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財務就當不好建築施工企業經理》reference_book_ids\":[6906399376457862158]}],\"110\":[{\"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10,\"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55,\"start_container_index\":110,\"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43},\"quote_content\":\"《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reference_book_ids\":[7218036019801623567]}]},\"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第1節建築施工企業成本控製
一、建築施工企業成本控製的含義
建築施工企業成本控製,是指建築施工企業按照國家有關財務製度的要求以及自身的財務目標,運用各種成本管理方法,將各項成本掌握在一定範圍內的財務活動。 成本控製是企業內部控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築施工企業加強管理、提高效率的必然選擇。建築施工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根本途徑就是“開源”和“節流”,前者受市場競爭等外部因素限製較多,後者更多依賴於企業內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可控性相對較高。因此,成本控製是建築施工企業主動實現扭虧增盈、增強建築施工企業競爭力等財務目標的有力武器。
二、建築施工企業成本控製的類型和內容
>>1按照成本形成的過程分類
可將建築施工企業成本控製分為:事前成本控製、事中成本控製和事後成本控製,見表6-1。
>>2按照成本費用的構成分類
可將成本控製分為生產經營成本控製和非生產經營成本控製,見表6-2。
三、建築施工企業成本控製方法
建築施工企業應當建立成本控製係統,強化成本預算約束,推行質量成本控製辦法,實行成本定額管理、全員管理和全過程控製。
>>1建築施工企業成本控製係統
(1)建築施工企業成本控製係統的概念。
建築施工企業成本控製係統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成本係統集成分析,從量、價、時、空全方麵地考慮成本構成,從時間、空間縮減的角度降低成本。
成本控製係統,作為建築施工企業信息係統的一個子係統,是從原始會計憑證及其他的原始資料出發,經過搜集、整理、加工,生成部門信息,並提供給建築施工企業中財務、會計、物流、生產管理、銷售等相關部門,以供進行財務核算、資金籌集、生產安排、成本控製等方麵工作參考使用,並從信息使用部門的反饋中總結改進這一係統。
(2)建築施工企業成本控製係統的組成。
建築施工企業的成本控製係統包括組織係統、信息係統、考核製度和獎勵機製等內容。
①組織係統。
組織是指人們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而從事活動的一種方式。在建築施工企業組織中,通常將目標劃分為幾個子目標,並分別指定一個下級單位負責完成。每個子目標可再劃分為更小的目標,並指定更下一級的部門去完成。一個企業的組織機構可以用管理等級和平均控製跨度來描述。管理等級是最高級單位和最低級單位之間的等級,控製跨度是指一個單位所屬下級的數目。一個企業的組織機構還可以用各級管理等級之間權利集中和分散的程度來描述。在一個高度集中的組織機構中,權利集中於較高級別的管理層次,低級管理人員隻擁有很少的決策權。在一個企業裏,權利很可能在一個職能領域中高度集中,而在其他職能領域則高度分散。一般來說,生產、財務和人事管理都屬於高度集中的領域。
成本控製係統必須與建築施工企業組織機構相適應,即建築施工企業預算是由若幹分級的小預算組成的。每個小預算代表一個分部、科室或其他單位的財務計劃。與此有關的成本控製,如記錄實際數據、提出控製報告等,也都是分小單位進行的。這些小單位作為責任中心,必須有十分明確的、由其控製的行動範圍。按其所負責任和控製範圍不同,分為成本中心、利潤中心和投資中心。成本中心是以達到最低成本為經營目標的一個組織單位;利潤中心是以獲得最大淨利潤為目標的一個組織單位;投資中心是以獲得最大的投資收益率為經營目標的一個組織單位。按建築施工企業的組織結構合理劃分責任中心,是進行成本控製的必要前提。
②信息係統。
成本控製係統的另一個組成部分是信息係統,也就是責任會計係統。責任會計係統是建築施工企業會計係統的一部分,負責計量、傳送和報告成本控製使用的信息。責任會計係統主要包括編製責任預算、核算預算的執行情況、分析評價和報告業績四個部分。
通常建築施工企業分別編製銷售、施工、成本和財務等預算。這種預算主要按生產經營的領域來落實建築施工企業的總體計劃。為了進行控製,必須分別考察各個執行人的業績,這就要求按責任中心來重編預算,按責任中心來落實建築施工企業的總體計劃。這項工作被稱為責任預算,其目的是使各責任中心的管理人員明確其應負的責任和應控製的事項。
在實際業務開始之前,責任預算和其他控製標準要下達給有關人員,他們以此控製自己的活動。對實際發生的成本、取得的收入和利潤,以及占用的資金等,要按責任中心來彙集和分類。為此,需要在各明細賬設置時考慮責任中心分類的需要,並與預算的口徑一致。在進行核算時,為減少責任的轉嫁,分配共同費用時,應按責任歸屬選擇合理的分配方法。各單位之間相互提供產品或勞務,要擬訂適當的內部轉移價格,以利於單獨考核各自的業績,報告預算的執行情況。在預算期末要編製業績報告,比較預算和實際的差異,分析差異的產生原因和責任歸屬。此外,要實行例外報告製度,對預算中沒有規定的事項和超過預算限額的事項,要及時向適當的管理級別報告,以便及時作出決策。
③考核製度。
考核製度是控製係統發揮作用的重要因素。
考核製度的主要內容見表6-3:
④獎勵製度。
獎勵製度是維持控製係統長期有效運行的重要因素。
人的工作努力程度受業績評價和獎勵辦法的影響。經理人員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到與業績評價有關的工作上麵,尤其是業績中能夠影響獎勵的部分。因此,獎勵可以激勵人們努力工作。
獎勵有貨幣獎勵和非貨幣獎勵兩種形式,如提升、加薪、表揚、獎金等。懲罰也會影響工作努力程度,懲罰是一種負獎勵。
規定明確的獎勵辦法,讓被考核人明確業績與獎勵之間的關係,知道什麼樣的業績將會得到什麼樣的獎勵。恰當的獎勵製度將引導人們去約束自己的行為,盡可能爭取好的業績。獎勵製度是調動人們努力工作、以求實現建築施工企業總目標的有力手段。
>>2建築施工企業成本預算控製
建築施工企業成本預算是建築施工企業成本控製的主要方法,是建築施工企業財務預算中最基本的預算。它要求建築施工企業加強成本預算編製、執行、分析、考核等環節的管理,明確預算項目,建立預算標準,規範預算的編製、審定、下達和執行程序,及時分析和控製預算差異,采取改進措施,確保預算的執行。
強化成本預算控製,要求建築施工企業嚴格按照預算執行。在日常控製中,建築施工企業應當健全憑證記錄,完善各項管理規章製度,嚴格執行生產經營月度計劃和成本費用的定額、定律標準,加強適時的監控。對預算執行中出現的異常情況,建築施工企業有關部門應及時查明原因,提出解決辦法。
建築施工企業可以結合自身情況,建立相應的成本預算,比如產品成本預算、製造費用預算、營業成本預算、期間費用預算等。建築施工企業各職能部門應當充分利用自身管理優勢,對在成本中占重要份額的能耗、成材率等重點指標進行全過程的控製,並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使降低成本指標落到實處,最終形成一係列貫穿全生產經營過程的預算控製線,確保成本預算指標的全麵完成。
>>3建築施工企業質量成本控製
建築施工企業應當結合自身特點,推行質量成本控製辦法。
(1)建築施工企業質量成本的概念。
建築施工企業質量成本是指建築施工企業將產品質量保持在規定的標準上而需支出的費用,以及因未達到規定的質量標準而發生的損失兩者之和。
(2)建築施工企業質量成本的分類。
一般按發生原因不同,將質量成本劃分為表6-4所述的五類:
(3)建築施工企業質量成本控製的概念。
質量成本控製,是指根據預定的質量成本目標,對實際工作中發生的所有質量成本,進行指導、限製和監督,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或不斷推廣先進經驗,以促進產品質量成本不斷下降,取得最佳經濟效益而實施的一種管理行為。實施質量成本控製,可以在產品質量、成本和經濟效益三者之間尋求一個相對平衡。
(4)建築施工企業正確核算質量成本包括的內容。
正確核算質量成本,是實施質量成本控製的中心環節,它包括表6-5所述的四個方麵:
需要注意的是,合理有效地控製產品質量成本必須通力合作,多管齊下,合理運用統計、預測、計劃、分析、核算等多種方法,對產品生產(勞務提供)各個環節都進行有效的管理。同時,建築施工企業應結合自身特點,在實行基本質量成本管理方法和理念的基礎上,適當引入質量成本預算管理、作業質量成本管理、戰略質量成本管理、目標質量成本管理等方法。
>>4建築施工企業成本定額管理
成本定額管理,是指在資源價格一定的前提下,通過事先製定單位產品或活動的標準資源消耗量,控製產品成本和期間費用水平的一種成本控製方法。
成本定額管理的關鍵,首先在於製定標準消耗量。一般方法有經驗估計法、類推比較法、統計分析法和技術測定法。其次,要通過成本核算,揭示實際消耗量與定額的差異。最後,分析定額差異的原因,找出責任者,並將差異及時反饋到責任部門或責任者,以便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成本定額管理與建築施工企業的經濟責任製相結合,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產品或經濟活動消耗的資源價格也發生變動,那麼建築施工企業除了製定標準消耗量以及比較量的差異外,還需製定各類資源的標準單價,以及比較價的差異,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標準成本管理”。從這個角度看,成本定額管理和標準成本管理的理念是一致的。
>>5建築施工企業全麵成本管理
建築施工企業全麵成本管理包括全員成本管理和全過程成本管理兩層含義。成本的發生涉及企業內部每個部門、每一個職工,每個職工都負有成本責任。建築施工企業任何會發生成本的活動,都應納入成本控製的範圍。
建築施工企業實行全員成本管理,就要充分調動各個部門、職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每個職工都了解自己在成本控製中的作用,明確自己的職責和權限,建立廣泛的責任成本製度,將建築施工企業的專業成本控製和群眾性成本控製工作結合起來,才能使建築施工企業各項費用定額、費用開支標準、成本目標等更加趨於合理,降低成本的措施才能得到更好地執行。
為了調動全體職工成本控製的積極性,建築施工企業應注意以下問題:
①需要有客觀的、準確的、適用的控製標準;
②鼓勵參與製定標準,至少也要讓職工充分了解控製標準建立的依據和必要性;
③讓職工了解建築施工企業的困難和實際情況,自覺適應工作的需要;
④建立適當的激勵措施,激發全員成本控製的積極性;
⑤冷靜地處理成本超支和過失。始終記住分析成本不利差異的根本目的,是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處罰。
建築施工企業實行全過程成本管理,其成本控製應當貫穿成本形成的全過程。
實行全麵成本管理,對企業職工的要求比較高,主要包括:具有控製成本的願望和成本意識,養成節約成本的習慣,關心成本控製的結果;具有合作精神,理解成本控製是一項集體的努力過程,不是個人活動,必須在共同目標下齊心協力;能夠正確理解和使用成本控製信息,據以改進工作,降低成本。
第2節建築施工項目成本控製
一、建築施工項目成本控製綜述
>>1施工項目成本控製的概念
施工項目成本控製,是指工程項目部在項目成本形成過程中,為控製人、機、材消耗和費用支出,降低工程成本,達到預期的項目成本目標,所進行的成本預測、計劃、實施、核算、分析、考核、整理成本資料與編製成本報告等一係列活動。
>>2施工項目成本控製的對象
(1)以工程項目成本形成的過程作為控製對象。
具體如下:
①在工程投標階段應根據工程概況和招標文件,進行項目成本的預測,提出投標決策意見。
②施工準備階段應結合設計圖紙的自審、會審和其他資料,編製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通過多方案的技術經濟比較,從中選擇經濟合理、先進可行的施工方案,編製明細而具體的成本計劃,對項目成本進行事前控製。
③施工階段以施工圖預算、施工預算、勞動定額、材料消耗定額和費用開支標準等,對實際發生的成本費用進行控製。
④竣工交付使用及保修期階段應對竣工驗收過程發生的費用和保修費用進行控製。
(2)以工程項目的職能部門、施工隊和生產班組作為成本控製的對象。
成本控製的具體內容是日常發生的各種費用和損失。這些費用和損失,都發生在各個部門、施工隊和生產班組。因此,應以部門、施工隊和班組作為成本控製對象,接受項目經理和企業有關部門的指導、監督、檢查和考評。同時,項目的職能部門、施工隊和班組還應對自己承擔的責任成本進行自我控製。
(3)以分部分項工程作為項目成本的控製對象。
工程項目應該根據分部分項工程的實物量,參照施工預算定額,聯係項目管理的技術素質、業務素質和技術組織措施的節約計劃,編製包括工、料、機消耗數量、單價和金額在內的施工預算,作為對分部分項工程成本進行控製的依據。分部分項工程施工預算的格式如表6-6所示。
(4)以對外經濟合同作為成本控製對象。
工程項目的對外經濟業務,都要通過經濟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在對外簽訂各種經濟合同時,除了要根據業務要求規定時間、質量、結算方式和履(違)約獎罰等條款外,還必須強調要將合同的數量、單價、金額控製在預算收入以內。因為,合同金額超過預算收入,就意味著成本虧損;反之,就能降低成本。
>>3施工項目成本控製的內容
施工項目成本控製的內容見表6-7。
>>4施工項目成本控製的程序
要搞好成本的過程控製,就必須有規範化的過程控製程序。在對成本的過程控製中,有兩類控製程序,一是管理控製程序,二是指標控製程序。管理控製程序是對成本全過程控製的基礎,指標控製程序則是成本進行過程控製的重點。兩個程序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係,既相互補充又相互製約。
(1)管理控製程序。
管理的目的是確保每個崗位人員在成本管理過程中的管理行為符合事先確定的程序和方法的要求。從這個意義上講,首先要明白企業建立的成本管理體係是否能對成本形成的過程進行有效的控製,其次是體係是否處在有效的運行狀態。管理控製程序就是為規範項目施工成本的管理行為而製定的約束和激勵機製,內容如下:
①建立項目施工成本管理體係的評審組織和評審程序。
成本管理體係的建立不同於質量管理體係,質量管理體係反映的是企業的質量保證能力,由社會有關組織進行評審和認證:成本管理體係的建立是企業自身生存發展的需要,沒有社會組織來評審和認證。因此企業必須建立項目施工成本管理體係的評審組織和評審程序,定期進行評審和總結,持續改進。
②建立項目施工成本管理體係運行的評審組織和評審程序。
項目施工成本管理體係的運行具有“變法”的性質,往往會遇到習慣勢力的阻力和管理人員素質跟不上的影響,有一個逐步推行的漸進過程。一個企業的各分公司、工程項目部的運行質量往往是不平衡的。一般采用點麵結合的做法,麵上強製運行,點上總結經驗,再指導麵上的運行。因此,必須建立專門的常設組織,依照程序不間斷地進行檢查和評審。發現問題,總結經驗,促成成本管理體係的保持和持續改進。
③目標考核,定期檢查。
管理程序文件應明確每個崗位人員在成本管理中的職責,確定每個崗位人員的管理行為,如應提供的報表、提供的時間和原始數據的質量要求等。
要把每個崗位人員是否按要求去履行職責作為一個目標來考核。為了方便檢查,應將考核指標具體化,並設專人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表6-8是為規範管理行為而設計的檢查內容。
應根據檢查的內容編製相應的檢查表,由項目經理或其委托人檢查後填寫檢查表。檢查表要由專人負責整理歸檔。表6-9是檢查施工員工作情況的檢查表(供參考)。
④製定對策,糾正偏差。
對管理工作進行檢查的目的是為了保證管理工作按預定的程序和標準進行,從而保證項目施工成本管理能夠達到預期的目的。因此,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進行分析,然後根據不同的情況,及時采取對策。管理控製程序如圖6-1所示。
圖6-1管理控製程序圖
(2)指標控製程序。
施工項目的成本目標是進行成本管理的目的,能否達到預期的成本目標,是施工項目施工成本管理能否成功的關鍵。在成本管理過程中,對各崗位人員的成本管理行為進行控製,就是為了保證成本目標的實現。可見,施工項目的成本目標是衡量施工項目施工成本管理業績的主要標誌。施工項目成本目標控製程序如下:
①確定施工項目成本目標及月度成本目標。
在工程開工之初,工程項目部應根據公司與項目簽訂的《項目承包合同》確定項目的成本管理目標,並根據工程進度計劃確定月度成本計劃目標。
②搜集成本數據,監測成本形成過程。
過程控製的目的就在於不斷糾正成本形成過程中的偏差,保證成本項目的發生是在預定範圍之內,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要定時搜集反映施工成本支出情況的數據,並將實際發生情況與目標計劃進行對比,從而保證有效控製成本整個形成過程。
③分析偏差原因,製定對策。
施工過程是一個多工種、多方位立體交叉作業的複雜活動,成本的發生和形成是很難按預定的理想目標進行的,因此,需要對產生的偏差及時分析原因,分清是客觀因素(如市場調價)還是人為因素(如管理行為失控),及時製定對策並予以糾正。
④用成本指標考核管理行為,用管理行為來保證成本指標。
管理行為的控製程序和成本指標的控製程序是對項目施工成本進行過程控製的主要內容,這兩個程序在實施過程中,是相互交叉、相互製約又相互聯係的。在對成本指標的控製過程中,一定要有標準規範行為和管理業績,要把是否能夠達到成本指標作為一個主要的標準。隻有把成本指標的控製程序和管理行為的控製程序結合起來,才能保證成本管理工作有序地、富有成效地進行下去。圖6-2是成本指標控製程序圖。
圖6-2成本指標控製程序圖
>>5施工項目成本目標責任製
施工項目成本目標責任製就是工程項目部將施工項目的成本目標,按管理層次進行再分解為各項活動的子項目,落實到每個職能部門和作業班組,把與施工項目成本有關的各項工作組織起來,並且和經濟責任製掛鉤,形成一個嚴密的成本控製工作體係。
建立施工項目成本目標責任製,一是確立施工項目成本責任製,關鍵是責任者責任範圍的劃分和對費用的可控程度,二是要對施工項目成本目標責任製分解。
>>6施工項目合同履約管理
建設工程合同簽訂後,即具有法律約束力,合同當事人必須堅決履行合同規定的內容,不得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60條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麵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1)履行工程合同的基本原則。
一般情況下,履行合同的基本原則是遵守約定、誠實信用,施工企業進行施工合同履約管理是在全麵履行合同義務的基礎上,利用合同的正當手段,避免風險,保護自己,並獲取盡可能多的經濟利益,基於此,施工企業進行履約管理的基本原則及要求如下:
①按約履行。
施工企業履行施工合同的基本義務是進行工程建設,具體包括:按約定質量施工、竣工、維修;按約定時間竣工及安全施工等。
②以造價管理為中心。
以造價管理為中心,施工企業就必須把符合合同標準的質量作為結算和實現合同造價的法定前提。不符合合同約定質量標準的工程,難以通過竣工驗收,發包方也不會同意接收工程,這樣,結算合同造價就失去了法定前提,加強造價管理也變成了一句空話,因此,施工企業要以造價管理為中心,必須首先把確保工程質量作為造價管理的重要基礎工作,作為實現工程價款及時結算的不可或缺的前提和條件。
要依約確認和獲得工程造價的價款就必須首先依約確保合同工期。發包方與承包方結算合同造價,必須以承包方確保合同工期作為主要的前提,承包方延誤了工期也不能指望發包方如數支付全部造價。司法實踐中已經有判例判決承包方在追索工程欠款的同時被判以超過追索價款的款項賠償發包方的工期損失。因此,工期就是造價的一部分,要順利結算造價,必須首先確保工期。
③敢於和善於運用法定權利。
法定權利包括:三大抗辯權、法定解除權、撤銷權、代位權、法定抵押權。
(2)合同分解與交底。
一方麵,在實際工作中,承包人的各職能人員不可能人手一份合同。另一方麵,各職能人員所涉及的活動和問題不全是合同文件內容,而僅為合同的部分內容,或超出合同界定的職責,為此,由合同管理人員作全麵的合同分析、職能分解,再向各職能人員進行合同交底就不失為較好的方法。
①合同分解。
合同分解的依據是合同協議書、合同條件、規範、圖紙、工作量表等。合同分解是整個項目小組的工作,是工程施工前的整個計劃工作,其結果實質上是承包商的合同執行計劃。
合同分解必須通過經濟手段來保證。對分包商,主要通過分包合同確定雙方的責、權、利關係,以保證分包商能及時保質、保量地完成合同任務。如果出現分包商違約或完不成合同,可對其進行合同處罰和索賠。對承包商,工程項目部通過內部的經濟責任製來保證,落實工期、質量、消耗等目標後,應將它們與個人利益掛鉤,建立一套經濟獎罰製度,以保證目標的實現。
②合同交底。
合同條文中的一些法律語言不容易理解,遇到具體問題,即使查閱合同,當事人也很難準確、全麵地理解,因此合同條文的解釋必須有統一性和同一性。在承包商的施工組織中,合同解釋權必須歸合同管理人員。如果在合同實施前,不對合同作分析和統一的解釋,容易造成解釋不統一和工程實施中的混亂。特別是當合同內容複雜或合同關係複雜時,或承包商不熟悉合同條件時,該工作極為重要。合同實施前的合同交底可以將合同約定用最簡單易懂的語言和形式表達出來,使得日常合同管理工作容易、方便。
合同交底可采用上網查詢和合同交底會兩種形式。合同簽訂後,合同管理員立即將合同交底內容輸入到聯網電腦中,並負責通知各職能人員上網查看。定期召開項目全體管理人員合同交底會,對網上合同交底中仍未明白事項進行答疑,在項目內部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合同管理意識,使項目上能夠熟悉掌握合同內容,根據合同性質、範圍的不同分別落實責任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