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而言之,樂觀向上,持續努力,這是我們需要督促自己保持的狀態。
第五章 今天的成功,並不是萬能鑰匙
今天的成功,不是開啟未來成功之門的鑰匙。要永葆英雄本色,就要不斷地學習。戒驕戒躁,不斷超越自我……每一個市場人員,都要利用點滴時間自我培訓,每天、每時,與每一個人打交道,您都是受著不同方位的培訓,您不自覺罷了。您自覺的歸納與總結,就會更快地提升自己。公司的發展,給每個人都創造了均等的機會。英雄要趕上時代的步伐,要不斷地超越自我。
——摘自《不要忘記英雄》
華為的核心價值觀中清楚地記載著一條非常重要的內容:開放與進取。這條內容在行政管理團隊的討論中,有較長時間的爭議。任正非在麵對華為快速發展的現狀時,不免為華為的將來擔心。“由於成功,我們現在越來越自信、自豪和自滿,其實也越來越自閉。”任正非如是說。
華為成功地成為本土IT企業的巨頭,並且能夠與諸多跨國公司平起平坐,但這並不意味著任正非對於其他同行共享市場蛋糕這樣的現狀非常滿意。早在創業初期,任正非就非常自信地說:“10年後,世界電信業三分天下,華為是其中之一。”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他對於自滿持有嚴厲的打擊態度,不放過任何可能使人自滿的苗頭。比如,何時進入世界500強、什麼時候華為能夠上市等,這一類的話題,他盡量避而不談。任正非希望華為內部的所有人,凡事都力求卓越,向世界頂級企業看齊。“處在民族通信工業生死存亡的關頭,我們要竭盡努力,決不退步低頭。我們從事的事業,是為了祖國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民族的利益。”這也是任正非在華為內部講話時提出的觀念,意在防止因自滿而導致的停滯不前。
為此,任正非特意在一次內部講話中闡述了這一問題。任正非說,成功是一個討厭的教員,它誘使聰明人認為他們不會失敗,它不是一位引導我們走向未來的可靠的向導。華為已處在一個上升時期,它往往會使我們以為8年的艱苦奮戰已經勝利。這是十分可怕的,我們與國內外企業的差距還較大,隻有在思想上繼續艱苦奮鬥,長期保持進取、不甘落後的態勢,才可能不會滅亡。
行動準則:
新希望集團總裁劉永行說過:“如果我們每個人不是把事情做到9分,而是做足10分,如果整個企業所有人都這樣,我相信我們的員工就能拿到10倍於現在的工資。如果我們每個人的工作都改進一點,做足11分,盡到12分的責任,我們就能夠趕上歐美。”和自己較勁、不斷追求完美的員工,才能在不斷的努力和拚搏中為改變自己的命運爭取到更大的舞台,而那些得過且過的“差不多”先生隻能在日複一日的瑣碎工作中消磨掉自己的潛力和運氣。
從員工的個人職業發展角度來理解任正非提出的這一觀點,其實就是永遠不要滿足於自己的現狀。工作上的追求應該是永無止境的,習慣於說“已經做得夠好的了”的人,他的職業前景不會很樂觀,主要的原因在於:首先,老板會認為你不求上進;其次,老板會認為你是一個缺乏責任心的人。這樣帶來的最直接影響就是,今後老板一旦發現你工作中有問題,他就會覺得你在敷衍他,甚至欺騙他。
即使你真的覺得做得不錯,也不要宣稱做得夠好了。與其說“我已經做得夠好的了”,還不如說“我做得還不夠完美”。完美隻是一種境界,而不夠完美就是接近完美。“做到最好”,其實並不是一個特別難以達到的目標,基本上把握住以下兩個方麵,你就能夠成為最優秀的員工。
第一,在工作中必須以最高的規格要求自己,能做到最好,就必須做到最好。
第二,要有危機意識,不做到最好就會被淘汰。客戶擔心產品出問題;上司怕工作質量影響業績;老板則更是迫於市場的巨大壓力才嚴格要求,因為他從來都無法對市場說:“我已經做得夠好的了,你降低要求吧!”市場是無情的,有時可能隻比競爭對手稍遜一點點,就可能被淘汰出局。
第六章 熱愛挑戰,擁抱挑戰
專心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怨天尤人,尊重現實,熱愛挑戰,擁抱挑戰,對我們每個員工更是如此,我們每個人自身背景不同,素質不同,潛力不同,但同樣幸運的是我們遇到了這個時代,我們選擇了IT行業,也在親身經曆著華為高速成長的時期,腳踏實地而非好高騖遠,少些激揚文字、揮斥方遒或憤青心態,多些低調務實、持之以恒,這就是動物法則告訴我們的樸素而偉大的真理。
——摘自《專心做好自己的事》
縱觀華為快速的發展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華為人敢於“麵對挑戰,迎接挑戰,熱愛挑戰,擁抱挑戰”的精神。20多年的華為發展路,就是20年的華為挑戰路。
任正非曾經向眾多的華為人提出過倡議:我們公司在市場上還麵臨著巨大的挑戰,在低端產品上我們與外國公司還有品牌效應的差距,在高端產品上我們還有技術差距。由於曆史的原因,我們在市場上還處在低層次網上,在外國公司已全覆蓋的網中,爭奪一個一個的小點。我們的先進產品STP、智能網、支撐網還得不到用戶的信任,盡管有些產品在境外已經開局成功,可國內一年多了還無人使用,怎麼讓用戶信任我們。1997年仍然是一個十分艱難困苦的年月,我們還得奮力去拚搏,還期待更多的英雄投入到火熱的市場生活中去,還要在新的起點,從零起步,努力去學習,勇敢地挑戰明天,不斷提高個人素養、改進管理、增加效益,為公司的大發展鋪平道路。曆史給了你們使命,不能躺到功勞簿上,而要不斷革命。
能夠做到熱愛挑戰,做到擁抱挑戰,其實就是做到能夠正視自己與他人的差距。任正非認為,華為有自身的優勢,但優勢都是相對的,與某一家相比可能是優勢,但在與另一家的對比中,這種優勢便可能轉為劣勢。隻有從根本上提升華為自己的形象,提高產品的品質,華為才可能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華為的成長之路上從來不缺乏高強度的競爭案例。2006年6月,巴西當地最大的移動運營商VIVO決定新建一張麵向巴西全境的GSM網絡。這一消息立即引起了全球8家GSM廠商的高度關注,其中也包括華為。
投標的過程是辛苦的。白天必須要應對客戶的百般提問,順應客戶提出的多方要求,晚上則必須對標書作出修改,而且第二天早上必須將最新版本的標書帶給客戶,如此循環。華為的標書版本從最開始的V1.0變成了後來的V10,最後到VX。
除了與客戶溝通之外,華為還要了解競爭對手的動態,與公司總部進行交流。由於跨東西半球的交流存在時差,為了保證溝通的暢通性,基本上在整個投標期間裏,負責這一項目的華為人24小時都在工作狀態中。在這種大浪淘沙的選拔中,競爭對手一個個被淘汰,華為最終成功中標巴西裏約熱內盧、南大河等5個州的GSM項目。
華為與其他競爭對手相比,並沒有絕對的優勢,而讓最終中標成為現實的,其實就是華為堅強的“挑戰心”。
行動準則:
外界的困難,不如意的條件,一個接一個的壓力與挑戰,在職場混跡的過程中,這些都是不可避免要遭遇到的情況。那麼,怎樣做才能讓自己熱愛挑戰,擁抱挑戰呢?這主要包括3個方麵:
首先,一定要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良好的心態無疑可使我們更加積極地麵對挫折與失敗。盡管客觀地看,心態於事物的發展並沒有直接的助益,但隻有端正心態,我們才能從不利的環境中尋找到改變現狀的轉機。
第二,學會用已獲得的成就給自己打氣。在每一次取得成果時,要學會欣賞自己的成就,然後將過程演化為一個值得回味的經曆,以激勵自己繼續前行。人們一般都會為自己完成了一件難以完成的事情而興奮,這其實是“挑戰成功”給自己的內心帶來的滿足感。適當運用這種滿足感對自己進行激勵,能夠有效激發自己內在的潛能。
第三,突破固有思維,換個角度進行嚐試。“走前人的路”的做法,在很多時候的確能夠讓我們少走彎路,但如果在一個問題上有多人嚐試失敗的時候,不妨換個角度,從一個新的切入點著手解決,說不定會有意外的驚喜。隻要有新的收獲,人們就不會有前功盡棄的疲憊感,哪怕嚐試的過程仍舊沒有成功,也能夠為自己收獲一份新的經驗,從而弱化失敗的負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