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逆商教育和企業應用(2)(1 / 2)

初涉商界,她並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她艱苦勤奮,不敢有半點怠惰。一次,她在做業務時,一位台灣老商人的一句話使她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你要記住,你這樣做一輩子,仍然是為別人打工,人活著應該做自己的事業!”

從此,她處處留心,每個小小的機會都不放過。在一次商品交易會上,她深深感到,隨著中國加入WTO,全球經濟一體化,中國手工藝品將會受到全世界的青睞,但中國手工藝品的種類繁多、流派各異,到底做哪一類呢?有一天,她在書上看到“古結繩,上而治,後世聖人易之書目契”的記載,繼而又在(倜易注》中看到東漢詩人鄭玄的“結繩為約,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幾個月沉浸於書海,中國結終於在孫麗的眼前顯現出一個清晰的輪廓:中國結,始於上古,興於唐宋,盛行明清。在遠古的華夏大地上,“結”曾被先人們賦予了“契”和“約”的法律表達功能和記載曆史事件的作用,一個結就是一個事件、一個寓意、一種象征,並逐漸成了人們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後來,繩結超越“結繩記事”的工具作用,被心靈手巧的人們變成了手工工藝,演變成女紅。最終,成為中國文化中特有的民間手工編結的飾品。

於是,孫麗買來一大堆繩子,四處民間拜師,潛心研究,穿、插、勾、引、扣、結,工藝技法越來越熟練,圖案形式越來越豐富,一個個精彩別致,美觀豔麗。她借鑒中國古典詩詞給這些圖案起了好聽且富有文化涵義的名字,像“吉祥如意結”、“同心雙喜結”、“延年長壽結”、“年年有餘(魚)結”、“榮升結”、“思歸結”等。產品有了,但怎樣推廣普及,讓更多的人認識接受呢?由於前期開發中國結,花費很大,現在已經沒有資金做宣傳廣告,孫麗就印了一些最便宜的宣傳單,親自散發。她帶著宣傳單發到了江蘇南京,已身無分文。餓了一天的她漫無目的在南京的大街上轉悠。泰華對外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華是個很有眼光的人,看到孫麗的宣傳材料和中國結樣品,懇求孫麗留下來發展,並提供一切優厚待遇。有一年冬天,孫麗一路饑餐渴飲來到石家莊,下車時已是深夜12點,外麵寒風怒號,雪花漫天飛舞,候車室裏座無虛席,地板上都擠滿了人。孫麗舍不得花錢住旅店,她往四處看看,見一個撿破爛的婦女鋪了個小被子在地板上睡得正香,她走過去拍了拍那婦女,那人迷迷糊糊往邊上挪了挪,讓了一邊位置給孫麗,疲勞的她很快就進入了夢鄉。早上一覺醒來,婦女和被子不知去向,她幾乎凍得渾身沒有知覺,過了好大一會才能把身體舒展開來。“南京的飯最香,石家莊的地板最涼”成了孫麗創業史上的一個見證。

由於孫麗的推廣宣傳,人們開始慢慢認識了中國結,前來購買者絡繹不絕,有時還要事先預訂。一家外貿公司把她設計的幾款中國結賣到台灣,在台灣試銷後大獲全勝。濃鬱的中華民族特色,淡淡的鄉間風俗氣息,強烈地吸引著台灣的遊子。曾有一位台灣老太太手捧中國結,望著上麵的絲絲線線,老淚縱橫地說:“我多想飛回大陸,看看年邁的老娘。兒時,她就拿紅紅的繩子給我的頭發紮好看的蝴蝶結。”

孫麗成功了,她創辦的紅品飾品坊生意紅火,她的中國結火遍整個中國。在中國傳統技藝發揚光大的過程中,孫麗終於使“中國結”得以再次複活,終於幹出了一番大事業。機會總會光臨勤奮的人,麵對逆境時,我們隻有勤奮努力才能改變命運。因此,如果想創業,一定要做好麵臨逆境和困難的準備,提高自身逆商,才能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站穩腳跟。

4.逆商的企業應用

史涵是一個資深的財務工作人員,工作近10年了,和她一起畢業的同學大多當上了財務總管,可她一直沒得到升遷,且一直兜兜轉轉換了不下十家單位,每次都工作不滿一年就跳槽走人。問起原因,史涵覺得不是自己實力和能力的問題,而是自己機遇不佳。有一年,史涵所在公司的財務總監離職,本來論能力和資格,她都在另一個財務人員之上,是首當其衝的人選,但是老總考慮再三,還是提升了另一個。史涵一氣之下,就跳槽離開了。經過向專家谘詢,史涵逐步認識到自己每次遇到職業瓶頸或不公平待遇時,第一個想法就是辭職,而不是積極地進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