嗎?”同時要求員工把任務複述一遍。如果複述的內容與管理者的意圖相一致,說明溝通是有效的;如果員工對管理者的意圖的領會出現了差錯,可以及時進行糾正。或者,你可以觀察他們的眼睛和其它體態舉動,了解他們是否正在接收你的信息。

2.積極傾聽下屬的發言

溝通是雙向的行為。要使溝通有效,雙方都應當積極投入交流。當下屬發表自己的見解時,管理者也應當認真地傾聽。

當別人說話時,我們在聽,但是很多時候都是被動地聽,而沒有主動地對信息進行搜尋和理解。積極的傾聽要求管理者把自己置於下屬的角色上,以便於正確理解他們的意圖而不是你想理解的意思。同時,傾聽的時候應當客觀地聽取下屬的發言而不作出判斷。當管理者聽到與自己的不同的觀點時,不要急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因為這樣會使你漏掉餘下的信息。積極的傾聽應當是接受他人所言,而把自己的意見推遲到說話人說完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