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華為的宿命,你的使命(1 / 3)

第一章 搶霸主:寶馬贏,還是特斯拉?

我們的發展必須高於行業平均增長速度和行業主要競爭對手的增長速度……過去每年以100%的增長速度發展,以後基數大了,肯定速度會放慢,那麼以怎樣的速度保持在業界的較高水平,這對我們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在電子信息產業要麼領先,要麼就滅亡,沒有第三條路可走。華為由於幼稚走上了這條路。當我們走上這條路,沒有退路可走時,我們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我們的高層領導為此犧牲了健康。後來的人也仍不斷在消磨自己的生命,目的是為了達到業界最佳。

——摘自《華為的紅旗到底能打多久》

10年之前,也就是2004年,任正非發表了上述講話,強調華為的成長目標。10年之後的2014年,任正非仍舊堅定這一提法,並且做出了新的解釋。在新年講話上,任正非將“寶馬”和“特斯拉”放在了一起進行比較。“寶馬”是大公司的代名詞,“特斯拉”則是新興企業,是以顛覆式成長節奏快速發展的代表。“特斯拉”能不能徹底超過“寶馬”,“寶馬”能不能守住市場,繼續在高位全速前進,這個話題不僅引起了華為內部的激烈討論,也是國際上眾多老牌大企業的管理者非常關注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具有很強的代表性,關係到老牌大企業的未來生存問題。

對此,任正非做出了這樣的回應:華為也就是一個“寶馬”,在瞬息萬變,不斷湧現顛覆性創新的信息社會中,華為能不能繼續生存下來?不管你怎麼想,這是一個擺在你麵前的問題。我們用了25年的時間建立起一個優質的平台,擁有一定的資源,這些優質資源是多少高級幹部及專家浪費了多少錢才積累起來的,是寶貴的財富。過去所有失敗的項目、淘汰的產品,其實就是浪費,當然浪費的錢也是大家掙來的。但沒有浪費,就沒有大家今天坐到這兒。我們如果珍惜這些失敗積累起來的成功,不故步自封,敢於打破自己既得的壇壇罐罐,敢於去擁抱新事物,華為不一定會落後。當發現一個戰略機會點,我們可以千軍萬馬壓上去,後發式追趕,你們要敢於用投資的方式而不僅僅是以人力的方式,把資源堆上去,這就是和小公司創新不一樣的地方。人是最寶貴因素,不保守,勇於打破目前既得優勢,開放式追趕時代潮流的華為人,是我們最寶貴的基礎,我們就有可能追上“特斯拉”。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在企業成長中也是存在的,換而言之,末位淘汰不是人製定的規則,而是現實存在的。華為要繼續生存下去,就必須讓自己走在前麵。

“成為業界最佳”,這一句話值得我們從兩個方麵來看。如果要從求真的角度來看,這句話本身是個偽命題。因為“最佳”的標準因時而異,而且隨著時間的發展,“最佳”的標準會越來越高。以計算機為例,20世紀80年代,電腦內存達到256KB就是“最佳”的配置了,因為這樣的配置足夠應付當時的所有軟件需要,而僅僅過了5年不到的時間,“最佳”的上限就突破到2M,1995年,這一上限又突破到16M……現如今,2G的內存才勉強夠得上一台普通電腦的裝機標準。從發展的角度看,“最佳”是不存在的。

另一方麵,這句話又闡述了一個真理,正因為最好的標準在不斷刷新,朝最好的標準努力,才促成了向前發展的動力。華為要做到最好,其實是在說華為人要做到最好;華為人要做到最好,其實是在說華為人要不斷進取,永不停下前進的步伐。這才是任正非新春講話的落腳點。

行動準則:

“瞄準業界最佳,學習並超越”,這種理念不僅僅適用於企業的發展,更適用於企業裏每一位員工的發展。

不同企業中,“最佳員工”的評判標準各不相同,但有幾點是相通的:

第一,至少有一項無法被替代的專業技能。

第二,主動、勤勉、睿智、博學等特征中必有其一。

第三,知己之短,識人之長。

在通往最佳的道路上,除了具備上述3個方麵的特點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那就是學會看淡“最佳”的光環。如果一個人始終將精力花費在對他人最佳的質疑上,那麼這個人必將終生與“最佳”失之交臂,並且丟失自我的上升空間。

第二章 你為公司做過什麼

我們強調員工的敬業精神,選拔和培養全心全意高度投入工作的員工,實行正向激勵推動。不忌諱公司處於的不利因素,公開公司當前存在的問題,使員工習慣受到壓力,激發員工拚命努力的熱情。員工有個共識,不要問國家給了你什麼,要問你為國家做了什麼……知識、管理、奮鬥精神是華為創造財富的重要資源。我們在評價幹部時常常用的一句話,此人肯投入,工作賣力,有培養前途。隻有全心全意投入工作的員工,才能造就成優良的幹部。我們常常把這些人放到最艱苦的地方、最困難的地方,甚至對公司最不利的地方,讓他們快快成熟起來。

——摘自《華為的紅旗到底能打多久》

把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是一個人敬業精神的最佳寫照。敬業精神是做好本職工作的最有力保障,不管是公司的管理層還是普通員工,離開了敬業精神的指導,就必然要被企業淘汰。

任正非在華為公司內部講話中提過一點:認同華為文化,並全心全意為公司而努力的幹部才能成為我們事業的中堅力量。其中,將“全心全意為公司而努力”這一點作為考評幹部、提拔幹部的最核心標準,十多年來都沒有改變。

沃爾瑪員工的工資一直被認為在同行業不是最高的,但是員工非常忠實於企業,他們以在沃爾瑪工作為快樂,把沃爾瑪公司當作自己的家,因為他們是沃爾瑪的合夥人。公司把員工當作合夥人,大大激發了員工關心公司的每一項事務的意識。

很多時候,我們也許會接受一些看上去很風光的分外之事,如陪老板出席一個商談會,替公司接受媒體的采訪等,但對一些麻煩而卑微的分外之事置之不理。其實,這種心態是極其不正確的,一些毫不起眼的小事也同樣能磨煉人,小事也同樣能改變人的命運。

社會在發展,公司在擴展,個人的職責範圍也會跟著擴大,所以不要總以“這不關我的事”為由推脫責任,要知道,抱著“不關我的事”這樣想法的員工永遠不會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他們隻會給公司帶來時間以及金錢等資源的浪費,從而給公司帶來巨大的損失。

行動準則:

“別問公司給了什麼,你為公司做了什麼?”這句話包含的意思,其實就是把公司的事當成自己的事,這也是一種最基本的職業要求。“不關我的事”這種想法不僅會給企業造成損失,同時也會造成員工消極怠工,工作效率下降,這些都會給公司帶來巨大的浪費。作為公司裏的一名職員,事關公司的事務,我們都不要以“這不是我的工作”為由,推卸責任,置身事外,應該抱著公司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的積極態度,為公司的發展著想。

用心做好在職每一天的員工,他一定會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成績,這樣的員工必定是一個優秀的員工。除了擺正自己的位置與心態之外,為了達到這一層麵,我們該從哪些方麵著手進行努力呢?

第一,對自己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不回避、不推諉,自覺主動地解決它。然而在現實工作中很少有人能夠做到這一點,正是因為難得,這種精神在當今職場中顯得更為珍貴。

第二,在公司中,我們也應當把自己當成船長,充分發揚主人翁精神,將自己的所作所為置於企業的發展之中,把公司的目標作為自己的目標,擔負起自己的工作責任,為公司的發展盡心竭力。

第三,忠實於自己的工作。無論一個人在企業中是以什麼樣的身份出現,對企業的忠誠都應該是一樣的。一個成功學家說:“如果你是忠誠的,你就是成功的。”作為一名員工,你的忠誠對於你自己而言,就是你成功的通行證。

隻要能夠以積極的熱情和全心全意的努力對待公司中的種種事務,那麼你的事業、你的精神就會在公司中得到最大的進步。隻要你的行為和態度切實推動了公司的成長,那麼公司就一定會給予你相應的回報。

因此,凡事不要先向公司索取,任何一個企業的運營管理人員都深諳其中的門道,企業與員工之間都是相互的,是利益均沾的。當你準備向公司問個人回報時,先想想自己為公司的實際發展奉獻了多少。

第三章 責任有多重,職位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