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加西亞的信》reference_book_ids\":[6895328918807514125]}]},\"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第一章 等不到的諾貝爾
技術培訓主要靠自己努力,而不是天天聽別人講課。其實每個崗位天天都在接受培訓,培訓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如果等待別人培養你成為諾貝爾,那麼是誰培養了毛澤東、鄧小平?成功者主要靠自己努力學習,成為有效的學習者,而不是被動的被灌輸者,要不斷刻苦學習提高自己的水平。
——任正非答新員工問
自主學習,這是任正非身上的烙印,也是華為人身上的烙印。“如果等待別人培養你成為諾貝爾,那麼是誰培養了毛澤東、鄧小平?”任正非的這句話振聾發聵,學習是必要的生存手段,不會學習,不會主動學習,就很難生存下來。
人才學上有一個“蓄電池理論”,講的是一塊高能電池的蓄電量是有限的,隻有不斷地進行周期性充電,才能可持續地釋放能量。那種一次性充電即可受用終生的時代,已成為曆史。因此,對每一個員工來說,不要等待別人培養你成為諾貝爾,不要等到力有不及的時候才臨時抱佛腳去補習充電,更不要等到企業向你亮出“黃牌”甚至是“紅牌”時才幡然醒悟。每一個員工都應該在平時工作中的每時每刻用心學習,主動學習,讓自己時時保持充電的狀態。
充電的一個最佳狀態,應該是“搶學問”,這樣才能保證知識的新鮮度,也能讓自己處於一個積極主動的狀態。這是著名企業家李嘉誠提出來的一個學習觀念。員工“搶學問”應該是隨時、隨地、隨人、隨事的,也就是說,在平時,有不懂、不熟悉的要及時去“惡補”;看到別人做得好的地方要懂得學習借鑒;每做一件事情,都要認真總結,把經驗和教訓積累起來,以便更好地投入下一件事情。隻要員工心裏有強烈的學習欲望,那麼,他們就不會放過任何可學習之處,也不會放過任何可學習的機會,這才是“搶學問”的心態。
著名思想家斯賓塞約翰遜曾經說過一句話: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這句話用來形容現在的社會是再合適不過了。每一天都有變化、有變革,尤其是對企業來說,一天不向外看,不向前看,一天不跟進,就足以拉開巨大的差距。要跟上變化,甚至趕上變化,學習是必不可缺的。一個擅長學習的企業才是有戰鬥力的企業,才能在日新月異的商業競爭中戰無不勝。
在這樣的環境下,一個員工如果不善於學習,隻是日複一日機械式地守著自己的本分工作,那是很危險的,一不小心就可能跟不上企業的腳步,被甩得遠遠的。你跟不上,企業是不會停下來等你的,所以,結局隻能是出局。
行動準則:
在現代的社會條件下,對每一個企業和老板而言,他們需要的絕不是那種僅僅遵守紀律、循規蹈矩,卻缺乏熱情和責任感,不夠積極主動、自動自發的員工。他們需要的是能主動迸出智慧火花的人,從而讓這種熱情成為發展企業的動力。
如果你也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員工,就要做一個主動性強的人,用自己的主動性去自主學習。一般來說,這樣的員工具備以下幾點必要的素質:
第一,一切以主動為導向。在《致加西亞的信》一文中作者如此寫道:“我欽佩的是那些不論老板是否在辦公室都會努力工作的人,永遠不會被解雇。”同理,不管有沒有人督促都會學習充電的人,這種人永遠不會被時代淘汰。
第二,會適時主動創新。作為企業的員工,打破舊有思維的條條框框是非常重要的。創新有利於突出自身創造力,因此要學會“繞圈子”走路。
第三,在思想上積極進取。積極主動地去做好每一項工作吧,千萬不要等到老板督促和提醒你時再行動。那樣你不僅失去了自我發展的最佳機會,還浪費了不少寶貴的時間。
第四,用最積極的行動代替幻想。積極行動,把工作本身當作一種樂趣,而工作本身也就會成為一種享受。行動才是兌現主動的最好方案,空談不如實幹。
第二章 快速響應用戶需求
華為所處的通信行業屬於投資類市場,客戶購買通信網絡設備往往要使用10~20年,而不像消費品一樣使用年限較短。因此,客戶購買設備時首先是選擇夥伴,而不是設備,因為他們知道,一旦雙方合作,就需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共同為消費者提供服務。因此,客戶選擇的合作夥伴不僅要具有領先的技術水平,高度穩定可靠的產品,能快速響應其發展需求,還要服務好,這個企業才有長遠生存下去的可能。如果達不到前麵幾個條件,就是把產品送給客戶,客戶也不要。客戶的要求就是產品質量好、服務好、價格低,且要快速響應需求,這就是客戶樸素的價值觀,這也決定了華為的價值觀。
但是質量好、服務好、快速響應客戶需求往往意味著高成本,意味著高價格,客戶又不能接受高價格,所以華為必須做到質量好、服務好、價格低,優先滿足客戶需求,才能達到和符合客戶要求,才能生存下去。當然,價格低就意味著隻有走內部運作低成本這一條路,不僅在各個運作環節尋找優化,而且在員工的工資薪酬上,要理智合理地控製,不然客戶是不會接受你的員工擁有的舒適的工作與生活環境,以及高工資和高成本的付出,並淩駕在他們頭上。另一方麵,客戶隻有獲得質量好、服務好、價格低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同時合作夥伴又能快速響應其需求,才能提升其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摘自《華為的戰略》
對於客戶的需求,華為始終都是放在第一位考慮的。客戶有什麼樣的需要,華為也是第一時間著手進行解決的。能夠又好又快地滿足客戶需要,才能緊緊將客戶鎖定在自己身邊,公司才能更好地發展。
一天,青島國美台東商城的店長趙瑞華接待了這樣一位客人。
這是一位姓李的女士,她一直想給在上海的兄長買台冰箱,可聯係了幾家全國連鎖的家電商場,回答都是不能辦理。於是,她抱著試試看的念頭來到了國美。
趙瑞華熱情地接待了她,聽了她的情況後,告訴李女士,她可以在這裏交錢、訂貨,由商城負責彙款到上海,上海國美會送貨上門,但因為趕上“五一”,貨款4天後才能到上海國美的賬上。李女士一聽有些掃興,說了一句:“能否再快一些?我想在節日第一天就把禮物送到親人手中。”趙瑞華想了想,說:“我試試看,我們會盡全力讓你滿意!”
隨後,趙瑞華交代副店長領這位客人去選冰箱,她則立即與青島國美客戶服務部溝通,迅速與上海國美取得聯係,爭取“特事特辦”。就在李女士挑選好冰箱後,趙瑞華也把事情搞定了。
她微笑著對李女士說:“您放心吧,冰箱會準時送到你哥哥家中的。”
李女士高興地謝了又謝,趙瑞華說:“讓您滿意是我們的責任,隻要您能夠滿意,剩下的交給我們做就行了。”
5月1日下午3點多,退休在家的上海兄長打電話告訴李女士,上海國美已經把冰箱送到家裏,老人別提有多高興了。
其實,快速響應客戶的需求,讓他的需求在第一時間得到滿足,這是非常重要的。在客戶看來,這足以體現對他的尊重。業績的領先,其實就是在這樣一次一次的小事中積累起來的,而最關鍵的因素就是你是否主動響應客戶的需求。
行動準則:
一份工作就是一種責任,這一理念應該長存於每一名員工頭腦中。其實,職場上沒有什麼不可能做到的事,隻要你不把借口擺在麵前,就能做好一切。當責任走入心中的時候,你就會主動自發地扛起相應的事情。因此,每一位員工必須牢記“工作就是你的責任,你應該為工作主動自發”。
如果你是在工作中推三阻四,老是抱怨,尋找種種借口為自己開脫的人;
如果你是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顧客的要求,不想盡力超出客戶預期提供優質服務的人;
如果你是工作沒有激情,總是推卸責任,不知道自我檢討的人;
如果你是不能優秀地完成上級交付的任務,不能按期完成自己本職工作的人;
如果你是經常挑三揀四,對自己的公司、老板、工作這不滿意那不滿意的人;
…………
那麼,請你端正你的態度,重新審視自己,有沒有做到在工作中主動自發,有沒有將工作當成你的責任。如果有,你就能在積累中進步領先;如果沒有,你可能就會麵臨受淘汰的危險。