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行不一致
沒有行動就不可能產生成果,這是商界的規則。在此,我想奉贈一則猶太人的箴言給言行不一致的上司:“魚因口而上鉤,而愚笨者也因口而誤了己身”。在現代商界中,能幹的上司都有一個共同的行動特性——言行一致。然而,那些遞上辭呈卻得不到上級挽留的幹部,通常是屬於“言行不一致”的類型。換句話說,他們擅長口頭上的理論,卻從來不見有實際上的行動。
這一類型的人在背地裏都會被指責:“那家夥不肯行動就算了,嘴巴還講得那麼好聽,搞什麼!”總而言之,比一般人還巧於辭令是“言行不一致”上司特有的特性。
下麵舉一個候鳥型上司的例子。這個上司的名字我們姑且稱他為K先生,至於為什麼說是“候鳥型”,等一會兒大家自然會明白。
K先生的英語能力(主要是英語會話)非常好,而他本人對這點也很自傲。學曆方麵,他出身全國數一數二的名牌大學。外表上,他裝扮入時而且也很時髦。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辯才相當厲害。
大概是上述那些優點及學曆,K先生很快地在某家大企業裏得到營業經理的職位,隨後在外資企業的行銷部門擔任某地區的經理。以這種資曆來看,他的工作應該很穩定才是,事實上他卻是個換過三四家公司的人。
為什麼呢?原因是他在任何公司都犯了“言行不一致”的毛病。
進入公司的半年間,周圍的人還不很了解K先生的為人。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公司的經營者都苦著一張臉不知如何處置這位“棘手幹部”。因為在工作上始終不見他有任何行動。
某天的會議上,K先生振振有詞地提議說:“基於上述的原因,我認為非做市場調查不可。”於是,經營者回答:“好,交給你去辦。”這位K先生竟然大言不慚地說:“我看還是委托市場調查公司辦吧。”這句話到現在還成為該公司管理人員間的笑話。像K先生這種上司,下屬當然也一個個敬而遠之。
K先生現在已年過半百,卻沒有固定的職業。
一個巧於辭令不肯行動的上司對公司來說是有害無利的。
2容易感情用事
為了芝麻綠豆大的事就感情用事的人,絕對是個膽量很小的人,這和“會叫的狗不會咬人”是同樣的道理。身為一個上司必須學習修養功夫,否則可能淪落到被下屬輕視的地步。
何謂“感情用事”?
我們回過頭來想想上司的主要工作。上司和普通職員間的差別在哪兒?很簡單,普通職員主要是從事定型的反複工作,而管理人員的行動往往是變型的,不按常理的。換句話說,平時不可能發生的業務處理、對外的業務處理等都必須由他們負責。不但如此,他們的工作多半是屬於“與人應對的工作”。
基於以上的論點,我們知道上司和普通職員不同,他們經常會碰上變化及起伏都相當激烈的環境與狀況。如果上司的情緒不安定,非常激烈,那麼當他們在作判斷時就不能保持冷靜和客觀。
人際關係複雜,變化及起伏也很激烈的政界人士往往以“平常心”自律,其原因正是在此。
下屬也會經常觀察上司的一切言行舉止。像麵具般無表情的人容易遭疏遠,為小事就把情緒寫在臉上的人通常是屬於器量狹小的類型。下屬內心把這種上司當作小呆瓜看待,任何事皆表麵順從,不肯真心服從。
上司的工作主要著重於“與人應對”及“判斷”,如果從事這種工作時為了一點兒小事就喪失理性而動怒,絕對不可能獲得大家的信任,並且也無法作出正確的判斷。所以,這種人絕對不具有管理人員的素質。
3熱衷派係
兩個人以疊羅漢的方式才能將天花板上的日光燈拿下來。在無工具的情況下,隻要其中一人袖手旁觀,則根本無法完成這項簡單的工作。派係主義型的上司內心正是潛藏著這種袖手旁觀的理念,而這種理念的導因則來自對組織的無知及理解不夠。
(1)不肯接聽其他部門的電話。
前不久,某公司宣布破產。其總經理及數名高管以瀆職及侵占公物等罪名被捕,一時輿論嘩然。這家公司內部就曾到處泛濫著“派係主義”現象。
就以發生在某一天的例子來說吧。
午餐時間某辦公室電話響了許久還是沒人接聽。是房間沒人嗎?不是。部門經理正悠然自在地看他的雜誌,完全不理會電話是否在響。事後有人問他這事,他才解釋說:“本房間歸兩個不同部門共同使用,此時的電話必定是打往另一個部門的,不必費心去接聽。”從這件事就知道“派係主義”泛濫到什麼程度了。
還有一則“派係主義”的例子。
一年多前,兩家石油精製公司合並成一家大公司,其中的一家是外商投資公司。
那時候,房間裏麵隻有三個人:美國老板、一名本國國籍職員及坐在一旁等候的客人。突然,那名職員隔桌的電話連續響了起來。大約有15秒以上,不但職員自顧自地看他的報紙,就連老板也自顧自奮筆疾書,不加理睬。按美式的解釋,這似乎是一種“第三者不得任意插足他人工作領域”的行為。可是當這一行為影響到公司的業績時,應該視之為“派係主義”,而不是單純的“插足他人工作領域”了。
(2)無知、器量狹小會導致“派係主義”盛行。
大體上說來,具有派係意識往往是器量狹小、不識世故的人。在工作領域上,他們不具有特定的諒解心、同情心。
上司的任務是打通上下左右通道,而派係主義型的上司其左右通道必定阻塞難行。在這種情況下,上司的責任當然不可能完全達成。也就是說,這種人根本沒有擔任上司的資格。
派係主義嚴重的大企業一時之間倒還不會出現可怕的後果,如果中小企業的內部出現如此嚴重的派係主義,公司一定會立刻垮台。
4自製力弱
“破山中之賊易,破心中之賊難。”使上司腐敗的“細菌”經年累月地棲息在他們心中,意誌薄弱的管理者就容易為這種“細菌”所侵襲。唯有打敗這種“細菌”,才能成為一個稱職的上司。這關鍵在於能否戰勝懈怠心。
人非聖賢,誰都有軟弱的一麵,所以很容易被周圍的環境所影響,產生懈怠心。
“啊,又要上班了,好想請一天假啊!”
“唉,又得回到那乏味的臨時住所了。”(單身赴任者星期一早上收拾行李出差時)
“真想把工作及身邊的一切事情拋開,自己到無人居住的島上過逍遙自在的生活。”
“要不是臨時增加這項工作,現在早就打了好幾圈麻將了。”
明知道少喝點酒好,可是一到燈火通明的時刻就忍不住往酒館裏跑。
明知一切開銷都要按計劃來,卻忍不住擺闊,每到月底就手頭拮據,甚至赤字連連。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姑息自己的一麵,都有一個慫恿自己往壞處走的魔鬼,同時也有一個努力向上、一心求好的天使在督促自己。問題是你如何斥退魔鬼,使自己成為一個意誌堅定、深謀遠慮的人。
曾有這麼一個例子。
某經理招待客戶喝酒。如果客戶的酒量很好,必定還會再去第二、第三家酒店,雙方喝得痛痛快快,盡興回去。通常這種聚會都要到午夜或淩晨一二點,而下屬們對經理的行為個個都心知肚明。
且說,某天早晨,該經理的妻子打電話到公司。
“我先生今天早上有些不舒服,可能要晚點到,請你代為轉告。”
下屬們嘴上雖然不說,心裏卻會批評:“嗯,一定又是宿醉。”
經常滿不在乎地做出這種行為的上司,往往全無一點兒自我管理的能力。
一旦自己的行為落入下屬的預料中,這個上司就喪失了做上司的資格。
5酒後泄密
書寫的文字可以擦掉,說出口的話好比潑出去的水,不但永無回收的一天,且會以各種形式,朝各個方向流竄。在酒席上吐露“秘密”,等於是向全世界證明你是個輕浮、不值得信賴的人。
(1)到處宣揚秘密。
“與其使舌頭滑動,倒不如使腳滑動。”——這是流傳於保加利亞的諺語。
有些輕浮型的上司隻要喝了幾杯酒,便喋喋不休、東拉西扯地閑談起來。我認為上述的諺語應該塞進這些上司的大腦才對。
這種上司心中藏不住“秘密”,總想一吐為快。
“我現在要說的這件事是頂重要的\\u0027機密\\u0027啊,我信任你,希望你別告訴旁人……關於這次的人事調動……”
這項重要的“機密”像伊甸園的蛇一樣搔癢著說話者,使他蠢蠢欲動、不吐不快。再喝幾杯之後,他終於全盤傾出,並要求聽者保守秘密。沒多久,頂重要的“機密”便漫天飛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