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企業文化:認同,然後執行(1 / 3)

第一章 在服從中上崗,在磨合中進步

公司允許員工有挑選崗位的機會,不用封建包辦婚姻式的包辦定終身,但過分自由也不好。因此你在工作中要先服從分配,盡快磨合,讓思想火花在本職工作中閃爍出來,慢慢愛上這個崗位。如果發現很不合適,還有調換機會。但萬不可這山望著那山高,結果哪座山也爬不上,最後被公司淘汰了。

——任正非答新員工問

成功進入企業之後,便是人與崗位的磨合期。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一次性進入自己心儀的崗位上工作,即使成功進入了心儀的崗位,也不一定就能在崗位上表現得非常出色。因此,很多公司對於員工的入職都采取分配的製度。這個時候,員工應該對公司的安排予以服從。

任正非曾在華為內部講話中提道:“愛一行的基礎是要通得過錄用考試,已上崗的員工繼續一行的條件是要經受崗位考核的篩選。”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上崗標準,作為一個在企業工作的員工,對於企業的上崗標準必須要予以認同,這是對企業文化認同的第一步。

在華為,隻要你的能力足夠出眾,就一定能夠在華為找到合適的位置,然後大放光彩。如何成才,這就需要自己的磨合了。如何在崗位中做到優秀,是每個華為員工需要思考的問題。公司本身鼓勵員工自主學習,鼓勵向優秀的員工學習,鼓勵在實踐中一邊做一邊學習,實在不行還可以交學費到華為大學有償學習。總而言之,華為希望自己的員工個個優秀,能夠在自己的崗位上獨當一麵。因此,與崗位磨合,不斷提升自己便成為認同崗位之後的第二件大事。

關於在服從中上崗的問題,任正非還說過一段話:“新員工管老員工,老員工可能不服氣,不服氣是短暫的,時間長了,也得服氣。合理調整組織結構,合理調整組織層次。如果說我資格很老,怎麼辦?那就努力學習,隻有努力學習這一條道路。將來市場部考核上崗這種行為會越來越普及,包括秘書係統內部也要實行。一個非常好的秘書,一考試連打字都不合格,就不可能是一個好秘書,肯定得扣分。”由此可見,這種服從上崗的製度並不僅僅針對進入華為的新人,也包括在華為長期工作的老員工。所有人一視同仁,根據能力考核定去留。

對於考核不合格的員工,華為是給予一定改正機會的。可能會交由人力資源重新分配職務,或者降低薪資標準等,這些措施的目的都不在於懲罰,而是督促員工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後麵的工作中迎頭趕上。

這並不是“能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的小事。華為的企業文化中包含“奮鬥、努力”等關鍵詞。華為的考核指標就是工作業績與工作能力,這些都是可以通過奮鬥與努力達成的。長期考核不達標的員工可以歸為不上進的員工,他們也許會被華為辭退。這並不殘忍,這隻能說明他們對企業文化不認同,而連最起碼的要求都達不到的員工,華為是不喜歡的,華為也沒有義務繼續與他們合作。

行動準則:

作為普通員工,特別是剛剛從學校畢業出來的畢業生員工,很容易產生一種心態,那就是自己要進一個好公司,找一份好工作。但大家往往容易忽視一個事實,即每個人都有這種想法,而好的工作崗位是有限的,因此這些崗位必然會留給表現出眾的人。

“先就業再擇業”,這句話一度成為就業指導人士向畢業生求職者的勸諫箴言,事實上,這句話適用於所有在普通崗位上工作的員工。先就業,為的是在業內將自己的能力充實,能力充足之後,才有足夠的擇業資本去選擇更好的崗位或者公司。

不過,很多求職者隻是片麵地理解這句話,認為先隨便找個工作給自己“鍍一層金”,然後跳到另外一家好公司,在更好的崗位上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這其實是錯誤的,沒有過硬的本領,跳到另一家公司隻不過相當於再重新開始了一次而已,這種觀念不轉變,跳多少次都不會有收獲,而且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在服從中上崗,在磨合中進步。不管身在何處,這句話都值得每一個職場人士謹記,並且默化於心。

第二章 客戶的價值觀就是自己的價值觀

如果我們的營銷人員都具有國際業務水平,並都具有高度的責任心,我們的生產人員個個都是認真負責,我們的行政服務人員個個都是兢兢業業,都把客戶價值觀當作自己的價值觀,我們即使有困難也是暫時的。擴大市場有兩個方麵,一是擴大老產品在市場上的份額,以及進入新的區域;二是培育新產品在老市場的成長。擴張市場是要付出生命的代價的,隻有人人努力工作,消磨了青春,公司才有希望。公司前程如何,客觀環境自然是一個因素,但更重要的還是我們的內部主觀努力,能不能不斷批判自我,超越自我。

——任正非答新員工問

任正非認為,客戶的需求一般表現為3個方麵:實惠的價格、過硬的質量、及時完善的服務水平。客戶選擇合作夥伴,無外乎就是從這3個角度來進行篩選的。作為企業,必須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滿足客戶的需求。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企業要不斷優化並提高自身的能力,否則就有可能因為自身的原因,錯失與客戶合作的寶貴機會。

這樣一個重要的價值觀並不是華為自創的,而是在學習IBM公司管理經驗的過程中發現並吸納的。IBM全稱國際商業機器公司,在20世紀90年代之前,它還是一家大型主機製造公司。隨著市場的逐步飽和,再繼續走主機製造之路,IBM將麵臨無錢可賺的境地,加之同類的公司越來越多,IBM享有的市場份額也越來越小。為了扭轉這一逆境,IBM開始決定轉型,提高自身對市場的適應能力,在保持原有產品的同時,新增計算機硬件、網絡及軟件整體解決方案等服務,使之從之前的單一生產商轉變成為一家綜合生產商。至此,IBM成功擺脫了公司發展的危機,從計算機行業脫穎而出,並成為業界當今的巨頭。

成就IBM的正是公司全新的價值觀:成就客戶,創新為要,誠信負責。IBM將“成就客戶”這一條放在首位,以表現客戶需求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因為公司的價值必須通過滿足客戶的需求來實現。

任正非在一次內部講話中提道:“我們必須以客戶的價值觀為導向,以客戶滿意度作為評價標準,公司的一切行為都是以客戶滿意程度作為評價依據的。客戶的價值觀是通過統計、歸納、分析得出的,並通過與客戶交流,最後得出確認結果,成為公司努力的方向。沿著這個方向我們就不會有大的錯誤,不會栽大的跟頭。”最終,華為也提出了類似的要求:以客戶的價值觀為導向,實現公司的價值。一家公司要想讓自身的發展之路走得更為長遠,就必然深入了解客戶的價值觀,並以此作為公司發展道路的指向標。

行動準則:

為了維係企業的正常運作,企業必然要將客戶的需求放在首位,客戶尋求怎樣的價值觀,企業就要尊崇怎樣的價值觀。而這樣的價值觀最終需要員工來遵守、踐行,因此,企業認定的價值觀實際上就是對應企業員工自己的價值觀。如何踐行公司的價值觀成為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第一,踐行之初是認同。每個人要從心裏接受自己工作所包含的一切,若僅僅是從理性上被動地認可工作,你或許也可以做得很好,可是如果不能從感情上認同,工作表現再優秀你也不會快樂。有很多人抱怨自己的工作不是自己喜歡的,認為自己公司的要求與個人的追求相背離,從而讓他們覺得生活和工作都是陰暗的,做什麼事情都沒有意義。事實上,很多時候,個人喜好隻是一個借口,這個借口掩蓋了消極的心態,縱容了散漫的表現。這樣做,對自己和社會都是不負責任的。斤斤計較自己的得失,陷入瑣事的包圍,看不到工作本身的價值和樂趣,怎麼可能會從內心深處認同自己的工作,產生向上的動力?又如何能成就自己的事業呢?

第二,堅決執行。隻有按照既定計劃去執行的人,才能修煉自己的品格,才能擁有令他人敬仰的人格。其實,人人都能下決心做大事,但隻有少數人能夠一以貫之地下決心去執行,所以努力的人有千千萬,成功的人卻數得出。員工、公司、客戶其實站在同一條線上,互相都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執行公司的價值觀,公司成功了,你就是成功的,因為你是公司的主人。

第三章 主動“降薪”

公司在經濟不景氣時期,以及事業成長暫時受挫階段,或根據事業發展需要,啟用自動降薪製度,避免過度裁員與人才流失,確保公司渡過難關……公司采取自動降薪原則,這是我在德國考察時受到的啟發。二戰結束後,德國一片瓦礫,很困難,德國工會起到很大作用,工會聯合起來要求降薪,從而增強企業的活力。這使我很感動,德國工人把企業的生死存亡看得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