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領導風格的細節(1 / 3)

《資治通鑒》reference_book_ids\":[7077845868786764830,7077845868778359816,7078185810025008142,7077845868795153438,7255253493617789988,7077845868790942727,6883440117109754887,7220732984675011618]}],\"141\":[{\"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41,\"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2,\"start_container_index\":141,\"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4},\"quote_content\":\"《從優秀到卓越》reference_book_ids\":[6857717267560401927,7149106460822113316]}],\"196\":[{\"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96,\"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32,\"start_container_index\":196,\"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6},\"quote_content\":\"《伽利略傳》reference_book_ids\":[7025500107034332196,7154292419477900318]}]},\"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1受人愛戴的細節

身為上司,為了能使下屬發揮所長,並且帶動整個團體向上,其先決條件是必須成為受愛戴的上司。要成為受愛戴的上司,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對於工作要耳熟能詳。

“希望接受這位上司的指導,想要跟隨他,聽他的話絕對不會錯……”若下屬對你有如此印象,你必然深受尊重。至於邀下屬喝酒、送下屬禮物的行為,是不必要的。

(2)保持和悅的表情。

一位經常麵帶微笑的上司,誰都會想和他交談。即使你並未要求什麼,你的下屬也會主動地提供信息。

你的肢體語言,如姿勢、態度所帶來的影響亦不容忽視。若你經常麵帶笑容,自然而然地,本身也會感到非常愉悅、身心舒暢。

若你能永葆正確的舉止,在無形中它早已引領你步向成功的大道了。有許多的運動選手,都表示類似的看法:“我會在重要的比賽之前,想象自己得到優勝的情景。如此,力量立刻如泉水湧上來。”

一個永葆愉悅的神情與適當姿態的人,較容易受到眾人的信賴。

(3)仔細傾聽下屬的意見。

對於下屬的意見,尤其是具有建設性的意見,更應予以重視,熱心地傾聽。若那是一個好主意並且可以付諸實行,則不論下屬的建議多麼微不足道,亦要具體地采用。

下屬將因為自己的意見被采納,而獲得相當大的喜悅。即使這位下屬曾經因為其他事件而受到你的責備,他也會毫不在意地對你備加關切、產生尊重之情。由於上司對下屬的工作提案相當重視,不論成敗皆表示高度的關切,因此下屬會感謝這位上司,並覺得一切的勞苦皆獲得回報。

(4)不強求完美。

上司交代下屬任務時說:“采取你認為最適當的方法。”即使下屬獲得的成果並不很完善,上司也能用心地為其改正缺點。即使受到這個上司的叱責,下屬亦能由衷地感到歉意,並且尊重他。

通常上司希望能夠分配稍微超出下屬能力的任務給他,因此有能力的下屬便會被分配到困難度較高的工作;能力稍顯不足的下屬便會分配到與其能力相當的工作,若任務未能達成,則不論下屬的能力優劣與否,皆須公正地論斷。

如果你認為“由於分配給他的任務很困難,因此,失敗了也沒辦法”,那就犯了大錯,因為如此一來,你原先信賴他而將較艱難的工作交給他的用意,便顯得毫無意義。

2領導形象塑造細節

有位著名企業管理專家曾經把企業比作是一匹馬,馬的四條腿分別由影響企業發展的四個核心因素組成,這些因素分別是領導力、執行力、團結向上的組織氛圍和優秀的企業文化。在這些因素當中,領導力被放在了最為重要的位置,而要實現強有力的領導力,領導者自身形象的塑造是至關重要的。

領導者形象的塑造是一個係統性的工程,它需要領導者不斷認識自我,並且通過各種不同的途徑去提高自己在員工乃至整個企業中的形象。以下就是對塑造領導者形象的幾個具體的途徑和方法以及塑造領導形象的重要性的一些相關研究。

(1)學會尊重員工。

在現代企業大力倡導“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的大背景下,尊重員工就成為企業領導者必備的一項基本素質。

尊重是相互的,領導尊重員工,員工反過來也會尊重領導,這種良性循環必然促使企業整體效率的提高,並且有利於優秀企業文化的形成。著名的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也將尊重和被尊重看作是人的一種高層次需求,所以領導者要將尊重員工看作是提升自身形象,滿足職工需求,提升企業整體凝聚力和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在尊重員工方麵,中國PC產業的巨頭聯想集團給我們樹立了榜樣,這一點在“聯想是我家”的企業文化中就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聯想集團內部,每一位員工都會感受到來自其他成員和上級領導對自己的尊重,都能體會到一種家的氣息和氛圍,因此每一位員工都將自身的利益與組織目標結合在一起,隨時隨地都會從企業的長遠角度出發去處理公司的每一件事物,也正是由於這一切才使聯想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

(2)充分信任下屬。

如果把尊重員工看作是內涵的話,那麼信任則是這一內涵的外延。信任是領導者實施領導活動的前提和基礎,更是提高領導者自身形象的有效途徑。

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之後,在洛陽的慶功宴上曾高度評價了自己非常信任的愛將張良、蕭何、韓信的功績。他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積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是吾之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之,此其所以為我擒也!”這一點充分說明信任下屬與否直接決定著領導的最終效果。

在現代企業的領導實務當中,領導者要想取得領導活動的成功,必須做到對下屬員工的充分信任。隻有以信任為基礎,才能保證管理活動的有效展開,也隻有對員工有充分的信任,才能在員工的心目中樹立良好的領導形象。

(3)多建議,少命令。

身為領導,在對待下屬時,不要以為他們是下屬,就隨意地命令。實際上,人人皆有自尊心,所以不妨以建議代替命令,這樣不但能避免傷害別人的自尊,而且能使其樂於改正自己的錯誤,並且在自己的心目中對領導產生一種好感,正是這種好感很可能成為其後來為組織作貢獻的強大動力。

建議和命令的最大區別就是被建議或接受命令者對對方的看法和心態截然不同。建議是建立在一種平等的基礎上的交流方式,而命令則是建立在明顯的上下級關係的基礎上的。所以,從這一點來說如果領導者想在員工和下屬的心裏留下一個好的形象,就必須做到:多建議,少命令,使員工從內心裏接受領導者的領導。

當然,少命令絕不意味著領導者不可以采取命令的方式來實現領導的權威。一般來講,強製性的任務應多采用命令的方式,非強製性的任務則更多地采用建議的方式。隻有這樣,才能最終實現領導者絕對權威和相對權威的統一,也才能使領導者恩威並施的形象在員工心目中塑造和積澱。

(4)廣開言路。

要傾聽員工的不同意見。員工寄希望於領導的,不隻是領導者對自己個人生活的關心,還希望領導者能夠廣開言路,傾聽和接納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如果領導者能善於聽取員工各方麵的意見和建議,就能使員工從內心認為自己的領導者是一個虛心、平易近人、樂於納諫的好領導,這樣,領導者在員工心目中的形象也就隨之上升了。

所以,領導者應當注意,在製訂計劃和部署工作時,不要隻是自己單方麵地發號施令,而應當讓大家充分討論,發表意見。在平時,要創造一些條件,開辟一些渠道,讓大家把要說的話都說出來。反之,如果不給員工發表意見的機會,久而久之,他們就會感到不被重視,從而使領導的形象在員工的心目中大打折扣。

當然,當你決定選擇某個下屬提出的意見時,切記不要傷害其他意見提出者的自尊心。否則,非但沒有起到聽取意見的效果,反而使自己的形象大損,得不償失。

(5)學會有效的授權。

授權是一種藝術,它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分析。對領導者來說,有效的授權是成功領導的一個顯著標誌;從被授權者和其他員工的角度來說,領導授權又是領導者民主和信任下屬的象征。

當然,從最終的目的來看,有效授權又是提高管理效率和勞動生產率的一個有效的方式和途徑。

如果下屬有能力完成某項任務,領導者應該賦予他們一定的權力,不去幹涉和牽製他們的行動。隻有這樣,領導者才可以充分發揮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也才有利於組織目標的最終實現。

微軟公司賦予員工很大的自主權,由員工自己決定如何完成工作。員工對此反應積極,他們懷著高度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以超高的工作效率來回報公司的這份信任。

所以說,授權不僅是提高管理效率的一個有效方式而且是提升領導者形象的一個有效途徑。一箭雙雕,何樂而不為?

(6)善待下屬,攬心有術。

常言道:“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善待下屬,就會使下屬產生一種“知己者”的感覺,並且有為報答“知己者”而奮勇拚搏、努力工作的意向。

那麼,如何才能善待下屬呢?

首先,要把成功歸於下屬。一個領導者要時刻牢記功勞都是下屬的,沒有他們的努力自己是不會成功的。隻有把功勞讓給下屬,並充分肯定他們的成績,領導者才會得到下屬們的信任,自己的形象才會得到很大的提升。若企圖奪取下屬的功勞,隻會讓自己“因小利而失義”,最終使自己的形象得到巨大的貶低。

其次,要重視下屬。“疏遠”是使員工工作意願降低的最大原因,隻有當員工認為自己得到最大重視以後,才會真正地去發揮自己的才智和水平。

因此,領導者要想塑造良好的形象,還必須在善待下屬上下一番功夫。

(7)要敢於承擔責任。

領導者也不是聖人,也經常有犯錯誤的時候,比如決策製定的錯誤、職務安排的不妥當、任務分配的不合理等。這些最終都可能會導致領導力的下降,並且影響組織目標的實現。

在麵對這些錯誤的時候,領導者不能回避,更不應該將責任轉嫁到下屬的頭上,而是應該主動地去承擔,方便時還應向全體下屬作公開的自我檢討。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當員工看到領導者在錯誤麵前的這種積極的態度時,更多看到的是領導者的這種精神和表現,而忽略了領導者先前所犯的那些錯誤。所以說,領導者敢於承擔責任,更能使領導者在不利的環境中獲得員工的認同和讚美。

3視才而用的細節

如何掌握下屬,首先就是要去了解他的特點。十個下屬十個樣。有的工作起來利落迅速,有的則非常謹慎小心,有的擅長處理人際關係,有的卻喜歡獨自埋頭在統計資料裏默默工作。

對於但求速度、做事馬虎的下屬,做領導的若要求他事事精確,毫無差錯,幾乎是不可能的。對於此種做事態度的下屬,你能要求他既迅速又正確嗎?可是,許多領導明知這個事實,卻仍性情急躁地要求他們達到不可能有的工作效率。

各公司的人事考核表上,都印有很多有關處理事務的正確性、速度等評估項目,能夠取得滿分者才稱得上是一位優秀職員。於是,有頗多的領導就死守著這些評估項目,作為人事考核的依據。世上沒有萬能的職員,所謂一切滿分者,不過是上司高估了他,給予他過高的評價罷了。

假使要讓工作的正確度更高,那麼必須花費許多時間增加磋商的次數,而不得不犧牲快速。有些下屬為力求快速而省去許多磋商機會,偶或沒有發生枝節,隻是純屬僥幸,或是因為身具豐富的經驗和高超的技能。這些主管往往不多加考慮,僅依據一張人事考核表,就憑著自己的主觀意識而對下屬妄下斷言。

簡言之,在人事考核表上觀察一個人的工作情形,合計各項評估的分數,這是沒有多大意義的。領導應該采取實際的觀察,給予適當的工作,再從他的工作過程中觀察他的處事態度、速度、準確性、成果,如此才可真正測出下屬的潛能。也唯有如此,領導才能靈活、成功地調動他的下屬,促使業務蒸蒸日上。

當你對下屬有了明確的認識之後,才能妥善地分配工作。一件需要迅速處理的工作,可以交給動作快速的職員,然後再由那些做事謹慎的職員加以審核;相反,若有充裕的工作時間,就可以給謹慎型的職員,以求盡善盡美。萬一你的下屬都屬於快速型的,那麼盡其可能選出辦事較謹慎的,將他們訓練成謹慎型的職員。隻要肯花時間,一定能做得到。

對於如何了解下屬的才能並根據其才能進行合適的任用,我國古人可謂潛心鑽研、用心良苦,茲舉幾例我國典籍以證實這一點,或可幫助當今管理者之用。

(1)遠在周朝的文王,就已總結出一整套了解下屬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具體如下:

“富貴者觀其有禮施,貧賤者觀其有德守,嬖寵者觀其不驕奢,隱約者觀其不懾懼,其少者觀其恭敬好學而能悌,其壯者觀其連接務行而勝私,其老者觀其思慎,強其所不足而不逾。父子之間觀其孝慈,兄弟之間觀其和友,君臣之間觀其忠惠,鄉黨之間觀其信誠。省其居處觀其義方,省其喪哀觀其貞良,省其出入觀其交友,省其交友觀其任廉。設之以謀以觀其智,示之以難以觀其勇,煩之以事以觀其治,臨之以利以觀其不貪。濫之以樂以觀其不荒,喜之以觀其輕,怒之以觀其重,醉之以觀其恭,從之色以觀其常,遠之以觀其不二,昵之以觀其不狎。複征其言以觀其精,曲省其行以觀其備。此之謂觀誠。”

(2)中華聖賢對如何考察人才當然也少不得一番議論。

“君子遠使求之,而觀其忠;煩使之,而觀其能;卒然問之,而觀其智;急與之期,而觀其信;委之以財,以觀其廉;告之以危,以觀其節。”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子羽有君子之容,而行不勝其貌;宰我有文雅之辭,而智不克其辯。”

“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君子易事而難悅也:悅之不以其道,不悅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悅也:悅之雖不以道,悅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其言之不作,則為之也難。”“口銳者,多誕而寡信。”

“揚人之惡者,是謂小人也;不內相教而外相謗者,是謂不足親也。”

“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問曰:‘鄉人有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湯武以諤諤而昌,桀紂以唯唯而亡。”

(3)興周800年之薑子牙,更列舉了不能以貌取人,其貌與其內心不相符的種種情形:

“夫士外貌不與中情相應者十五:有賢而不肖者,有溫良而為盜者,有貌恭敬而心慢者,有外廉謹而內無至誠者,有精精而無情者,有湛湛而無誠者,有好謀而不決者,有果敢而不能者,有悾悾而不信者,有恍恍惚惚而反忠實者,有詭激而有功效者,有外勇而內怯者,有肅肅而反易人者,有嗃嗃而反靜愨者,有勢虛形劣而出外無不至、無所不遂者。”

“富之而觀其無犯,貴之而觀其無驕,付之而觀其無專,使之而觀其無隱,危之而觀其無恐,事之而觀其無窮。”

(4)中華智慧的化身武侯諸葛亮,在這方麵自然也不會在其他人之下:

“谘之以謀,以觀其誠;告之以禍,以觀其勇;醉之以酒,以觀其性;臨之以財,以觀其廉;期之以事,以觀其信;問之以是非,以觀其誌;窮之以詞辯,以觀其變。”

(5)被不斷炒作的、並被稱為“為官必讀”的曾國藩,於如何識人方麵更有其獨到之處:

“以樸實廉介為質,有其質而傅以他長,斯為可貴,無其質而長處亦不足恃。”

“取人之式,以有操守而無官氣,多條理而少大言為要。”

“德與才不可偏重……德而無才以輔之,則近於愚人;才而無德以主之,則近於小人。”

“領導之通病有四:一曰退縮,同官互推,不肯任怨,動輒請示,不肯任咎是也;

二曰瑣屏,利析錙銖,不顧大體,察及秋毫,不見輿薪是也;

三曰敷衍,裝短蓋麵,但計當前,剜肉補瘡,不問明日是也;

四曰顢頇,外麵完全,中已腐爛,粉飾太平,語無歸宿。

有此四者,不求習俗相沿,但求苟安無過,不求振作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